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王献之书法精选
作者:(晋)王献之书;解纪,安然等选辑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02-01
ISBN:9787800923623
定价:¥2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东晋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他是王羲之第七子,做过州主簿、秘书郎、长史,累迁建武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故人称“大令”。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从献之幼年起,王羲之便向他传授书艺。据说,羲之曾经从背后掣拔其笔,试测他的笔力,叹云:“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可见王羲之很早就对他寄予厚望。传为王羲之所撰的《笔势论》云:“告汝子敬,吾察汝书性过人,仍未闲规矩”,“今述《笔势论》一篇,开汝之悟”,并“今书《乐毅论》一本”,“贻尔藏之”。献之确实书性颖悟,不仅于技法上如此,而且能将意趣渗入书法中。相传有一次献之外出,见北馆新涂的白色墙壁很干净,便取帚沾泥汁写了方丈大的字,观者如堵。羲之见而叹美,问是谁作的,众人答云:“七郎。”王献之书学思想高超,有远见。他劝父亲改体,不过十五六岁。他的书学见解之深似乎与年龄不相称,但却是事实。唐张怀瓘《书议》记载王献之对其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献之认为事贵变通,章草的字字独立以及波磔的生发,不能表现出更宏大的气势、奔逸的律动。在深入研究之后,他认为藁草与行书之间可找到突破“往法”的途径,建议父亲应当“改体”。王献之对于传统书体的深刻研究,对于创新路数的用心探索,确有过人之处。创新变体的书学是灵魂主宰并导引着这位书圣的后代。他要突破往法,另辟一新天地,而且也想超越其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树新帜。虞(龠禾)《论书表》载:“谢安尝问子敬:‘君书何如右军(指王羲之)?’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答曰:“世人那得知。’”王献之并非是不知天高地厚之辈,他的自我评价亦非无稽之谈。孙过庭《书谱》载,羲之往京都,临行题壁。献之偷偷地把它抹掉,另外写过,自以为写得不错。羲之回家看见了,叹曰:“我去时真大醉也。”献之内心感到惭愧。这传闻足见献之虽有志与父争胜,却亦有自知之明。献之学父书,又转学张芝,他不仅劝父“宜改体”,而自己也在实践另创新法。本书选编了王献之名篇行书《中秋帖》、《鸭头丸帖》等,楷书《洛神赋十三行》多种版本,《淳化阁帖》宋刻本和顾刻本,草书《送梨帖》、《十二月割至残帖》等。
作者简介
暂缺《王献之书法精选》作者简介
目录
中秋帖
鸭头丸帖
小楷洛神赋
青玉版十三行
白玉版十三行
柳跋十三行
宋刻本淳化阁帖
顾刻本淳化阁帖
鹅群帖
地黄汤帖
保姆帖
东山贴
送梨帖
十二月帖
兰草帖
释文
鸭头丸帖
小楷洛神赋
青玉版十三行
白玉版十三行
柳跋十三行
宋刻本淳化阁帖
顾刻本淳化阁帖
鹅群帖
地黄汤帖
保姆帖
东山贴
送梨帖
十二月帖
兰草帖
释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