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明高僧传索引暂缺作者本书分为僧名、人名、地名、司名、书名等6篇。
-
佛学研究十八篇梁启超著据中华书局1936年版影印。
-
佛教与美学王志敏,方珊著暂缺简介...
-
宋高僧传索引(释)赞宁撰本书是赞宁撰宋高僧传30卷中的僧名、人名、寺名索引,使用的底本为大正大藏经第50卷所收的明版宋高僧传,上册包括僧名、人名、寺名、书名,下册包括官名、地名、件名。
-
古兰经(美)闪目氏·仝道章译注暂缺简介...
-
道教与美学高楠著本书分为4章:真幻结合的此岸诱惑、道教-审美型的宗教、道教思维与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和中国古代文化结构与道教审美型。
-
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傅伟勋著片断:关涉独创性哲学思想家的自我理论展开课题。我通过他的指点,暂时获取以下个人心得:(1)哲学史与哲学创造需要分开,而哲学史的方法论与哲学创造的方法论亦有本质性的殊异。中国传统的开创性思想家就因为过分执守道统,常不(愿)分清哲学史家和哲学家的功能,而以注解式的方法试予打开自己理路,故在思想展示与语言表现囿于陈袭的框架,处处感到限制。在这一点,我们实有必要学习西方开创性思想家的“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这种独立自主的哲学探求精神。(2)哲学思想的创造与新方法论的建立乃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这一点在西方哲学特别明显,第一流的独创性哲学家如亚理斯多德、笛卡儿、康德、黑格尔、海德格、维根斯坦、罗素等等,皆是如此。在中国哲学亦理应如此,只因我们过去缺少高层次的方法论反省,故常忽略哲学创造与方法论建立的不可分离性。(3)哲学思想的创造必定涉及理论奠基的立证,理路清楚而前后一致的思维程序、新颖明晰的语言表现、哲学思想的系统化等等课题。纳斯对于哲学思想的奠基与体系化所提示的一套纯西方式方法论虽不太适用于中国哲学的未来重建与开创,他所讨论的上述课题对我们的哲学传统至少构成一种建设性的挑激,耐人深思。纳斯也很喜欢淑儿。学期结束后他请我们在附近中国餐馆吃饭,半认真地说:“如果我再年轻二十岁,我就要跟你们二位闹三角恋爱了。”我那时刚要离开加大,以东西文化中心的丰富旅费游历美国各州,包括西雅图的世界博览会。我问他是否也去参观,他回答说:“文明对我大可不必了,我要拥抱的是伟大的自然。”我们就如此告别了。数年之后他来函告诉我们,已在开始学梵文,探求东方之道。一九六九年他也参加过在夏大举行的第五届东西哲学家会议。克服了个性限制我从旅行归来,在柏克莱与淑儿订婚而匆匆告别,飞返檀岛,在初次旅美的最后半年写完硕士论文《休姆因果论基本概念解析》。那时夏大哲学系因有东西文化中心的强力支持开始扩大,新设博士班,我就变成第一个候选人,但因两年期限的签证无法更改,我只有退一步再拿一个硕士学位回家了。我选休姆因果论为研究题材,一方面固然是为深化我对整个(以知识论为主的)近代西方哲学的了解,另一方面则是特别为了彻底克服我那过分感性、喜好文学胜过哲学的个性限制,俾能通过这一关哲学生命的试炼加强并提升我理性的一面。这一次克服自我限制的哲学磨炼,对我日后的哲学思考以及哲学教育工作帮助极大,至今庆幸不已。本书前言编序本书作者傅伟勋现任美国费城(州立)天普大学(TempleUniversity)宗教系佛学与远东思想教授,十六年来主持该系研究所东方哲学与宗教部门的博士班。一九三三年十月,他生在我国的台湾省新竹市,曾先后在台湾大学、夏威夷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等校的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专攻近现代西方哲学,而在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ofIllinois)以英国分析伦理学与存在主义伦理学的比较研究获得博士学位。他在一九七一年应聘转到天普大学主持博士班研究之前,曾在台湾大学、伊利诺大学及俄亥俄大学的哲学系执教西方哲学、佛教哲学与中日思想。据纽约《(中国)时报周刊》(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六日)的人物报道,傅教授“是当代中国哲学家中,研究领域最广、语言工具最为齐备、训练最为完整的学者之一。……他兼通中、英、日、德四种语言,并均可用于学术讨论及写作。他在二十年前出版了中文《西洋哲学史》(台北,现已八版),二十年后的今天,这本书仍是台湾在这一领域里重要的教科书之一。最近傅伟勋又出版了两册中文《哲学与宗教》论文集,第一集定名为《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第二集为《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两册凡八百页逾五十万言。另外傅氏还与韦政通教授合力主编中文《世界哲学家丛书》,预计百册以上。在英文著述方面,傅伟勋以马列主义、中国哲学与佛学名世。他所主编的《战后世界宗教运动及其争端》二大册,由美国国会资料供应中心之一的绿木出版社(Greenw00dPress)印行。另外,瑞士的国际出版公司‘彼得朗’(PeterLang)最近也延请傅氏出任《亚洲思想文化(AsianThoughtandCulture)丛书》主编,这项丛书主旨是在奖掖青年学者出版学术专著,其规模之宏大,为国际出版界近年所少见。傅教授表示,如果华裔青年学者有博士论文或专著待出版,只要题目与内容合于所求,他将尽力协助,使新生代及早发表研究成果。”傅氏近又应有关出版公司延约主编《亚洲哲学宗教思想丛书》,首批十三卷,重点在阐述中国、印度和日本之传统思想。每册篇幅在打字稿600一800页之间。本书便是上述《哲学与宗教》第一集的全部与第二集第一部(中国思想文化继承课题中精选数篇所辑成的,内容正如书名所示,包括英国经验论、存在主义亦译实存主义)、儒家思想(尤其心性论)乃至道家哲学与禅佛教的新探等等。首篇《哲学探求的荆棘之路》可以看成作者的哲学自传,简述自己钻研中西哲学的主体性历程。他在开场白说:“我的甘苦经验对于立志以哲学探求为己任的年轻一代或有切磋琢磨、抛砖引玉的教育意义。”傅教授还出版过英文《中国哲学指导》(美国G.K.Hall出版公司)等书,且在年内将继续出版《哲学与宗教》第三集与第四集,书名分别题为《文化中国与中国文化》与《从大乘佛学到创造的诠释学》,仍由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印行。另外他已开始为此公司筹划五十巨册以上的一套《世界思想文化史丛书》,并担任主编。同时,他也兼任三种英文学术性期刊的编辑(皆系美国发行),以及台北两大中文杂志《文星》与《当代》的编辑顾问,在期刊杂志方面有他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去年四月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邀请傅教授访问讲学,他在该所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与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哲学研究所,分别就大乘佛学、中国思想文化继承课题、哲学方法论、中西哲学的交流会通等题演讲多次,甚获嘉评。一九八七年年初,他在纽约的中文季刊《知识分子》(冬季号)发表了长篇《中国大陆讲学三周后记》,报道他首次访问中国并作学术演讲的大致经过。这一年来傅教授正式提议并促进海峡两岸之间非政治性的学术文化交流,首先倡导“文化中国与中国文化”的时代意义。一九八七年元月卜二日,他在台北耕莘文教院大讲堂作了一次“文化中国与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的公开演讲,演讲稿在《文星》杂志三月号正式刊载,据说引起台湾知识分子的热烈反应。台北的《新新闻周刊》创刊号(三月号)就载有该刊编辑部的一篇《大陆“登陆”台湾?》,文中特别提到,“最近这一两年,大陆和台湾的实质关系愈来愈增,而且渐渐由地下转到地上。上个月(即元月),目前在美国大学执教的傅伟勋教授正式提出了‘文化学术交流’的主张。……著名的画家兼艺评家何怀硕有一句话颇能感动人心:‘政治是短暂的,文化才是长久的。台湾的人有权利决定自己看什么书、看什么画,人们的这种文化人权不容被政治污染。’他引申傅伟勋教授的见解,认为台湾有必要找学者专家来研究海峡两岸学术文化的问题。”为了促进关于“文化中国”的共识共认,傅教授又参与《文星》杂志的“五四专辑”筹划,为此向中国大陆学者代为邀稿,有十多位撰稿响应。《文星》今年五月号正式发表了《走向未来》丛书主编金观涛的新作《科学:文化研究中被忽略的主题》,算是一项有关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历史性突破。“五四专辑”的最后一篇是傅教授的自作《中国文化往何处去?——一个宏观的哲学反思与建议》。他在前言中写道:“去年(一九八六)十二月间,我自美飞抵台北,与《文星》杂志发行人萧孟能先生见面时,他谈起为纪念‘五四’,拟做一个有关海峡两岸的文化专辑,我立即表示强力支持。后来我想出以‘文化中国与中国文化’(CulturalChinaandChineseCulture)为此专辑的主题,萧先生拍案叫绝,盖此主题摄有字语倒转的一对重要名词,能兼涵当前海峡两岸之间非政治性或超政治性的文化线索,以及中国历史文化的赓续发展双层意义。‘文化中国’指谓贯通海峡两岸的横面线索,警告我们文化断层可能造成‘永别’危机;‘中国文化’则指绵延流长的文化纵层,提醒我们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容任意割断。纵横双层合起来说,乃意味着:‘中国目前虽仍处于“一分为二”的政治局面,但是海峡两岸的知识分子都应具有“文化中国”的共识共认,为了祖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继往开来承担一份责任’。”最后一句是从傅教授为他主编的世界哲学家丛书》所自撰的总序结语引用出来的。《文星》五月号除了“文化中国与中国文化”的专辑之外,又设特辑“不死的理想主义者”,首次在台湾分期连载刘青峰(笔名靳凡)一九八○年曾在北京《十月》文学杂志发表过的中篇小说《公开的情书》,并附有两篇评论文章,其中一篇便是傅教授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一一靳凡〈公开的情书〉解说》,又有刘青峰应傅教授之请,专为《文星》撰写的《致台湾的读者们》,也算是海峡两岸纯文艺交流的一项突破。《文星》六月号连载《公开的情书》之外,.继续刊登了十多位中国大陆学者特约新稿之中的两篇,即三联书店特约编审金春峰的《五四文化讨论的回顾与展望》,以及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俊民的《中西文化冲突的历史反思——谈中国学者的现代思考》,似已引起台湾知识分子的兴趣和注目。我们特别指出此一事实,藉以表示我们对于海外华裔学者傅教授依据“文化中国”的着想,倡导海峡两岸之间学术文化交流所费心思的极大敬意。一九八七年五月初,傅教授又应邀再度访问北京,而在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文化书院、北大、人大、南大、杭大、武大、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学术单位进行演讲或座谈十余次,其中有关“文化中国与中国文化”的演讲特别引起国内教授学者与大学生们的关注,听众的反应异常热烈,也对台湾的知识分子有关“文化中国”与“文化断层”的反思增加了有益的了解。我们现在重印傅教授在台北出版的新著,也可以说是为了促进海峡两岸之间学术文化交流所作的一个响应。一九八七年八月
-
宋初天台佛学窥豹王志远著暂缺简介...
-
原始崇拜纲要龚维英著暂缺简介...
-
揭开风水之谜王炜,陈丽芳编著本书从“风水”的由来,到风水先生的种种花招,从风水术在建房、建屋、筑坟修奠中的运用,到革命先辈在人生终点站的楷模等方面都予以介绍,揭露了风水先生的骗人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