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詹石窗 总主编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批准号:14ZDB118)的终成果。本书选取1901年以来的道家与道教类研究著作近2000部,一一撰写提要,是迄今为止部关于百年来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的提要总集。本书为每部著作所撰写的提要既有出版时间、版次等具体信息的准确著录,也有对作者个人生平的扼要介绍,更着力对图书创作背景、内容要点、学术价值等方面进行客观的分析评述,以期全面展示我国百年来道家与道教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脉络。 道家与道教不仅在历史上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流传海外,受到海内外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20世纪初以来,各种研究著作相继问世,积累了大批成果。根据初步调查,仅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著作就有4000种以上。这些著作从文献学、历史学、文艺学、哲学、医道养生学、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建筑学等不同角度对道家与道教的思想文化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与解读,体现了我国学者一百多年来不断探索的学术历程。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要想全面了解百余年来道家与道教研究成果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即便是专业学者,也很难对这方面的成果进行整体把握。故而,系统编纂“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的工作应运而生。本书将百余年来道家与道教研究的汉文著作纳入遴选范围内,其地理空间区域(即出版地)包括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与澳门地区,而海外出版的此类著作则暂不作为遴选对象。本书从史料价值、学术规范、理论创新三个层面,精选提要对象,从而形成本书总体框架,其中包含以下五个模块:道家与道教历史研究道家与道教的学派、教派史是百余年来学者们颇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就现有成果看,学者们研究的主要方面有:道家通史、专史与断代史、道教文化史、区域道教史、道家道教流派与信俗、道教洞天福地与宫观文化、道家与道教人物生平思想、道教神仙研究。道家与道教文献整理研究百余年来,学者们尤其重视经典文献的整理、研究。由于历史原因,学者们对道门经典文献的整理、研究并非平均使用力量,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侧重点的。从现有情况看,学者们对《道德经》与《庄子》的研究所下的功夫,成果也多;而其他道家经典的整理、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此外,也有相当数量的制度道教经典研究成果。鉴于此等情况,本模块形成六个小分支:《老子》注译与研究、《庄子》注译与研究、道家其他经典注译与研究、道家道教文献综合考察与专题探讨、道教典籍的个案整理与研究、道教考古资料发掘整理与研究。3.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由于时代发生变化,在西学影响下,百余年来的学者们研究道家与道教思想往往具有学科划分,或者研究其哲学思想,或者研究其教育思想,或者研究其经济思想,或者研究其美学思想,或者研究其医学养生思想等。为了便于组织,本模块将此类成果概括为两大分支:道家思想研究、道教思想研究。4.道家与道教的特别专题研究道家与道教文化可谓包罗万象,其所涉及领域相当之广,其中有三个方面特色,这就是医学养生、文艺审美和道教科仪、音乐、法术。长期以来,学者们在这三个方面努力耕耘,且行之有效。为了反映这部分成果,本模块以“特别专题”来囊括这批成果。之所以称作“特别专题”,是因为这三个方面比较能够体现道家与道教的文化特色,成为其显性标志。5.道家与道教的综合扩展研究由于个人学识、兴趣、教育背景的关系,百余年来学者们研究道家与道教的着眼点是不同的。根据这种情况,本模块采用“综合扩展”名称来指称这部分成果。其分支有:道家与道教概论,道家道教与儒、释关系,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道家道教与世界文化,道家与道教综合性论文集,道教研究工具书。以上五个方面构成了百余年来道家与道教研究的整体。这五大方面的划分与排列所遵循的,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这是百余年来道家与道教研究的成果自身所显示出来的状态,具有客观性,既是历史,也是逻辑。在研究思路与方法上,本书要项目工作团队一本一本地仔细阅读,一本一本地理解,一本一本地概括“被提要”书目的要点,以此真正把握其精神内涵。与此同时,本书的研究还提倡:将传统考据法、历史追溯法、比较分析法与逻辑梳理法等研究诠释的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力图使提要的思路、措辞、结构达到相对完美的境地。本书从项目申请到完稿,历时近8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项目工作团队与出版社编辑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轮推敲打磨,终形成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书。其总的特点与价值,概括地说,即力图较为客观、系统地介绍我国百余年来道家与道教的研究成果,以反映我国百余年来道家与道教研究的基本样貌,为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奠定基础。本简介由本书总主编助理胡瀚霆老师供稿
-
西洋传教士汉语方言学著作书目考述游汝杰 著本书为《西洋传教士汉语方言学著作书目考述》一书的增订本,在原书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篇”,现全书由“考述篇”和“研究篇”两大部分组成。考述篇主要分为“西洋传教士的方言记录和研究”“《圣经》方言译本书目考录”“方言圣经分地解说”“传教士汉语方言学著作考录”“传教士方言通俗读物书目辑录”“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圣经译本书目辑录”六大部分;研究篇主要收录作者关于西洋传教士的汉语方言著作的研究论文。由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故本书价值较大,可供后来的研究者查阅和参考。
-
放下的幸福圣严法师幸福,是每个人都想要的。我们总是喜欢说“追求”或“争取”幸福,仿佛幸福是一面高挂在墙上的奖牌,必须经过一番竞争与奋斗才能获得。这中普遍的意象使许多人认为,幸福是来自于自己身心之外的某样东西。然而,您是否有过这种经验:当自己得意地看着手中辛苦挣来的战利品时,却隐约察觉到有一种失落感,因为我们所期待的“幸福”并未随之而来。圣严法师再篇首先探讨的正是烦恼的来源—情绪。他指出三种“情”—情操、情感与情绪的不同,并强调:任何情绪都是情感无法满足所造成的冲击与困扰,都是烦恼。书中的第二篇至第六篇,则分别深入探讨对我们造成*伤害的五种烦恼—贪、嗔、痴、慢、疑,也就是佛陀所说的“五毒”,并提供不同层次的管理与解决之道。
-
法句经疏马德,吕义,张远《法句经》,经名意为由“法句”连缀而成的经典。敦煌《法句经》疏本,存有五件,仅伯二三二五号《法句经疏》首尾俱全,卷轴装,二十二纸,共五百九十二行,主体部分爲中文草书。本书以伯二三二五写本为底本进行释录点校,对所引伪《法句经》经文与原经进行对照,并对《大正藏》录文进行校正。录文以原卷校正后的文字为准,并对原卷仍存的错讹衍脱等情况加以校勘;综述部分则介绍了《法句经》及伯二三二五的内容与结构、思想史意义、写卷的书法特征等。
-
印度佛教史[日]马田行啟 著,宋立道 译本书作者马田行啟是日莲宗僧侣,曾在早稻田大学讲授印度佛教史课程。他参与创办了立正大学并任该大学教授,于近现代日本佛教与佛学都有贡献。本书提纲縶领地呈现了印度佛教发展史。内容涵盖原始的、部派的佛教,以及大小乘成熟形态的佛教。其以缘起论和实相论来总结中观派哲学和瑜伽行派的哲学特点,不但妥贴,且富于启发性。作者认为印度佛教衰落的原因在于其理论繁琐化和形式过分世俗化。此见解亦颇精辟。
-
普化凡庶赵益 著此书围绕“近世中国社会一般宗教生活”与“通俗文学”两个核心,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通俗文学的作者群体,通俗文学的出版传播与宗教生活的互动,商品经济兴起背景下通俗文学对世俗伦理的影响,通俗文学对僧道的描写,通俗文学对诸神的塑造等等,提出许多启人深思的观点,如认为宗教与通俗小说的“普化”是推动中国近世社会/文化共同体形成的根本力量。
-
临济录杨曾文 编校唐代禅僧的言行录,书中以简明直接的方式,阐述了佛法的奥秘,堪称佛教中的语录之冠。《临济录》是中国禅宗重要的文献之一,是记载禅宗临济义玄简历和禅话的集录,本书中禅宗语录包含有大量禅师间以及禅师与门人弟子间的对话,而这种对话很多都是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临济义玄作为佛教禅宗主体两大法系之一南岳法系的子系临济宗的创始人,其语录意境玄妙,寓意深刻,尤其是禅宗语录问答系统讲究"机锋"与"顿悟",许多疑问句答句往往"答非所问",以"顿悟","说即不中","应机勘辩"为阐述哲理的主要方式,因而这种问答系统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言简意赅,笔调生动。古往今来,《临济录》都是作为临济宗禅僧的精神支柱而传承发展着,本书是研究《临济录》的专著,也是认识、了解临济宗的必要读物。
-
腓利门书注释黄浩仪 著腓利门书是使徒保罗十三封书信中*短、*私人化的一封信,是写给他的一位私人朋友腓利门的信件。内容是腓利门家中一个奴隶阿尼西姆从主人家里逃离,来到保罗那里。保罗给这位主人写信,让他以真诚的爱心重新接纳这位奴隶,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本书通过上海市民宗委审批,批文号:沪民宗函(2016)45号。
-
梵汉对勘心经·金刚经黄宝生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梵汉佛经对勘丛书》之一,收录了《心经》和《金刚经》,由梵学专家黄宝生先生从梵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也是中国早期佛经翻译的重点。其中《心经》和《金刚经》为著名。本书依据梵语原文将两书译为现代汉语,并且列出古代经典汉语译本,依据梵语原文的语意,照顾到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重新标点古代译本。本书依据多个梵文本和汉译本,校勘梵文,依据梵文本,对于古代译本的疑难和特点做出精要的注解。
-
神圣与世俗之间刘勤本书首次对中国俗神信仰中的厕神信仰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通过跨学科研究的宏阔视野,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厕神的形态、缘起、定格、演变、流布与遗存等问题,且将中国厕神置于东亚文化视域中进行比较研究。另一方面对一些相关必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细致考索,如《大雅·生民》中的“血祭沃土”痕迹、“子姑”与“紫姑”的关系、苏轼紫姑书写的矛盾性、“雪隐”“东司”的语源问题及佛教厕神、怒一底大与紫姑的比较等,不胜枚举,颇多创见,皆有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