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
学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编2022年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恢复重建40周年。为追思先贤,展示北大社会学系40年来的学术之路和育人之道,我们特别邀请了毕业于北大社会学系的几十位社会学人回顾自己在母系求学的岁月,以朴实亲切的笔触讲述自己和北大社会学的缘分。《学缘:我和北大社会学》收录的32篇文章不仅记录了北大社会学系恢复重建初期费孝通、雷洁琼和袁方等老先生的砥砺前行,也记录了40年来北大社会学系的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的种种缘分和深情。这些朴实深挚的文字,饱含学子们对北大、对母系培育的感恩,也是对北大社会学育人之道最好的阐释。留在学子们心中的学生时代,无不是社会学系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这本身就构成了一段智识和情感同样充盈的系史。
-
中国人口迁移时空格局的形成机理与模拟李扬人口是其他地理要素的参照点,应成为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人口迁移的研究已经是人口地理学的标志,人口迁移是影响人口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本书通过总结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分析我国近三十年(1985~2015年)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强度、流向、迁移方式、迁出/迁入地的空间结构、迁出/迁入人口的空间分布等特征;探究近三十年中国人口迁移时空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借助双组分趋势制图法、人文地理学建模学术思想,构建人口迁移时空格局机理和特征模拟的分析框架,并应用模型对不同时空尺度下的人口迁移过程开展实证研究;运用马尔可夫链预测人口迁移时空格局态势,提出未来可行的人口迁移相关政策建议。
-
民族与社会发展马戎 著本书收录了马戎在1997年至2001年期间发表的以民族问题研究为主题的11篇文章。讨论中国的“民族问题”,核心的议题就是如何把“民族”这个鸦片战争后引入中国的西方概念具体应用到中国社会。本书的中心内容即为中国学术界是如何接受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场景。其余各篇分别涉及族际通婚、双语教育、婚姻制度等族群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议题,还有几篇介绍西方族群社会学研究概况、美国族群关系演变等课题。本文集回顾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争论,深入思考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走向,为民族问题的社会学、人口学和教育研究等提供参考与借鉴。
-
大流动中的小生活宋月萍本书从家庭发展、福利、健康、性别等方面突出描绘在宏观大流动变迁中的流动人口个体微观生活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不同于宏大但没有温度的描述,本书通过对个体生命历程和流动经历重叠中的典型事实的分析,以期对社会历史进程和个体生活变迁之间的联结有更深刻的把握。
-
反弹琵琶王一方 著迈入新世纪的医学日新月异,在现代化的征程上高歌猛进,不仅在生命科学前沿“捧星摘月”,也给百姓带来诊疗、预防、健保的累累福利,赢得阵阵掌声与朵朵鲜花,但怀疑与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形成特有的“现代性困惑”(魔咒),包括对医学超越生死、苦难、生命诱惑的过度期许,医学目的的重审,医学良知的呼唤,以及医学污名化,医生妖魔化,医患关系恶质化的拨乱反正。如果缺乏职业反思的清醒,医学必将落入“做得越多,抱怨越多” “占据技术制高点,失守道德制高点”的悖论与怪圈。于是乎,作者将学术忠诚转化为医学自我针砭的“柳叶刀”,鞭辟入里,自得其乐,并将此举定义为“反弹琵琶”。
-
禳灾与救劫李永平本书是作者在广泛阅读宝卷文献的基础上,对无锡、靖江、张掖、酒泉存在的宣卷做会活动进行田野考察,结合田野作业,从禳灾救劫与天书传统,禳灾的诗学特征、藏卷、抄卷动机、宝卷仪式的神圣场域,功德修炼与苦修救助,宣卷禳灾与社会秩序守阈六个方面深入分析回答在“如此广阔的地域,民间编创、抄写、刊印、宣讲、收藏如此卷帙浩繁的宝卷,其社会功能和群体动力是什么?”的问题。以文学禳灾功能切入,以文化大传统中的问题为导向,在材料使用上打破了文学、文献、神话、宗教等学科界限,有利于贯通口语文化与书写文化,寻找叙述传统背后的动力机制,这对探讨民间信仰的观念渊源和驱动力,促进本土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着陆何处?地球危机下的政治宣言[法]布鲁诺·拉图尔 著;胡恩海 译地球危机下,政治朝向何方,众生回归何处?近五十年来,全球似乎进入了“大倒退”时代:一面是难民潮、民粹崛起、贫富不平等加剧等政治经济危机,另一面是气候恶化、病毒入侵、生态巨变等人类生存危机。人们试图在越来越不宜居的地球找寻安身立命之所,在早已失去共同愿景的迷惘中探求方向所在。在本书中,当代西方思想巨匠、科学社会学领军人物、法国著名学者布鲁诺•拉图尔浓缩行动者网络、重置现代性、盖亚学说等毕生理论精华,在今日世界经历的不同事件(气候变迁、去管制化、移民、不平等现象暴增等)之间建立起了关联,厘清了看似混乱、实则极为自洽的全球情境,为新世纪的关键议题做出了有益的思考和展望。在现代性与全球化的幻梦破灭、“人类世”危机愈发凸显之际,他提醒我们发现“在地”与“临界区”的丰富性与重要性,由“生产系统”转向“生成系统”, 把自然、环境、生态纳入政治考量,摆脱传统的二元对立政治僵局,重新定位理解当代政治的坐标系统。对于希翼让政治回归现实、脚踏实地,在超越现存边界与身份的新领土着陆的现代人而言,本书提供了显明透彻的行动宣言。
-
文学、语言与大众政治齐晓红讨论中国19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需要重新思考几个问题,即文学是什么和大众是谁?如果不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就无法理解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发生以及演变,并且也容易把文艺大众化的特殊内涵泛化为一般的如何使文艺普及于大众以及如何将大众提高到能接受文艺的程度的问题。文学和语言都不是一个有着固定标准的客观存在,对它们是什么的认识和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关,大众也不是一个有着固定所指的词汇,而是具有其历史阶段上的意味的。对大众的认识必须放到一个“关系”性的体系中来认识。作为1930年代的两种文艺类型——民族主义文学和左翼文学双方所分别坚持的民族和阶级的立场互相对立,但是又互相涵盖。本书与已有的研究中将现代文学中的“大众文学”只放在左翼文学叙述的框架之内评价其得失的做法不同,而是将大众与文学、语言的关系放在一个历史互动的“关系”性体系中来叙述。就研究方法而言,避免以往研究中存在着的非此即彼的二分法的思维模式,比如文学/政治、知识分子/大众等之间的关系也许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需要用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去强调运动发起的契机并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来讨论问题。
-
你拿什么养老高得诚这本书的关键词是金钱、自由和养老。摆脱金钱而获得的自由时间,才是我们想保护的人生。本书从如何思考金钱开始,包括了家产设计方法、资产管理方法的解决方案,最后还帮我们找到如何为安度晚年而做准备,循序渐进地介绍了该如何正确地管理金钱。作者通过本书,告诉我们,理财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财务自由,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老有所依。希望在养老这场全民战役中,每个人都获得成功!韩国最优秀的投资理财专家之一,也是一位擅长讲故事的人,善于用小说风格将难懂晦涩的经济理论娓娓道来。当市面上众多理财书籍鼓励大众“多挣钱”“多投资”时,作者反而认真思考该如何以全新的人生观和哲学来解决金钱问题。主要著作有《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系列和《改变命运的10年存折》,在韩国受到70万读者的喜爱,在中国出版后,热销100万册。他通过有趣的故事,打破了“经济难懂”“养老是未来的事”“理财让人头疼”的偏见,为人们的希望和梦想提供了解决方案。
-
生熟有道张静红普洱茶在云南的“六大茶山”种植了几个世纪,经由茶马古道从西南走向世界。20世纪90年代,普洱 “越陈越香”的特性被重新发现,可饮、可品、可投资,由此成为茶客的最爱,其身价也一路水涨船高。然而,在2007年,普洱茶市场大起大落,达至高潮,随后崩溃。《生熟有道》追溯了这一现象的始末。通过对普洱茶采收、加工、交易和消费空间的追踪、关注,人类学家张静红生动地描述了普洱茶从一种家庭手工制品到一种重要产业的过程,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读者将进入普洱江湖中人的生活和戏剧化冲突之中,感受他们周旋在多方力量下的坚韧。本书曾于2013年出版第一版的英文版,该版本荣获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 (ICAS)2013-2015年度英文社会科学杰出图书奖。其后十年,作者多次回访田野现场,对第一版进行了超过60%篇幅的修订,于2024年推出全新中文版。本书不仅适合茶叶爱好者和鉴赏家,也适合想要了解物品的本土化、全球化、现代性、传统的再造等话题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