政治
-
一国两制本书编写组《一国两制: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制度》一书,以制度为主轴,结合理论、历史和实践,分析了“一国两制”的起源和形成,介绍了“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巨大成功,论证了香港、澳门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和基本标志,梳理了党中央对台大政方针政策的发展演变,并对“一国两制”的历史定位和世界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 2019 年以来香港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也有专门分析和介绍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本书编写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一书,全面系统介绍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本质和核心、基本原则、组织形式,重点介绍了村 ( 居 )民的民主选举,村(居)民委员会组成、职责与运行机制,村(居)民会议,村(居)务公开,城乡社区协商,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以及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等。
-
我的回忆张明远《我的回忆》一书记叙了作者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设和改革时期90多年的人生经历。全书把作者个人和家庭的活动置于当时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又透过个人经历回忆的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
-
长三角近邻城市一体化的基础与策略曾刚 等著本书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经济等理论基础,借鉴国际发达城市群邻近城市一体化做法,论证邻近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科学基础与路径选择。选取嘉兴、苏州等上海周边城市为案例,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深入解析嘉兴与苏州接轨上海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困境与路径。通过本书的研究,将有助于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模式总结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城市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
新发展理念及其价值观袁祖社 著本书立足现代性文化反思与批判的视野,着眼发展价值观的辩证演进逻辑,立足中国社会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现实,全面、客观地审视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有关现代化与发展理念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反思成果,明确指认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基于优良制度理性信念和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立足人类文明新高度所提出当代社会发展理念的最新形态。新发展理念本着共生、共在、共享、共荣的宗旨,力图将人、自然、社会置于一个真实的有机整体中,贡献了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发展合理性问题上的“中国方案”,彰显了独特的理论魅力和理论品质,开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宏伟新局和治国理政的卓越新境界。
-
星火燎原满地红妍妤暂缺简介...
-
中国的世界高原沈卫平 著作者历时十年,多次入藏,采访数百位历史亲历者,收集整理40余箱珍贵的一手史料。用直白和朴实的笔法,通过记叙20世纪50年代边疆几次重要的政治、军事事件,真实还原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边疆,建设边疆,平息边疆叛乱,完成边疆民主改革,实现边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历史,反映了边疆前进的脚步和伟大的历史变革,对旧边疆社会的黑暗腐朽,对人民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做了生动具体的诠释。
-
万毅回忆录万毅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回忆了自己的一生。万毅(1907—1997),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38年3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42国首任军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建国后曾任第二机械部副部长、总参装备计划部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总后勤部顾问等职。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万毅在战争年代参加和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又为军事工业、国防尖端武器的研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张树华等著本报告基于理论阐释、实践探索、制度支撑、国际传播的维度,深入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总结,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新时代政治建设成果的结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要积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撑作用,提升协商民主效能,把基层民主做实。要充分宣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更加有效应对美西方发动的政治价值观围攻。
-
伟大的政治创造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结果。《伟大的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文库)》全面梳理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深入总结了历史经验和制度成果,精辟阐述了这一制度的优势特点,并展望了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前景。可以说,该书为正确认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打开了思想之门。书中再现了多党合作的重大历史时刻,解答了国内外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交往佳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系统性、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