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法华经今译张新民,龚妮丽注译《法华经今译》是天台宗立说的主要依据,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法华经今译》分为七卷二十八品,大都是由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组成,并且运用了大量的譬喻,而弘深邃远的佛法妙义,也在其中展现。
-
中国道教卿希泰主编;丁贻庄等撰稿本书内容涉及道教的历史概要、宗教源流、人物传略、教文规戒、经籍书文、神仙谱系、科仪方术、文化艺术、名山宫观等方面。
-
中国道教卿希泰主编内容提要本书第一卷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历史概要。它除了论述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外,并历述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金元以至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道教的历史进程,如实地勾勒出中国道教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脉络与全貌。二、宗派源流。概述中国道教诸多宗派的兴衰和邅替,分别对二十多个派别作了具体的介绍。三、人物传略。全面综述历代道士、道教学者在从事道教建设和教务活动中,对古代哲学、医药养生、文化艺术等领域的贡献,并对近百位著名人物的生平和思想分别进行介绍和剖析。
-
中国道教卿希泰主编内容提要本书第二卷内容为道教的经籍书文和教义规戒。前者除道书总集和类书外,还分门别类介绍有关教理教义、戒律劝善、方术科仪、神仙道士传记、宫观名山等内容的主要典籍近百种;从浩如烟海的历代道书中撷取精华,门类比较齐全,读后可知道教典籍之梗概。教义规戒部分系统地介绍了道教教义的历史渊源、历史演变、主要内容、各派观点及其社会影响等,为目前众多有关道教读物中所仅见。
-
中国道教卿希泰主编本书第三卷包含神仙谱系和科仪方术两部分。前者除了概述神仙谱系的历史渊源及其形成、演变过程外,还分别介绍了数十位道教崇奉的尊神和为道教所吸收的民间俗神,并阐述了各自的起源及其在道教众多神灵中所处的地位。后者又分两部分,一为科仪,即道教的崇拜仪式,内容繁富,为目前国际道教研究的热点之一;一是方术,主要为道教徒个人修炼的诸多方法,其中如行气、按摩、内丹等有关养生健身的内容,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
大乘佛学(俄)舍尔巴茨基《大乘佛学》为世所公认的世界佛学名著,原书名为《佛教的涅槃概念》,与原著者的另一重要作品《小乘佛学》同为姊妹篇。作者依据《中论》,剖析佛教涅檠观念的发展历史。对照批判了小乘说一切有部、经量部和大乘瑜伽行派的不同实在观,揭示了涅槃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中的深厚根源,深入地阐明了佛教解脱论所依据的世法与出世法等同一如、烦恼与菩提无二无别的本体论原理。《大乘佛学》尤为适用有西学基础而不谙佛学术语的读者。
-
小乘佛学(俄)舍尔巴茨基《小乘佛学》为世所公认的世界佛学名著,原书名为《佛教的中心概念和法的意义》,与原著者的另一重要作品《大乘佛学》同为姊妹篇。作者依据印度世亲菩萨的《俱舍论》和世友菩萨的注释本,按西方哲学的理路来转述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对于中国汉地和藏地的佛学思想发展都有着至关重大的影响。说一切有部哲学自身是一完整的佛学体系,在藏地和汉地都极受重视,它是修慧发智,步入佛学奥堂的阶梯。《小乘佛学》对有西学基础而不谙佛学术语的读者,尤为适合。
-
中国道教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是中国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翻开东汉以后的中国历史,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道教留下的斑斓史迹。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到处都可以看到道教的名山、宫观、碑刻,记录着道教对中国民众生活的深刻而久远的影响。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按我的理解,这个根柢就是在社会深层之中,在绝大多数民众之中,在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中。当然,对中国文化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同道教有不解之缘的,还有哲学史上的道家。道家和道教,在西方语言中是一个词,英语是Taoism。但是,现在人们分得很清楚:道家是一个哲学流派,一种思想;而道教则是宗教,它有教徒组织、宫观设施、崇拜礼仪乃至一定的经济实力。道教在它的教义思想中借用了许多道家的概念和思想;道家也因道教而扩大了影响。如果说,道家的影响原来仅仅局限在士大夫阶层中间,那么,道教的影响就要大得多了,它曾深入到底层民众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道教和道家才成为中国文化巨鼎的三足之一,才成为“中国的根柢”。对于道教的研究,我们起步较晚。1949年以前,只有寥廖可数的几本论著,几篇论文。从1949年至1979年的三十年中,中国大陆也只发表过近七十篇论文,而且大多与《老子》的讨论、农民起义的讨论有关。可是,从本世纪初起,外国的学者却十分重视道教的研究,多方挖掘其宝藏。我的名字叫“道静”,有些朋友就说我同道教有缘。但是,我的专业研究领域是中国科技史,特别是农业史。直到我同老博士李约瑟有了交往,发现他的巨著《中国之科学与文明》(又译《中国科学技术史》)引用了大量的道教经典总集《道藏》的材料,还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即“道家思想是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这才推动我的学术研究的注意力也转到“道教”上来。道教是个学术的宝库。近十年来,据不完全的统计,我国出版的道教研究著作已有二十多种,发表的有关道教的论文和文章也有六百余篇。中国学术界对于道教的研究已达到相当的水平。一些重要的著作和论文已经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惊叹和赞赏,有的已被翻译成多国语种出版。现在上海知识出版社约请国内道教研究专家,由卿希泰和陈耀庭、曾召南等同志主持编写四卷本《中国道教》,既是十年来道教研究的总结,又为今后的道教研究张目,这是可庆可贺的学术界大事。四卷本内容涉及道教的历史概要、宗派源流、人物传略、教义规戒、经籍书文、神仙谱系、科仪方术、文化艺术、名山宫观等方方面面,堪称大观。对于道教这样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研究,恐怕不是一代学人就能达到“透彻”的高度的。对道教的研究,在日本从小柳司气太开始,在法国从马伯乐开始,至今都已经过三四代学者的辛勤耕耘。我有信心,我们中国学者经过几代努力,一定会做得更加完整、更加深入、更加透彻。太上曰:天长地久。我深信:我们今天对道教所作的一切研究也将如此。胡道静1991年春,病中
-
反观人生的玄览之路麻天祥著内容提要本书是——本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佛学,尤其是重点研究20世纪中国佛学的专著,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本书揭示了佛学在近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地位,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影响。并且由佛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它对其它观念文化的现代转换过程所起的作用,揭橥佛学理论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局限,不乏创见,成一家之言。本书材料宏富,观点新颖,文笔生动。
-
禅宗灯录译解礼山,江峰编著分为:祖师禅、超佛越祖禅、越祖分灯禅3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