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孔子家语 曾子注释王肃 注 张树业,王秀江 校点 阮元 撰 王菊英...本书包括两种:《 》《曾子注释》。虽题名孔子、曾子,内容都为后学搜集与两者思想学说相关材料汇纂成书。孔子为儒家学派开创者,曾子为孔子高弟,两书在思想内容也有承续之处,现汇为一编,可资研究者比较阅读,研究孔门思想之传承。《 》, 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原书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 》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过去因为疑古派非难,前人多认为此是王肃伪造。四库馆臣称其“流传既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现在随着近代简帛文献的出土,多可与《家语》做材料互证,《 》一书为先秦旧籍是无疑的。《 》的真实性与文献价值越来越为学界所重视。目前对于《 》的研究仍多局限于对于其“真伪性”的探索,但实际该书对于全面研究和准确把握早期儒学很有价值,所以此次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供思想、文字研究的精善之本。此次整理,以明黄周贤覆宋刊本为底本,校以清刘世珩影刻宋蜀大字本、《四库全书》本,三本的注文,多有不同,今详出异文,力图为恢复王肃注原貌做好基础工作。《曾子注释》,阮元撰。阮元有感于曾子所学较后儒为博,而其行较后儒为庸,然《曾子》旧本已亡,辑本又舛驳不足存,遂从卢辨注《大戴礼记》中摘出《曾子》十篇,博考群书,正其文字;“注”中则参考清人卢文弨、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汪中、丁杰诸家之说,择善而从,其不同者,即下己意,称名而别;其文字异同以及训义所本,则归之“释”中,以明从违之意。十篇分为四卷,另撰《叙录》一卷,以明《曾子》流传及此书撰作缘由。严杰称其“正诸家之得失,辨文字之异同,可谓 善册”。此次整理,以阮元嘉庆三年初刻道光重刊本为底本,以嘉庆初刻本为校本。
-
超越之美与创生之乐车凤成《思想方式》是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晚年关于其哲学思想的总结。本导读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部分是对贯穿怀特海哲学体系之“形而上学—宇宙学逻辑”“历史—经验逻辑”与“实践—伦理逻辑”各自内涵与彼此关系的梳理,第二部分则是对其哲学三个不同阶段,即“自然哲学”“机体哲学” “生命哲学”各自内涵及彼此关系的分析,第三部分则立足“生命释义学”角度分别对《思想方式》内涵“意义论”“关系过程”“文明化宇宙”及“生命化自然”等予以解释性说明。
-
多重面孔的克尔凯郭尔王齐克尔凯郭尔是19世纪丹麦作家、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后因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重新发现而被 学界广泛关注。克尔凯郭尔是非学院派哲学家,其包括假名和反讽在内的“间接沟通”的写作手法,要求读者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来阅读,如此方能把握其写作所欲传达的全部意蕴。本书收入作者从事克尔凯郭尔研究二十余年间所撰写的重要研究论文、学术短论、研究报告、书评等,希望从不同侧面揭示出克尔凯郭尔思想和写作的复调特征。
-
坐忘思想史论朱韬“坐忘”是庄子修养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后世好道者、庄学阐释者的重视。早在南北朝时期,道教徒已开始从方术的角度去理解“坐忘”,随着佛道论衡的不断深入,道教也认识到自身理论的不足,庄子“兼忘”的思维方式受到道教徒的重视,并由此发展出重玄思潮,“坐忘”也因其心性修养义的解读空间,成为了与重玄思潮相匹配的修养方法;到了唐代,道教徒思考的问题,从义理深化,转移到如何将新兴的重玄义理,与传统修养实践的肉身成仙说相协调,也就是“心”“形”如何沟通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探索, 终“坐忘”被主张性命双修的内丹学所吸收。
-
中德文化空间与凯泽林感性哲学的形成董琳璐本书系“文化中国:传承与汇通”丛书之一,作者选择德国思想家赫尔曼·凯泽林及其世界旅行、感性哲学观作为研究对象,以侨易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重点考察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作者认为,凯泽林的感性哲学观赋予了中国知识一定的主体地位,且进一步培育了中国文化进入德国文化的土壤,凯泽林的贡献在于围绕中国文化资源建立了德国话语式的知识空间,并在具有时代性的德国知识场域中为不同文化体和不同角度的文化认识提供了交流对象和参照。
-
心理攸同龚刚本书在西方哲学东渐与中西思想对话的理论背景下,全面梳理了钱锺书对西方哲学的接触、研习与引介,探讨了中西方哲学对话中的相关问题,并阐述了哲学对钱锺书文艺思维、创作思维的影响,是学界首部从西方哲学东渐视角系统研究钱锺书哲学思想及对其文艺思维、创作思维影响的专著。
-
当代俄罗斯哲学的一些面相马寅卯本书展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哲学的多重面相,对何谓俄罗斯哲学、俄罗斯哲学在世界哲学地图中的位置、俄罗斯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俄罗斯理念、俄罗斯哲学在诸分支领域(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文化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东方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等)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做了多角度的阐述和剖析,对于了解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哲学的现状有重要参考价值。
-
岳麓书院讲演录李清良,陈仁仁本书为 辑,涵盖三类主题:一谈儒家,包括儒家礼乐制度与政治中正、经典诠释与现代转化、命运观、权利伦理等;二谈人性论,涵盖中国传统人性论的理论建构与逻辑发展、人性之有无与善恶问题;三谈近现代传统与学术,包括新文化运动的缘起、王国维和陈寅恪与现代学术传统的关系、近代儒商传统等。
-
主体与本心刘乐恒本书将主体、本心与意义问题关联起来,通过与各派哲学思想深度对辩,呈现出本心对主体的关键意义,并疏导各种基础性的哲学议题。本书认为本心问题优先于形上学问题,并将主体性问题界定为“本心”问题,以此批判各种身体、情感、理性本位的主体性哲学,兼且批评东方儒释道心性哲学。进而,将交互主体性问题界定为“交心”问题,以此批判黑格尔、胡塞尔与列维纳斯等交互主体性哲学;最终将公共性问题界定为“平心”问题。
-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陈来 著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第一,讨论了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哲学基础、传承与发展,并重点分析了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第二,讨论了核心价值观与国学相关的话题,涉及国学的概念与流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近代国学研究的发展与国学名家。 传统价值观与国学是目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既是学术讨论的议题,亦是民众关注甚至投入热情的话题。本书作者是著名哲学家,又身兼多种社会职务,多次应相关部门及国内外高校之邀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座谈、演讲,书中多篇文字均经此形成,故全书内容既有学术性,又有针对性;行文准确流畅,既适合专业讨论,也适合通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