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戒幢佛学普仁 编《戒幢佛学》是戒幢佛学研究所学报,本册为第五卷,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研究所佛学研究辨学水平,提供师生学术实践和教界、学界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为促进我国汉传佛教义理与修证实践研究与交流,挖掘整理汉传佛教文献、思想、礼仪、制度、文化等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不断努力。本学报力求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努力拓展学术水平,不断发挥其作为促进研究所师生义理研究和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
-
唯识研究释光泉 编佛教唯识学体系完备,思想精深,包含心性、认知、心理、逻辑等理论,是印度大乘佛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唐代玄奘西行求法、系统翻译介绍唯识学,奠定中国佛教法相宗的基础,自此唯识学在中国扎下了根。中国唯识学构成佛教唯识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佛教学理的发展影响至为深远。但唐代之后中国唯识学走向衰落,一直到清末民初唯才重新得到重视和发掘。近年来唯识学的影响在国际上逐步扩大,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作为国内以唯识学为主题的专业刊物,自2012年4月出版辑,《唯识研究》已经顺利出版了七辑,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印度唯识学思想、中国唯识学思想、唯识学与现象学等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方面不断开出新的境界。本辑为第八辑,汇集了当代国内外佛教唯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禅与日本文化铃木大拙 著《禅与日本文化》是久负盛名的日本文化普及读物。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简介何为禅,后面六章分别介绍禅与美术、武士、剑道、儒教、茶道、俳句的关系。本书从各方面介绍日本传统文化,深入浅出,是与《菊与刀》齐名的了解日本的入门作品。
-
中国净土宗伦理思想研究钱姝璇 著本书既是对中国净土宗所内蕴的伦理思想的专题性研究,也是以宗教伦理学理路梳理净土宗经典从而阐发其伦理意蕴的创新性研究。作者以“信、愿、行”为逻辑主线,主要围绕中国净土宗重要修行理念进行阐述,从伦理学和宗教学跨学科维度,融合文献诠释和义理分析,在遵循佛学思想研究基本规范的基础上,运用伦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对其作了有经典依据的阐发,进而探讨了其伦理实践内容,形成了作者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学术价值。
-
中国汉地佛典翻译史话顾伟康 著一部佛法入华史,就是一部佛典翻译史。文化传播需要载体,通过贸易、战争、通婚、传教……一个个具体的个体行为,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地融合成为群体的社会现象,一种文化方能进入另一种文化。所以,佛法东来,是一个过程,绝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发生的。从汉末,到唐宋,数百年间,无数的高僧大德,翻雪山、涉流沙、泛重洋,将佛教经典一夹一部地携来中国,一字一句地翻译出来,佛法,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进入了中国。本书则力图用“史话”的形式,去追溯这一伟大的历史,重现那感人的人物和故事。
-
弟吴宗教源流弟吴贤者 著《藏籍译典丛书》之一。作为一部早期的历史文献,这部著作可谓是一部完整的吐蕃通史,不仅具有独特的史学观念、编写体例、叙事风格及叙事文体,而且具备了完整的断代、分类体系,在藏族史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该宗教史籍当中还有许多在其他史籍中少见的内容,如吐蕃小邦、吐蕃法律制度、吐蕃寺庙、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的历史以及已失传的珍贵古籍史料等,都是它的独特之处。
-
齐梁皇室的佛教信仰与撰述李猛 著兰陵萧氏作为齐梁皇室,在南朝的政治史、佛教史以及文学史上都有独特的位置,历来都是南北朝文学、史学乃至哲学研究的热点话题。《齐梁皇室的佛教信仰与撰述》一书不拘于学科限制,以晋唐佛教文献以及传世史部、集部文献为基础,以齐梁皇室的佛教活动与相关撰述为主要线索,融合文史,深入讨论了齐梁时期的佛教、佛教影响下的士人思想变迁与诗文创作,以及内外典籍编撰等诸多领域的问题。 本书是对目前中古史研究领域细致分析史料、诗文等文本的进一步延展和开拓,动态地解读了佛教文献的文本变化,深度分析了其年代、层次、史源,并发掘佛教文献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对现有南朝文学史、佛教史、政治史乃至中古士族等领域的研究模式有所突破。
-
中华创世神 祖灵在天叶舒宪 著早在没有文明和国家的史前时代,偶像崇拜与造神行为就已经普遍开启。中国文明中的鬼神信仰及祭祀形式,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即偶像崇拜与非偶像崇拜总体均衡的现象。 本书通过能够充分体现宗教礼仪行为的史前玉礼器的大量出土情况,系统归纳出偶像崇拜与非偶像崇拜在玉礼器生产和使用方面的情形,找出玉人像所代表的偶像崇拜与玉柄形器所代表的非偶像崇拜的文化分布和文化传承情况,从中窥见中国宗教文化的史前之根与发展线索,并尝试解说中国文化中的祖先崇拜与玉石崇拜二者是怎样相融为一的。
-
梵汉对勘心经·金刚经黄宝生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梵汉佛经对勘丛书》之一,收录了《心经》和《金刚经》,由梵学专家黄宝生先生从梵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也是中国早期佛经翻译的重点。其中《心经》和《金刚经》为著名。本书依据梵语原文将两书译为现代汉语,并且列出古代经典汉语译本,依据梵语原文的语意,照顾到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重新标点古代译本。本书依据多个梵文本和汉译本,校勘梵文,依据梵文本,对于古代译本的疑难和特点做出精要的注解。
-
西美尔的宗教理论研究邵铁峰 著本书是对西美尔的宗教理论的研究。第一部分围绕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展开,重点介绍了其形式社会学及相对主义方法论,并从信仰与统一化功能这两个方面比较了西美尔对货币与宗教的形式相似性的讨论。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了西美尔的文化观念,并将他所理解的现代文化区分为两个层次,即文化的危机与文化的冲突。在从文化的危机到文化的冲突的转变过程中,西美尔的论述重心亦相应地从客观宗教转向了一种私人宗教。第三部分集中阐述了个体宗教,考察了西美尔对主体、死亡、人格性、回忆等问题的思考,指出其宗教哲学最终成为一种“宗教无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