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语文教学对话论
作者:王尚文主编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2-01
ISBN:9787533851767
定价:¥17.6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对话是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常见的现象,但此所谓“对话”,既不能理解得过于宽泛,以为凡是甲问乙答都是对话,对话以方必须是平等的、真诚的、合作的,其结果必是双方都能通过对话而瑧于一个新的精神境界;但也不能理解得过于狭窄,以为只有甲问乙答才是对话,甲问乙答固然是对话的典型样态,作讲演、写文章或听演讲、读文章等也可以具有对话性,正如巴赫金所说的那样,只要说者和听者、作者和读者之间具有“同情和反对的关系、肯定和补充的关系、问和答的关系”,处于“相互作用”的状态之中,也应当看成是对话。
作者简介
王尚文,1939年生,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先在中师后在中学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988年调入浙江师大,现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语感论》、《语文教育学导论》、《对韵新编》等。主编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教材《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浙江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实验本),参与主编语文课外读物《新语文读本》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
目录
绪论 对话:语文教学的新概念
第一章 语文生活与对话
一 语文生活的本质:以言语能力为表征的精神存在
二 语文生活的课堂教学形态:文本对话
三 语言生活的最高境界:人的诗意栖居
第二章 语文教育与对话
第一节 倾听:语文学习的精魂
一 倾听的涵义
二 言语声音是视域融合的最佳途径
(一)声与气
(二)声音与文字
三 倾听经验是语文对话的前理解
(一)语感始于倾听
(二)幼年倾听经验的价值
第二节 对话:回归语文什么必须回归感性
一 语文教学为什么必须回归感性
(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考察
(二)从“知识中心说”走向“语感中心说”
二 对话:回归感性的必然走向
(一)“对话”的含义
(二)对话与语感提升
(三)在对话中走进言语的感性世界
三 教学方法举隅
(一)朗读和背诵
(二)抄写和默写
(三)对比阅读
(四)语词统计
(五)从对联学语文
第三节 对话与语文感知
一 感知的个性化与创造性
二 语文感知:创造性的对话
(一)文本的未定性的空框结构召唤着创造性的语文感知活动
(二)创造性的感知活动生成文本的意义
(三)创造性的语文感知活动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四)平等对话式的语文感知表现形式
(五)语文感知是一个具体人格的结晶体,具有人格的全息性
(六)语言的感知的性质
三 语文感知的创造性与人的发展
(一)语文感知的创造性是对学生潜能的开发
(二)语文感知的创造性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语文感知的创造性有助于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四 阅读教学中语文感知的现状分析
五 对话教学,生成语文感知的创造性
(一)鼓励自主探索精神
(二)强化发现问题意识
(三)开展言语实践活动
(四)培养涵泳体悟习惯
第三章 阅读教学的对话性
第四章 写作教学的对话性
第五章 教材:特殊的对话者
第六章 对话:理想的师生关系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 语文生活与对话
一 语文生活的本质:以言语能力为表征的精神存在
二 语文生活的课堂教学形态:文本对话
三 语言生活的最高境界:人的诗意栖居
第二章 语文教育与对话
第一节 倾听:语文学习的精魂
一 倾听的涵义
二 言语声音是视域融合的最佳途径
(一)声与气
(二)声音与文字
三 倾听经验是语文对话的前理解
(一)语感始于倾听
(二)幼年倾听经验的价值
第二节 对话:回归语文什么必须回归感性
一 语文教学为什么必须回归感性
(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考察
(二)从“知识中心说”走向“语感中心说”
二 对话:回归感性的必然走向
(一)“对话”的含义
(二)对话与语感提升
(三)在对话中走进言语的感性世界
三 教学方法举隅
(一)朗读和背诵
(二)抄写和默写
(三)对比阅读
(四)语词统计
(五)从对联学语文
第三节 对话与语文感知
一 感知的个性化与创造性
二 语文感知:创造性的对话
(一)文本的未定性的空框结构召唤着创造性的语文感知活动
(二)创造性的感知活动生成文本的意义
(三)创造性的语文感知活动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四)平等对话式的语文感知表现形式
(五)语文感知是一个具体人格的结晶体,具有人格的全息性
(六)语言的感知的性质
三 语文感知的创造性与人的发展
(一)语文感知的创造性是对学生潜能的开发
(二)语文感知的创造性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语文感知的创造性有助于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四 阅读教学中语文感知的现状分析
五 对话教学,生成语文感知的创造性
(一)鼓励自主探索精神
(二)强化发现问题意识
(三)开展言语实践活动
(四)培养涵泳体悟习惯
第三章 阅读教学的对话性
第四章 写作教学的对话性
第五章 教材:特殊的对话者
第六章 对话:理想的师生关系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