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习近平 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倡“一带一路”,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沿线国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世界提供了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原则、丰富内涵、目标路径等进行深刻阐述,为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指明了正确方向, 勾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重要遵循。 本书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至2018年7月这段时间内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文稿42篇,以帮助国内外读者学习研究习近平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研究王艺潼由于中国治理规模的庞大以及社会现实的高度复杂性和异质性,决策者很难通过制定一套细致周密的政策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为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通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这也使地方政策执行效果千差万别。影响政策执行绩效的机制为何?究竟是执行主体所具有的资源禀赋,还是其所处的组织与社会环境更能影响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本书基于政策类型理论选取四个代表性案例,从执行主体所掌握的资源要素及其所处的环境要素两个角度出发,构建包括资源条件、组织条件、社会条件在内的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别对四类政策执行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由于中国治理规模的庞大以及社会现实的高度复杂性和异质性,决策者很难通过制定一套细致周密的政策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为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通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这也使地方政策执行效果千差万别。影响政策执行绩效的机制为何?究竟是执行主体所具有的资源禀赋,还是其所处的组织与社会环境更能影响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本书基于政策类型理论选取四个代表性案例,从执行主体所掌握的资源要素及其所处的环境要素两个角度出发,构建包括资源条件、组织条件、社会条件在内的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别对四类政策执行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条件变量关联网络对上述机制进行整合性分析,本书提出了“嵌入与融合”这一地方政府高效推动政策执行的重要机制。不仅为公共政策高效执行的实现机制提供了本土化解释,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有机统一。通过构建条件变量关联网络对上述机制进行整合性分析,本书提出了“嵌入与融合”这一地方政府高效推动政策执行的重要机制。不仅为公共政策高效执行的实现机制提供了本土化解释,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有机统一。
-
十年,一带一路设施联通张东刚 编暂缺简介...
-
关系中的国家地域徐勇关系中的国家第三卷要探讨的是帝制中国是如何由多个原生族群联结为一体,并形成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国族共同体。中国的国家起源与国家演化,是在一个多点和多个地域相近的族群基础上发生的。大规模、多族群的帝制国家是基于两种结构和原则的熔合:一种是政治的和领土的,一种是历史的和文化的。在这种熔合中,民族和国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的双向互动,以族成国与囯在族上是其基本特点。由此使得中国很早便成为一个大规模的政治统一体,“大一统”成为先贤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这在于民族和地域的多样性太丰富和太复杂,在这一基础上实现“大一统”太艰难和太漫长,也使得中国的国家演化和国家治理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其背后的支配逻辑则是民族关系与地域关系的叠加。
-
绿色技术法规政策国别研究席芙蓉 任海龙 刘佳丽 左秀婷 著本书旨在为开展绿色技术国际合作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参考。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绿色发展业已成为国际共识的大背景下,绿色技术合作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选取新加坡、越南、泰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色列等与中国科技合作较为密切的国家和地区,分别解读其在投资、环境、能源等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分析其与国内的区别,从而帮助企业了解国别差异,顺势而为,更好地开展绿色技术国际转移转化,主动融入全球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绿色发展合作能级。
-
简帛文献中政治哲学的追寻欧阳祯人 著本书从内在的逻辑根源上探寻先秦儒家政治理想从心性到政治的发展理路,注重天命性情的流转,立足于出土简帛文献,以传世经典为背景,针对简帛文献提出并研究了一系列相关问题。从字词句的训诂考证到篇章结构的思想探源,从思想家个案的阐幽表微到各个学派之间关系的钩沉致远,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宗教性到王权的合法性,从礼乐文明在人格打造、伦理制度、诚信社会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到儒家军事思想在中国政治哲学中的特殊地位等,本书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
两个结合十二讲陈先达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之所以能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了深入阐述“两个结合”这一伟大创新理念,作者立足当代、继承传统,以十二个专题,深刻阐述了“两个结合”的伟大历史意义、内在逻辑、本质内涵、基本方式、历史经验以及与历史辩证法、哲学社会科学关系等,最后聚焦在“两个结合”对当今时代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价值上。作者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陈先达。本书深刻揭示了“两个结合”在推进党的百年征程中的重大作用,说理透彻,行文流畅,对于我们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结合”这一重大命题的必然性和现实要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十年,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张东刚 编暂缺简介...
-
如何理解和推进第二个结合任初轩 编“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辛探索中实现的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本书从多个层次和视角对“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与生动实践、“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根脉与创新创造、实现“第二个结合”的科学路径与推进方略、“第二个结合”的世界意义及时代启示等方面进行论述,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充分揭示“第二个结合”推动思想解放的重要作用及其深厚根源,为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理论参考。
-
《哥达纲领批判》细读陈鹏本书对马克思写于1875年4月底—5月7日的《哥达纲领批判》的文本作逐句逐段的细读,包括原文、论断和思想阐释,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意义的经典著作文本的深度耕犁。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读原著、悟原理”这一正本清源的基础性工作,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并返本开新地探讨经典思想的当代意义。本书适合于广大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和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