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马丁·路德神学文选[德]马丁·路德 著本书是介绍路德神学思想的单卷读本,集中遴选、译介了路德非常具有影响力、著名和重要的神学著作,比较精当地反映了路德的基本神学思想。读者通过这些文字可以直接了解路德其人,了解他备受争议的宗教改革见解。重要的是,路德的神学思想对探讨耶稣基督在每个时代的意义仍然予人以重要的启迪。
-
辽宁阜新藏传摩崖造像调查报告郑堆 海春生 主编2020年国家文物局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石窑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其中辽宁省共发现13处藏传佛教摩崖造像,均位于阜新地区。除彰武县千佛山摩崖造像外,其余都在医巫闾山东北麓的海棠山及周边地区,是国内除西藏及四省涉藏州县外,分布最为集中、造像种类最为齐全的藏传佛教摩崖造像群,该地如此众多的藏传佛教摩崖造像令人惊奇。为了更好地保护藏传佛教摩崖造像群,我们对阜新地区现存摩崖造像群进行了实地调查,旨在记录和采集相关数据,同时向人们展示阜新地区历史上藏传佛教传播的情况,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于藏传佛教摩崖造像保护利用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做出积极贡献。调查工作分为实地踏查和资料整理两个环节,通过文字记录、影像图版拍摄、线图绘制等记录方式和手段,采集摩崖造像保护状况的相关信息。为充分展示阜新地区藏传佛教摩崖造像的特色,本书设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着重对海棠山摩崖造像群和千佛山摩崖造像群的种类、造型、雕刻技法、镌刻年代、艺术特色以及地域特色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同时展示藏传佛教在阜新地区传承、发展、繁荣的历史脉络。第二部分为造像图像及其描述,对目前已知摩崖造像共145种(组像中的造像以单独个体归类计算)、262龛(千佛山上还有78处无龛造像)、398尊(镌刻在石板上的不计入),进行了数据记录和文字描述。同时对海棠山中50余处用藏、蒙古、满、汉4种文字镌刻的题记也进行相关记录,这些题记内容分为记事、真言、颂词及对联。题记最多的一处是13句,最少的仅为一个字,这在全国也是少见的。研究表明,藏传佛教早在元朝时期就传入辽宁阜新地区,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藏传佛教在蒙古、藏、裕固等民族中的社会影响,礼遇藏传佛教,尤其推崇格鲁派。清朝统治者对藏传佛教的崇重促进了藏传佛教的广泛传播与发展,使得摩崖造像这种独具特色的宗教艺术在阜新地区留下了珍贵的遗迹。这些珍贵的藏传佛教摩崖造像不仅是清代阜新地区藏传佛教繁荣发展的标志,更体现了藏传佛教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与多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特点,对于研究藏传佛教东传扩散及在阜新地区的繁荣发展具有文物保护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但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经过岁月的打磨、风雨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有些摩崖造像已经损毁,有些摩崖造像已经面目全非。面对这些历经风雨的摩崖造像,我们在呼吁相关部门采取保护措施的同时,心中最直接的想法就是把现有的摩崖造像用现代的数字手段留存下来,留给后人一份珍贵的影像资料,不但为阜新地区的摩崖造像资料记录档案,也为阜新地区的摩崖造像研究奠定基础,更为阜新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珍贵且实用的资料。
-
神话研究集刊向宝云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流传有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为大力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神话学的研究和发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编辑出版了《神话研究集刊》(每年两集)。本书为第八集,所出集刊分为“认知神话学专栏”、“神话思维与认知神话学分论坛”、“中国古代神话研究”等栏目,刊发神话研究论文。
-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二0二二年第二辑汪桂平《中国本土宗教研究》为集刊,包括理论前沿、经典解读、历史钩沉、田野调查、区域聚焦五个栏目,对中国本土宗教发展 的教派传承、道经问题、道教科仪、民间宗教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本辑为第6辑。
-
分别论韩廷杰暂缺简介...
-
帝师八思巴传陈庆英暂缺简介...
-
《郭隆寺志》译注及郭隆区域文化研究才华多旦暂缺简介...
-
方壶外史(明)陆西星《方壶外史》八卷,收书十五种。内容分为两类:一注释,有《无上玉皇心印妙经测疏》《黄帝阴符经测疏》《老子道德经玄览》《周易参同契测疏》《周易参同契口义》《悟真篇小序》《崔公入药镜测疏》《纯阳吕公百字碑测疏》《紫阳真人金丹四百字测疏》《龙眉子金丹印证诗测疏》《邱真人青天歌测疏》;二自著,有《玄肤论》《金丹就正篇》《金丹大旨图》《七破论》。本《方壶外史》以明万历年间“未孩堂”刻本为底本整理,郑观应刊本、萧天石《道藏精华》影印本、《藏外道书》第五册影印本为校本。《三藏真诠》,分《法藏》《华藏》《论藏》三部,现仅存《法藏》,分为上下卷。《三藏真诠》是研究陆西星不可缺少的文献,是对《方壶外史》的有效补充。现以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藏陆西星抄本《三藏真诠》为底本整理,陈撄宁手抄本《法藏总抄》。
-
西游丹旨徐丹明中华道文化的精髓是丹道文化,虽然自古有无数道书丹经,但都隐喻难知。《西游记》是以文学艺术的形式阐述丹道养生文化,又是另一种隐喻。两者皆难知之。而现代人的认知方式、结构、内容、表达都与古人不同,因此解读《西游记》的丹道含义就要求解读者不仅要对中华传统丹道养生文化有深厚的积淀,同时还要对《西游记》文本所隐含的丹道意象做出准确的解读,并与传统丹道文化做出关联性解读。《西游丹旨》是以现代人的文化视角,运用现当代人能够理解的理论架构,语言表达方式来阐释《西游记》所蕴含的传统丹道养生文化。便于当代读者理解和认同。是依据传统丹道养生文化,运用现代文化的理念和语言对《西游记》的解构与重构。《西游丹旨》重点阐述《西游记》与丹道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即《西游记》的演义过程与丹道修持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也将《西游记》的情节、场景、人物、语言与丹道修持的原理、原则、策略、方法、手段、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一一对应的注解,使读者能够清晰,准确、轻松、有趣的理解《西游记》所蕴含的丹道养生文化。认识到《西游记》所承载的丹道养生文化价值。彰显《西游记》作者一片慈悯之心,读者也必将受益。
-
章太炎讲佛学孟琢 杨文渊 编本书是“章太炎讲述系列”之一种,旨在研究、发掘、整理章太炎的学术思想,编纂出版章太炎研究的普及性成果。章太炎不仅是公认的学术大家,而且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佛学是章太炎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章太对佛学有精深研究,不仅深化了佛学在近代的发展,更将佛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结合,创造出中国传统哲学在近代发展的一个高峰。同时,章太炎又以佛学为武器,提出用佛学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进一步推动了革命思想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