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
社区矫正制度系统功能论李纪亮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以社会治理为视角深入探究我国当前社区矫正制度的系统结构与功能,与以监禁刑为代表的传统刑罚体系达成功能错位互补发展,形成系统科学的制度顶层设计。同时基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功能的顶层设计,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功能实现路径。一是在理念上进行规制创新,完善合作治理模式;二是推动符合制度现代化需求的功能选择,法律系统侧重人权保障功能、个体系统侧重教育帮扶功能,社会系统层面侧重合作治理功能;三是强化多元统合促进功能实现,对社区矫正制度功能进行多元化结构调整,促进系统间的多元统合,由部分及整体,沿着程序机制——实体措施——治理场域进行系统功能分层实现,导入功能互惠的环形结构良性循环之中。
-
新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志新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书坚持尊重历史、尊重实践、尊重科学的原则,以届次和时间为顺序,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为依据,以人大的发展过程为脉络,采用述、记、志、表、录等多种形式,如实记述了2009年10月至2021年9月新昌县第十四、十五、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历程,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昌的发展轨迹和实践成果,史料翔实,秉笔直书,文字凝练,再现了新昌人民当家作主和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生动实践。
-
南南合作的践行者 多极世界的建设者摩洛哥,法塔拉·瓦拉卢,图书编委会该书以外国人视角讲述中国故事,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在非洲大陆和中东地区产生的影响力。围绕中国与阿拉伯和非洲的关系及双方的合作发展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论述,对未来做了乐观积极的展望。全书分为六大部分,除书稿开篇的导言和最后的结论外,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中国,一个伟大文明向一个世界强国的转变;第二章:历史上中国与阿拉伯和非洲的关系;第三章:21世纪的中非合作;第四章:中阿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作者认为2020-2021年是世界发展的转折点,毫无疑问也是中国国际地位的转折点。中国是第一个走出疫情的国家,它将当前的危机转化成真正的机会,并给“一带一路”倡议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将巩固并提升其在21世纪全球化中的地位。
-
互联网医疗蓝皮书毛振华“互联网医疗蓝皮书”由武汉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牵头组织,邀请医疗一线、研究机构、互联网医疗企业、科技公司与投资公司等相关人员参与编写,涵盖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重点聚焦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领域的政策、公平、养老、应急、就医等热点难点问题,有助于把握我国互联网健康医疗领域特别是医疗健康大数据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对互联网医疗与健康领域的健康规范发展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
交流诗学朱刚 著本书以交流诗学模型为指导,尝试通过文化空间概念的可操作化路径,对云南白族传统歌会、广西壮族歌圩、西北地区花儿会展开了田野和比较研究,探索不同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既往传统歌会研究多以个案研究为基本取向,重视歌会节俗的记录、阐释,以及歌谣文本的搜集、誊录,缺乏超越个案研究的一般性理论反思和理论模型的提取及抽绎。有鉴于此,本书将交流诗学模型引入西部地区传统歌会的考察,正是考虑到既往研究多聚焦于各个项目自身的独特性,只关注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这一基本特征,而对各个传统背后那些具有共性或普遍意义的因素、法则和规律,则普遍缺乏整体性的眼光和系统性的观照。因此,本书试图通过交流诗学模型的引入,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的研究中倡导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的革新。目录导 论第一章 交流诗学模型第二章 文化空间概念及其可操作化路径第三章 交流诗学视域下的云南白族歌会第四章 交流诗学视域下的西北花儿会第五章 交流诗学视域下的广西壮族歌圩第六章 结语参考文献附录
-
宪法的逻辑与合宪性莫纪宏本书围绕宪法与宪法学的逻辑、宪法的实施和评价以及宪制三个方面,从本体论、运行论和制度论三个层面建构了宪法的逻辑与合宪性的基本理论体系,就宪法和宪法学的逻辑、宪法的解释与适用、宪法实施、宪法与人权保护、依宪治国、合宪性审查等核心宪法议题提出了系统而深刻的理论主张。
-
知识产权诉讼管辖指引陈明武 主编《知识产权诉讼管辖指引》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分别以知识产权有关管辖的法律法规、典型及常见管辖争议的类型案例提炼分析、全国各省份知识产权管辖权法院及管辖范围梳理汇总三层维度,由条文规定到观点提炼,由浅到深,对一线知识产权工作者的办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参考价值,甚至能帮助精确定位对应有管辖权的法院。本书综合整理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级别管辖相关法律法规,列举了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要旨,并进行解析,并对知识产权法院(法庭)管辖目录进行汇总整理。
-
社会法与市民法(日)桥本文雄 著,田思路 编《社会法与市民法》是日本社会法理论的奠基之作,系统构建了社会法的基本体系和内容框架,分析了社会法的概念、范畴、性质、特征,梳理了社会法产生发展的基本脉络,研究了社会法与市民法的不同机理。按照法社会化的理论,社会法与市民法都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物质基础,社会法吸取了市民法中的积极意义,但与市民法是平行的、相对独立的。社会法以生存权、劳动权、团结权等社会基本权思想为根基,它不是按照公、私法的严格界限分立出来的,而是公法与私法相互渗透产生的新的法领域。
-
苏州全书《苏州全书》编纂出版会员会 编一、《苏州全书》旨在全面系统收集整理和保护利用苏州地方文献典籍,传播弘扬苏州历史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二、全书收录文献地域范围依据苏州市现有行政区划,包含苏州市各区及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三、全书着重收录历代苏州籍作者的代表性著述,同时适当收录流寓苏州的人物著述,以及其他以苏州为研究对象的专门著述。四、全书按收录文献内容分甲、乙、丙三编。每编酌分细类,按类编排。(一)甲编收录一九一一年及以前的著述。一九一二年至一九四九年间具有传统装帧形式的文献,亦收入此编。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编排。(二)乙编收录一九一二年至二〇二一年间的著述。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三类编排。(三)丙编收录就苏州特定选题而研究编著的原创书籍。按专题研究、文献辑编、书目整理三类编排。
-
传播法与伦理评析张文祥本书对近30年来传播领域发生的法律和伦理海量案例爬罗剔抉,包含了:论法部门,从宪法及其相关法以及民商法、行政法、社会法、刑法等所调整的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论调整手段,从民事和刑事司法裁判到行政管理,以至行业和单位自律、民间调解;论行为主体,有新闻媒体、新闻记者、其他媒体工作者等。这部案例选评,既保留了传统媒体时代的一些经典案例,阐述了有关传媒规范某些基本原理,又因时而进,搜集网络环境下新型传播形态下出现的新案例,对传统规范如何应用于新情况以及相应建立起的新规范做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