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犯罪心理学【奥】汉斯·格罗斯《犯罪心理学》是现代犯罪学的奠基之作,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社会中的犯罪现象。作者引用大量的真实案例,深度探讨犯罪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的问题。本书可供犯罪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感兴趣的读者读者学习和研究。
-
睡个好觉(日)西野精治、朱悦玮 译《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2022年我国居民睡眠指数为67.8(百分制),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小时,近半数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16.79%的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7小,其中17-26岁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最差。报告指出,工作或学习压力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这本书主要是为了缓解现代人的失眠焦虑,通过从生活习惯,心理调整等方面来改善睡眠质量。本书共7章,第1章主要是让人了解自己是否有“睡眠负债”,第2章是教人们把握睡眠的“黄金90分钟”,第3章是教人们“舒适醒来”的方法,第4章是教人们“舒适地醒来”,第5章教人们“避免白天犯困”,第6章是讲了关于睡眠的一些科学知识,第7章主要讲了孩子和老人的睡眠问题。读了这本书,关于 “失眠、睡眠不足、睡醒后仍然感觉很疲惫”等困扰大家的问题都能找到解决办法。作者在消除大家对睡眠错误认知的同时,基于正确的医学依据,尽可能通俗易懂地展开解说。
-
系统性家庭医学心理治疗概论〔德〕苏珊娜·阿尔特迈耶,〔德〕阿斯坎·亨德里施克《系统性家庭医学心理治疗概论》为医疗、临床心理及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操作指南,介绍了系统性家庭医学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谈话技巧和干预措施,结合大量案例探讨了系统性家庭医学心理治疗中“合作”的意义。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治疗效果。本书旨在指导治疗师充分重视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和环境因素,结合谈话治疗等心理学方法,全面优化治疗方案,更加系统性地帮助患者面对疾病。
-
童话中的心理学壹心理 编著小时候,我们在童话中汲取美好的信念,尝试接受生活的不确定性;如今,在心理学的视角下重读童话,我们将打开集体无意识的大门,与自己的内在世界相遇。 本书选取了13个经典童话,除了将西方学者反复解读过的《睡美人》《小王子》等故事放在中文语境中进行新的诠释,还开创性地收入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如《宝莲灯》《哪吒》等。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引领下,我们将得以从更丰富的层面去理解、感悟一个个熟悉的故事。我们可以在那些与自身相似的境遇中直面内心隐秘脆弱的一面,收获审视自我、缓解焦虑、开阔视野的启发与方法。小美人鱼的悲剧结尾除了展现无望的爱情,是否也意味着她在“我想成为的人”与“集体想让我成为的人”的冲突中,选择撇开世俗对她的要求和偏见,成为自己。被诅咒的丑陋野兽渴望爱却不懂爱,总是以不合时宜的方式搞砸与贝儿的相处,是否也展露了其抗拒自己内心渴求,回避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创伤心理。田螺姑娘的特质近乎完美地符合了封建社会中理想女性的原型,但在神话中的美好愿景下是否也影射了那些被忽视、被束缚的女性? ……这些古老的故事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我们在现实中的困境、冲突、挣扎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张小远,肖蓉,刘欢欢,陈瑜暂缺简介...
-
小学审辩阅读教学指导实务李军小学审辩阅读教学指导实务(低年级)为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语文审辩阅读教学指导,书中包含小学审辩阅读教学理论解读和优秀课案设计。帮助语文教师在审辩阅读教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语文课堂实现对学生审辩阅读素养的培养。在每篇教学设计之后,有针对性的点评与教学指导,为进一步完善教学提供了方向。
-
留守儿童心理援助与技术杨铮传中国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社会普遍对其存在一定偏见和刻板化印象,这势必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本书把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阐明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方向标”,呈现了对留守儿童心理援助很有借鉴意义的特色方法,包括“三个一”送教到校、“互动式”心理辅导活动课、“陪伴式”个别心理辅导、“针对式”亲子教育辅导,以及心理健康科普、中小学教师自我心灵如何成长等内容,以期助力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普宣传以及中小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和全体教师的自我修为,助力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生活化开展,给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一点点启发,让千千万万留守儿童及所有的儿童在常态教育中共同受益。
-
焦虑的孩子[爱尔兰]夏洛特·威尔逊(Charlotte Wilson)如今,“焦虑”一词越来越被我们频繁地提及,已成为社会情绪词典中的关键词之一。焦虑是我们生而为人不可避免的部分,焦虑既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一些心理障碍的焦点。在竞争日益激烈、养育日益精细化的今日,儿童的焦虑问题也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心理学家、临床医生、发展科学家和神经科学家都在提出新的理解。目前对于儿童焦虑的理解存在不少争议,其中一个批评的声音认为,现今对儿童焦虑的理解是基于对成年人焦虑的理解而形成的。但其实,儿童焦虑与成年人焦虑可能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且我们对儿童的焦虑仍有许多尚未解决的疑惑。为了更准确、更好地理解儿童的焦虑,本书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焦虑的精准内涵是什么??儿童的焦虑和成人的焦虑有何不同??儿童通过哪些方式表达焦虑??如何测量儿童的焦虑??什么因素影响着儿童的焦虑??儿童的焦虑与家庭养育方式有怎样的关联??随着成长,儿童青少年的焦虑会如何发展??儿童的焦虑情绪和心理问题有怎样的关系?…………本书梳理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关于儿童青少年焦虑心理的诸多研究,并将一些关于儿童、青少年和成年时期焦虑的差异与相似性的关键观察进行整合,提出了对于儿童焦虑的全新的发展性理解。这些理解无疑将有助于我们真正看见孩子的焦虑,读懂孩子的焦虑,并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焦虑的问题。在童年时期,如果父母能够帮助孩子理解他们的世界,包括他们的情感世界,就有可能减少孩子因焦虑而出现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在青少年时期,如果父母能够鼓励孩子去包容自己的情绪和容忍不确定性,使孩子确信焦虑没有什么大不了,并不是世界末日,那么就能培养出不焦虑的孩子。
-
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研究银小兰 朱翠英 著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个群体,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和积极发展受到上至国家下至民众的普遍关注,也是广大农民安定幸福的基础。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是促进其良好适应社会、健康成长的积极心理能力和资源,与其自身内在环境及外部生态环境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不同层次的环境与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有何关系,又如何相互作用?哪些主要生态因子对留守儿童积极心理产生影响?又有哪些具体方法能促进留守儿童积极心理的发展和提升?本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广大教育者、管理者以及留守儿童家长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爱孩子,从懂他开始李百芹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以专业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家庭教育的道理,给广大妈妈提供基本的帮助,帮助妈妈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更好地爱自己的孩子。 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探讨了隔代养育、父母与子女的分离、尊重孩子自身成长的规律和节奏等几个养育孩子常见的问题,既有平时咨询的常见案例,也有心理学知识的专业解析,给迷茫中的家长指出一条正确的路,从而科学而理性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待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