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
殷国明文集 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殷国明本书收录作者的评论文章近30篇,包括《批评的范畴与范畴的障碍》《当代文学批评面临的“断层”》《艺术想象新探》 《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等,以及一些作家作品论,包括对鲁迅、沈从文小说的具体分析。其中《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 文普获1994年广东省“鲁迅文学奖”理论奖。本书也体现了作者的一种人生追求方式,作者所提出的文学评论既不是“审判官”,也不是“吹鼓手”,而是一个“美食家”的见解更是自出心裁,非常精辟。
-
殷国明文集 禁忌与突破殷国明本书是作者多年学术研究成果的合集,90%以 上的内容都曾在正规刊物发表或曾由出版社刊印。本书着眼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新时期的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从新的文化理念、思想范式和叙述方式等多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20世纪的中国文学批评与过去时代有显著的不同,呈现出-种新的、不断转换的文化状态。而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八九十年代这一新时期,与“五四”新文学时期一样,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此对这一新时期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进行梳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
商君书评注李平自清代朴学大兴以来,赖于文献学、版本学和训诂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商君书》的文本基本得到勘定,有关各篇的作者、形成时间,在没有 新材料的情况下,也是信者自信,疑者自疑,而可进一步阐释发挥者,惟其义理内涵。世人多将秦国的制度政策等同于商鞅的思想,其实不然。事实上,商鞅变法,只是他的部分思想主张因时因地、具有“权宜”属性的实践性表达。之后秦国 是立足于政治需求,择其可用者用之,以为实现霸政的手段,与商君的本旨渐行渐远。是故,回到《商君书》认识商鞅的思想,既要参考商君的政治实践,也要把握到现实与思想之间的差异。为全面准确理解《商君书》,本书对其进行了导读、注释和评注,尤其着重于评注,条分缕析,博稽古今,融会贯通,期为经典。
-
机锋运用的认知解析周昌乐 著《机锋运用的认知解析》是一部机锋运用与认知科学交叉研究的学术著作。作者通过运用认知科学方法,系统分析了机锋交际活动的现象与规律,给出了机锋交际的语用分析、机锋博弈的形式刻画、机锋启悟的公理系统等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作者创建了一种乐易启悟培训方案,开展了针对性的认知科学实验分析研究。科学实验结果证实,乐易启悟培训有助于提升民众的心理品质.本书的出版,对于机锋运用科学化、现代化和实用化的未来发展,起到一些有益的推动作用。尤为重要的是,本书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书可供认知科学、中国哲学、认知语用学与认知逻辑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大学教师、研究生,以及广大希望了解机锋思想与实践的读者参考。
-
性别平等开讲啦葛彬,李隽彦全书共十讲,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到社会性别平等理论的介绍,从各个领域中的性别平等责任到性别平等工作实践,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到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性别平等进程等都作了探讨,希望在认识性别平等方面给读者一点启发,给男女两性 多人生思考,给家庭送上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为全社会推动性别平等尽一点绵薄之力!
-
我们妇联有力量葛彬本书围绕执委应知应会的知识要点、素质能力要求及如何开展工作进行编著,以《我们妇联有力量——基层妇联执委百问百答》为题解答相关的知识点、能力及方法。当然,百问不可能涵盖实际工作全部内容,百答也不能穷其方法,但相信有理论、有实践的内容会给基层妇联执委提供实际的帮助和指南。
-
人力资本存量微观评价研究汪运波著本书在对人力资本存量、国际型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聚溢效应和人力资本微观评价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等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人力资本存量微观评价体系,进而通过问卷调查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结构熵权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采用专家会议打分法和模糊评价法实现对54位个体人力资本存量样本的微观评价,验证了该研究路径与方法的可行可靠性,拓展了人力资本评价的研究视角,可为学者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袁书华本书将儿童福利界定为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两方面,以福利治理理论作为分析框架,通过量化研究探讨国家、社区、志愿组织、家庭等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获取与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通过质性研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获取现状及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困境,从儿童福利政策和家庭政策体系的构建、福利供给机制的完善以及城乡福利均衡供给等方面,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水平建言献策。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构建研究王琴本研究以社会转型为研究背景,从范畴梳理、内涵界定、理论基础、必要性、现实性和可能性等维度出发,分析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构建的学理基础,最后的落脚点在于,从思维转向、机制建设、话语维护和共识凝聚等四个向度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构建路径。研究遵循“基本问题梳理—基本构成阐释—功能价值探讨——具体实践分析——解题路径探讨”的逻辑脉络推进。研究尝试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和合文化、中国共产党共同体理论,以及一切有益的相关理论中探寻理论资源和实践依据,关注不同学科间的对话和整合,跳出单一学科“视界”,博采众长、采撷合理内核,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发展为研究主线,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构建的理论要义和实践路径。
-
民间微公益行为失范的政府规制与引导策略研究杨逢银本研究主要从政府规制和跨界合作治理的理论视角,采用案例分析和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在梳理、剖析我国民间“微公益”行为失范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微公益”诸多失范乱象的发生,源于跨界行动利益相关方自律和他律机制失效及其彼此间协作关系断裂,为此民间“微公益”行为失范问题的矫治,不只是要从政策、法律、标准上进行自上而下单向度的监管、控制,更要因循其行为失范的内在发生机理,从跨界合作治理的视角整合参与“微公益”行动的各方资源和功能优势,引导、扶持其所代表的社会力量不断成长壮大,从而实现自律、他律机制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重构并形成“微公益”行动多方跨界合作的规制体系,以保障民间“微公益”等互联网公益慈善事业得以规范、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