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潜书(清)唐甄 著,吴澤民 编校《潜书》这次再版,增加了一些内容。唐甄的著作,除潜书外,还有春秋述传、毛诗传笺合义和诗文集、日记等,没有见到,可能都巳散佚。西北大学李之勤同志从其它书裹搜集到了一部分唐甄的诗文,并附上唐甄父亲唐阶泰的十一首诗,交给我们。数量虽然不多,却也弥足珍贵。因不适宜单独成书,特录附潜书之后。其中有些错字,作者作了校改。另外,李之勤同志还搜集了一些有关唐甄及其先世的传记资料,和一些介绍与评价唐甄著作的文章,如序跋、提要等。其中一部分是过去研究者不常见到的。他又根据这些资料对唐甄生平事迹作了考证和研究,写成唐甄事迹丛考。这些资料和考证,对读者研究唐甄思想有帮助,现列为《潜书》的附录。谨在这裹向李之勤同志致谢。唐甄的女婿王闻远刻印潜书时,曾写了一篇西蜀唐亭亭先生行略附在后面。现在作者把它移入了附录的阴于唐甄及其先世的资料项内。
-
孟子文选(战国)孟子著;李炳英选注本书收录了孟子的代表作数篇,从中反映出儒学派主题思想,全书均配以详细的注释,使读者更容易读懂。
-
哲学的改造(美)杜威(John Dewey)著;许崇清译杜威从1903年后开始转向实用主义,在此后的整整半个世纪时期内,正是美国工业化运动蓬蓬勃勃进行的时期。杜威的《哲学的改造》一书,从科学方法论的历史、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真理与人生价值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寻找哲学改造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寻找他的哲学发展的生长点,并提出哲学改造的任务。他力图把他的哲学同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活与经济紧密联系起来,使哲学成为实用的哲学,这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追求实际利益的需要。他正是在实用主义的经验论立场上,试图把哲学改造为与自然科学及其方法论相一致的经验自然主义、工具主义,并把它应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把社会历史观变成为应付各种特定社会历史环境的行为方法。1919年,正当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爆发之时,杜威曾应胡适等人的邀请到我国讲学,他怀着极大的兴趣注视着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先后在北京、上海、山东、山西等地作过多次讲演,对实用主义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
时间与自由意志(法)柏格森,Bergson著;吴士栋译我们必得用文字表达自己,通常并用有关空间的字眼进行思想。这就是说,语言要求我们在我们的观念之间,如同在物质对象之间一样,树立种种同样明晰而准确的区别,产生同样的无连续性。这样把思想同化为物体,在实际生活中是有用处的,而且在大多数科学里又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可以提出来问:我们把不占空间的现象并排地列在空间,这是不是使得某些哲学问题有了各种无法解决的困难呢?又问:我们围绕一些拙笨象征进行争辩,是否把这些象征取消之后这场混战就可结束呢?把不占空间的东西非法地变为战空间的东西,把质量非法地变为数量,这使问题的核心里发生矛盾;既然这样,矛盾当然会在答案内重新出现。我所想研究的是自由意志这个问题,它是形而上学和心理学的共同问题。我企图证明的是:在主张决定论者和反对决定论者之间的一切讨论都表示他们曾事先把绵延跟广度,陆续出现跟同时发生,质量跟数量,混淆在一起。一旦把这种混淆去掉,则我们也许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自由意志所提出的反驳和所下的定义,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自由意志这个问题的自身,都会随着消失。使这一点得到证明,是本书第三章的目的;头两章讨论强度、绵延这些观念,是作为第三章的引论写出的。——摘自柏格森《作者序言》
-
颜氏学记(清)戴望 著;劉公纯 标点《颜氏学记(竖排繁体)》内容主要包括:出版者说明,序,卷一 习齐一,卷二 习齐二,卷三 习齐三,卷四 恕谷一,卷五 恕谷二,卷六 恕谷三,卷七 恕谷四,卷八 或庵,卷九 绵庄,卷十 颜李弟子录十个部分。 《颜氏学记(竖排繁体)》是中国思想史资料选刊之一,由戴望所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本书以清代学术丛书(上海中国书店据同治址年冶城山馆本影印)本做底本,加标点排印,并校正原本个别文字上的错误多处。
-
范畴篇 解释篇(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方书春译《范畴篇》和《解释篇》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著作《工具书》一书中较短的两篇。《范畴篇》叙述了逻辑学理论,制定了范畴学说;《解释篇》阐述了论证的一般原则,研讨了三段论法的问题。
-
人是机器(法)拉·梅特里(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著;顾寿观译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2000年先后分九辑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种。现继续编印第十辑。到2004年底出版至四百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末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
黄梨洲文集(清)黄宗羲 著,陈乃乾 编《黄梨洲文集(竖排繁体)》包括传状类,移史馆熊公雨殷(汝霖)行献,移史馆章格巷先生(正宸)行状,移史馆先妣姚太夫人事略,子剑子行状,林三教(兆恩)傅,周霎渊先生(述学)傅,张景岳(介实)傅,申自然(浦南)傅,黎眉郭公(正中)傅,钱忠介公(肃乐)傅,黄醒泉府君(尚质)傅,王羲士(台辅)傅等等。
-
形而上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叙述了亚里士多德自己的哲学体系,成为许多西方哲学家获取灵感的源泉之一。重点阐述了存在论 目的论的宇宙体系等。亚里士多德首先是围绕“存在”问题来展开自己的论述的,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存在分层和分类。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被称为“存在”有四种意义:偶然的属性;必然的本质,既范畴,如实体,以及性质 数量 关系 主动 被动 处所 时间等,这些都是任何一个事物身上的必然的存在;确实性;潜在性。有些东西虽然还不是现实的存在,但却是潜在的存在。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前两种存在的分别,特别是第二种存在内部的区分,其中主要是“实体”的存在和其他范畴的存在的区分。由这里就引出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核心的核心,既作为存在学说的核心的实体学说,因为在他看来,实体是一切的中心。
-
知性改进论(荷)斯宾诺莎(Benedictus de Spinoza)著;贺麟译《知性改进论》是斯宾诺莎最早的一部著作。书中探讨寻求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指出真理相实在的系统一贯性,并力图把十七世纪发展起来的新的力学和数学的精神推广应用到研究存在的认识的整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