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山西方山县武当山道教文化与民间信仰研究白礼昌,白左莲本书探讨山西方山县道教文化,就中国道教的起源、中国道教的发源圣地和中国道学的建立及整个道教发展史上的初期形成发展做些考察研究,以供当代学者和后世博雅君子有所采撷。本书的核心内容即“方山县武当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圣地之一”推向全国全世界。
-
现代数学哲学教程 从哥德尔到赫尔曼薄谋本书从哥德尔的数学实在论开始,经过奎因、普特南、帕森斯和麦蒂的发展,但遭到古德曼、奎因、贝纳塞拉夫、普特南、千原等人的抵制,这一段是数学实在论与数学唯名论对抗的历史。奎因和普特南既是数学实在论的代表也是数学唯名论的代表。在数学唯名论的基础上,菲尔德和赫尔曼各自发展出了数学虚构主义和数学结构主义的思想。
-
西学东渐语境下西方科学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易显飞,章雁超19世纪40年代,广义的西方科学哲学,包括进化主义、分析哲学、实验主义哲学、逻辑学等,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在中国传播,并成为西学东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科学哲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对当时中国的科学哲学发展、思想革命、社会进步等均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起到了“开民智、树新风”,以及促成近代中国科学观与科学精神成形的作用;同时也使得中国科学哲学大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泛到精、“中西结合”的过程。《西学东渐语境下西方科学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1840~1949年)》从西方科学哲学在近代中国(1840—1949年)传播的时代背景及传播动力出发,详细阐述了西方科学哲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具体内容,并分析了其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广泛影响。
-
无穷尽的对象(德)赫尔曼·施密茨作者于1964-1980年间出版了5卷10册近五千页之巨的《哲学体系》,建构了独特的新现象学理论体系。《哲学体系》建构了独特的新现象学理论体系,依据施密茨自己创设的新现象学的独特视角,几乎涉及了传统和现代哲学讨论的全部重要问题和方面,具有令人惊叹的资料的包罗性和对哲学史的广博知识,是一本从根本上具有**性的著作。本书是《哲学体系》的缩写。
-
需要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李宝刚,陈跃飞《“需要”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异己性的反思》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现实人的需要这一理论视角,力求探究需要与人的解放与自我实现的关系,并通过借助于需要的异己性的反思这一独特视角来实现这一问题的研究。首先,通过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人的需要的具体样态与异化的主要样态的概括总结,发现需要与现实的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关联。其次,结合现实人的需要在各个时期的异己性的反思,探究现时代人的需要的不合理以及异化的新样态。最后,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需要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努力探究需要不合理以及异化新样态的克服路径,实现人的解放与自我实现,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性运转提供理论依据。
-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第三辑汪桂平 著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主办,汪桂平主编,已于2018年1月在我社出版了第一辑,每辑大约20篇论文,本辑为第三辑。作者来自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师生、研究者,本期由“理论前沿”、“经典解读”、“历史钩沉”、“田野调查”、“区域聚焦:河南道教”五个栏目组成,本辑共收录23篇文章,书稿将对中国本土宗教发展史上的教派传承、道经问题、道教科仪、民间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探讨与研究。
-
詹姆逊形式理论研究王瑞瑞 著本书“形式”是西方哲学史与美学史上一个重要范畴。对“形式”理论进行历时性考察以呈现其复杂性与多元性,比固守概念的某一神话式起源更为重要。本书以詹姆逊的形式理论为研究对象。除绪论和结语,正文共包括五章内容,先从梳理西方形式概念的发展态势入手,然后对詹姆逊的“形式”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詹姆逊不同时期“形式”概念的运用和形式理论的发展形态进行介绍和阐释,这涉及如下层面:早期与形式学派的对话;辩证思维下形式批评的建立;对文类理论的探讨;文化转向后在全球化语境中对形式的持续关注。本书通过考察詹姆逊不同时期有关“形式”的理论实践,力图为认知詹姆逊总体学术思想提供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
重刊三乘集要[清] 任永真 著《三乘集要》三卷,清同治年间汉中留侯祠方丈任永真撰,初编写于西安八仙庵客堂,完稿于留侯祠,同治十一年刻印。上卷为丛林礼仪,中卷为节庆等活动流程和养生文献,下卷为邱祖训文等道经并任永真的传记等。是研究清代全真教的重要史料,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三乘集要》刊刻以来,在清代广为流传,是清代全真丛林的推荐阅读经典,民国时楼观台曾有重印。目前藏本罕见,几成孤本,有较高的文献研究价值。目前同治刻本仅存上卷,民国铅印本存完整三卷,但存在校对不精的问题。本次整理以现存同治本和民国本为底本进行合校,并作相应批注。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国] 马克斯.韦伯 著,林南 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韦伯代表性著作,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公认为经典名著。在本书中,韦伯阐明了他的重要观点:新教信仰塑造了人们的伦理规范,沉淀为欧洲社会特有的文化特质和生活方式,成为理性资本主义精神,推动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一命题在学界引发了激烈争论,韦伯针对这些批评进行的回应和阐释,也一并收录在本书中。
-
佛性论龚雋 著《佛性论》以“佛性”为主体而广泛论议,几乎同时囊括了印度所传大乘佛教各宗精义,并加以附有新义的组织与阐释,自成系统。虽为不少学者视为如来藏系之论典,但也结合了般若中观与唯识学的义理来组织学说,因而此论具有广泛的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