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
日常生活研究的方法论赵锋本书由五篇相对独立又有联系的论文组成。第一篇论文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埃利亚斯的构形概念,并指出了埃氏构形概念的若干缺陷,以及构形概念同其他分析概念结合的必要性。第二篇论文提出涂尔干的两个道德理论要回答的真正的社会学问题是:是否存在着与个体行动者性质不同的集体行动者,如何形成一个集体行动者。第三篇论文通过对马林诺夫斯基的民族志实践的考察提出,继承和发展了马氏民族志传统的“精细描写”可能是把握和理解地方习俗的新方法论。第四篇论文首先提出“处境”的一般概念,并根据戈夫曼的“框架分析”,提出存在论的现象学可以用来帮助研究者揭示个体行动者对处境做定义时所运用的框架。最后一篇论文在阐述莫斯“身体技艺”的概念的基础上,就身体技艺研究的方法论提出了若干新想法。
-
乡土公益叙事芦恒、董桂芬本书收集和整理了吉林省扶余市农民自发坚持12年开展志愿服务的口述和总结材料,以展现乡土公益推动乡村振兴的无限潜能。该书还收录了农民志愿者自创的关于农民志愿服务的歌曲、诗歌、小品、三句半等文字内容,以体现农民在弘扬中国特色农村志愿精神方面具有的独特创造力和创新力。本书适合对乡村生活和文化及乡村公益志愿服务感兴趣的读者以及社会学研究人员阅读。
-
公文高手的修炼之道 笔杆子的写作进阶课胡森林暂缺简介...
-
公文高手的修炼之道 笔杆子的写作精品课胡森林暂缺简介...
-
逃生梯上的婴儿谷继明厄休拉·勒古恩在家庭生活中找到了富有成效的稳定性,奥德雷·洛德按照自己的方式养儿育女。苏珊·桑塔格和安吉拉·卡特分别在19岁和43岁的时候成为母亲。这些母亲育有一个孩子,或五个,或七个。她们在工作室、在厨房、在车上、在床上、在书桌前创作,婴儿车就放在她们身边。作者以强烈的共情力,让我们看到了这些20世纪杰出的艺术家、作家所进行的各种各样的私密抗争。她们因为追求创造性的工作而遭受指指点点——多丽丝·莱辛被指责说抛弃了自己的孩子,爱丽丝·尼尔被婆家说成为了完成一幅画,把孩子丢在纽约公寓的逃生梯上。菲利普斯把这些开创性女性的生动画像穿插在一起,提出具有创造力的母亲身份是一个把婴儿放在谣传中的逃生梯上的问题:工作和照护处于一种不断协商、临时的、生产性的张力之中。
-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指南崔南方本书内容按照撰写学位论文的几大阶段和所应遵循的规范展开,介绍了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原则与方法、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阐述了研究方案设计、资料收集与调查、常用研究方法;讨论了论文摘要、绪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方案设计等各部分内容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介绍了学位论文语言表达与段落组织要求、图表、参考文献的撰写规范与要求;讨论了学位论文写作伦理、论文答辩程序和相关注意事项;书中还穿插了大量正反两方面的示例。
-
调研报告写作精讲余锦河,蔡茂,马博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调研报告是反映调查研究成果的文本,写好调研报告至关重要。本书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具体讲述了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六种调研报告的写法。本书共八章,分别为认识调查研究、如何写好调研报告、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报告、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报告、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报告、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报告、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报告和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报告。本书立足于调研报告编写,精选具有代表性的调研报告,让读者体会到高质量调研报告的风格特点,提升调研报告的写作技能。本书语言通俗、精练,适合从事调查研究和学习撰写调研报告的相关人员阅读。
-
危中有机刘海方、王进杰本书多视角呈现了非洲在变动的世界秩序中,为应对危机和挑战而进行的探索创新和发展转型,以及当前出现的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与此同时,深入剖析了随着内外多方力量的推动,非洲国家危中有机,机遇与挑战共存,并讨论了当前形势下中非合作的新机遇。
-
探路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董波 等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回应人类前途命运的时代之问,其研究方法、研究范式也必需吸纳数字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进行深刻的转型调整。在国家部委的积极推动下,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已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探索,并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本书力图在梳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演进过程,总结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回答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内涵、发展趋势、关键任务和可行路径,为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具有实操性的行动指南。
-
周有光交往录胡志富周有光,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语言文字研究是中国语文现代化,他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阐释。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代表作《逝年如水》。本书全面反映了周有光与语言文字学的学术界名人交往的真实记录。所收录文章由葛剑雄、崔希亮、陈章太、丁东等撰写。本书编者旨在编写一部侧重于语言文字学方面交往事迹的书,同时包含周有光先生一些重要亲属与其的生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