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
人文社会科学新苗支持计划优秀论文选高文书本书稿中的论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新苗支持计划”(以下简称“新苗计划”)中课题研究项目的获奖优秀论文。 “新苗计划”是培养高层次人文社会科学后备人才的一项重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新苗计划”依托社科学院各研究所的深厚学术背景,为实现科教深度融合,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机制,培养政治可靠、学术视野开阔、理论深厚、学术精湛的未来人文社会科学高端人才。社科大在“新苗计划”中投入的力量是空前的。就课题研究而言,依托导师制,每一个课题指导教师是学生的本科学业导师(社科院各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各本科学院再配备一个专任老师作为课题的指导教师。在如此深厚学术氛围熏陶下,在资深学术大家的悉心指导下,课题研究的优秀成果——10多篇论文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论文的研究对象均为当下中国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显示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及学术热情。从论文的整体质量上看,这些论文在选题、资料处理、论证及基本结论方面均具有了一定的学术水准。反映了作者具有很好的学术潜力。
-
中国省份碳排放潘晨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中宣布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碳减排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期待。然而,在作出国际承诺的同时,中国的减排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难。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二氧化碳排放的迅速增加,而较大的国土面积也使得各地区发展状况差异显著,加之区域间经济联系复杂多变,使得减排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在此现实背景下,本研究利用涵盖中国大陆所有省份、产品部门及其之间经济联系的多年定量模型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省份二氧化碳排放的结构特征、省际转移及区域平衡,并从多个角度探究了中国省份二氧化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而探讨所得结论的政策内涵。研究发现,(1)中西部省份与东部沿海省份之间的碳排放转移由2002-2007年间的中西部向东部大量转移,转变为2007-2012年间的中西部省份与东部省份之间的相互转移;同时,2007-2012期间,中国省际碳排放转移由2002-2007期间的出口、投资共同主导转变为投资主导。(2)特定的价值链参与方式决定着出口对中国省区碳排放的贡献率显著高于就业。时间上,这种不平衡呈扩大态势;空间上,这种不平衡在中西部省区更为突出。(3)中国碳排放的主导需求由2002-2007年间的出口和投资共同驱动,转变为2007-2012年间的投资主要驱动;资源型的高碳排放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改善,然而一些终端排放强度较小但产业链排放较高的部门的生产结构却呈现高碳化趋势。(4)从消费视角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规模的增长始终是促进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而碳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的下降则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未来,在“双碳”目标驱动下,能源结构的低碳化或将成为抑制碳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的优化对抑制碳排放的增长具有重要结构性意义。
-
基于内容的多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司莉 等本书在梳理国内外多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多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具体需求,采用有声思维、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对用户多语言信息检索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实现多语言知识组织系统互操的方法,对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的语义关联与语料库构建进行探讨,构建了多语言领域本体以及基于多语言本体的跨语言信息检索技术与模型,总结归纳了跨语言信息检索查询翻译消歧方法与技术,提出了基于语义的多语言信息组织模式,构建了基于多语言领域本体的知识挖掘框架,并利用基于规则的语义推理方法对该框架进行实现。
-
与大师对话苏德超,李猛 编本书为武汉大学基础通识课优秀论文集,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论文行文生动有趣,写作方式各异而不失深刻立意。本书是一本武汉大学“自然科学经典导引”基础通识课优秀论文集,全书从“问道东方先贤”“对话西域哲人”“追寻自由境界”“探讨生命价值”四大角度探讨自由、生死、生命等的真谛。正如其书名一样,本书通过与不通时期、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学科与领域的大师的模拟对话,来对当代青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感到困惑的一些涉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引导读者明确人生的价值及所追求的目标,从而振作起来,积极向上,为国为民为文化事业更加繁荣而努力奋斗的雄心壮志。。
-
乡村规划与乡村人居环境营造研究张丹萍暂缺简介...
-
中国流动人口与城市户籍人口的比较研究梁海艳暂缺简介...
-
记忆 文山苗族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苗学会,侯建暂缺简介...
-
水族古籍文献《正七卷》中汉文献内容梳理研究牟昆昊暂缺简介...
-
鄂温克族文学概论陈珏暂缺简介...
-
司法保护促进中国消费的机制与实证研究周洲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