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作者:余文森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01
ISBN:9787040150902
定价:¥2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全书依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所需要形成的教育学基本观念,分为绪论和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研究观等七个单元:绪论介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明确教育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了解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教育观阐述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说明当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学生观主要从人性的角度阐述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生的基本属性以及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观主要阐述教师专业化的特征、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实践;课程观主要阐述教学的一般含义、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和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饿开发和利用;教学观主要阐述教学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以及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评价观主要阐述教育评价的一般意义、教育评价的一般类型与方法、新课程倡导的促进学习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观主要阐述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介绍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过程与方法以及表达成果。
作者简介
余文森,1963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198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1990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教授;2000 年担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二节 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节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教育学与师范生未来的教育工作
第1单元 教育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第一章 教育的认识
第一节 教育的理解
第二节 理想的教育
第三节 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
第二章 教育的意义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意义
第二节 教育的个人意义
第三节 教育的文化意义
第三章 教育的理想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认识
第二节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追求
第2单元 学生观——主体性的学生观
第一章 人性观
第一节 人性的认识
第二节 人性的假设
第三节 教育与人性
第二章 学生观
第一节 学生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
第三节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学习观
第一节 学习的理解
第二节 学习的分类
第三节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品质
第3单元 教师观——专业化的教师观
第一章 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第一节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第二节 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第二章 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一节 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三章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实践
第一节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角色
第二节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行为
第三节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生活
第4单元 课程观——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观
第一章 课程意义
第一节 课程概念的几种界说
第二节 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意义
第二章 课程结构
第一节 课程类型
第二节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第三节 义务教育课程结构
第四节 高中课程结构
第三章 课程标准
第一节 国家课程标准的性质与框架
第二节 国家课程标准的特点与意义
第四章 课程资源
第一节 课程资源的意义
第二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5单元 教学观——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
第一章 教学的原理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的规律
第三节 教学的原则
第二章 教学的方法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实质与分类
第二节 直接型教学法
第三节 间接型教学法
第三章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第一节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第二节 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第三节 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第6单元 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第一章 教育评价的意义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认识
第二节 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特点
第三节 当前考试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第二章 教育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
第三章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日常教育评价:以真实性为基础,高扬人文性
第二节 校内学业考试:以测量性为基础,突显教育性
第三节 毕业或升学考试:以综合性(全面性)为基础,突显导向性
第7单元 研究观——以校为本的研究观
第一章 校本研究的认识
第一节 校本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 校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自我反思
第二节 同伴互助
第三节 专业引领
第三章 校本研究的过程、方法与成果
第一节 校本研究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校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校本研究的成果表述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二节 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节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教育学与师范生未来的教育工作
第1单元 教育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第一章 教育的认识
第一节 教育的理解
第二节 理想的教育
第三节 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
第二章 教育的意义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意义
第二节 教育的个人意义
第三节 教育的文化意义
第三章 教育的理想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认识
第二节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追求
第2单元 学生观——主体性的学生观
第一章 人性观
第一节 人性的认识
第二节 人性的假设
第三节 教育与人性
第二章 学生观
第一节 学生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
第三节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学习观
第一节 学习的理解
第二节 学习的分类
第三节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品质
第3单元 教师观——专业化的教师观
第一章 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第一节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第二节 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第二章 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一节 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三章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实践
第一节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角色
第二节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行为
第三节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生活
第4单元 课程观——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观
第一章 课程意义
第一节 课程概念的几种界说
第二节 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意义
第二章 课程结构
第一节 课程类型
第二节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第三节 义务教育课程结构
第四节 高中课程结构
第三章 课程标准
第一节 国家课程标准的性质与框架
第二节 国家课程标准的特点与意义
第四章 课程资源
第一节 课程资源的意义
第二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5单元 教学观——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
第一章 教学的原理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的规律
第三节 教学的原则
第二章 教学的方法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实质与分类
第二节 直接型教学法
第三节 间接型教学法
第三章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第一节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第二节 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第三节 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第6单元 评价观——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第一章 教育评价的意义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认识
第二节 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特点
第三节 当前考试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第二章 教育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
第三章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日常教育评价:以真实性为基础,高扬人文性
第二节 校内学业考试:以测量性为基础,突显教育性
第三节 毕业或升学考试:以综合性(全面性)为基础,突显导向性
第7单元 研究观——以校为本的研究观
第一章 校本研究的认识
第一节 校本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 校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自我反思
第二节 同伴互助
第三节 专业引领
第三章 校本研究的过程、方法与成果
第一节 校本研究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校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校本研究的成果表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