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孟子集成(元)吴真子 撰,辛智慧、刘端 校点《孟子集成》十四卷,元代吴真子撰,辑录朱熹《四书集注》《论孟集义》《朱子语录》《四书或问》、张栻《孟子说》、黄榦《孟子讲义》、蔡模《四书集疏》、赵顺孙《四书纂疏》等八部著作而成,在汇集朱子及其后学对四书的诠解、方便学人研读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贡献,是元明以来学人研求四书学的基本资料。此次整理,以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元刻孤本《孟子集成》为底本,同时校以多书,为读者研习、利用本书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读本。
-
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张任之本书立足于国际舍勒研究界,首次尝试在伦理思想史的大背景下,结合康德、胡塞尔和当代自身意识理论等思想,系统重构舍勒的现象学伦理学。全书基于对相关思想家的原著、部分未公开发表的手稿以及大量研究文献的仔细分析,着力展示了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在何种意义上是现象学的,以及这一现象学伦理学的系统形态。本书的上篇在康德、胡塞尔的思想背景下研究了舍勒的静态的、抽象的本质性现象学;下篇则在当代自身意识理论的视域中研究了舍勒的动态的、具体的人格现象学。而这两个方面分别构成了舍勒现象学的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两个层次(质料先天主义和价值人格主义)的基础。根本上,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既包含以探寻价值的现象学-存在论本质为主要论题的现象学“元伦理学”,也包括以回答苏格拉底问题为任务的现象学的“规范伦理学”,前者奠基于静态的本质描述现象学,后者则奠基于动态的人格现象学。“元伦理学”构成了舍勒质料价值伦理学的基础,“规范伦理学”则代表着质料价值伦理学的最终归宿。从总体上来看,本书以现象学的元伦理学和现象学的规范伦理学两个视角来看待舍勒整体的伦理学,同时,以静态和动态现象学的双重奠基来谈论舍勒质料价值伦理学的这两个部分,并系统概括舍勒现象学的基本理解、基本特征以及基本原则,这些都是在国际舍勒研究中首次做出的尝试
-
洛克证据主义与信念的伦理学陈丽著本书系国内首BU专门论述洛克宗教哲学思想的著作。作者从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的认识论原则和信念规范原则两个角度展开探讨,并分析其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历史影响,内容包括宗教认识论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洛克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证据主义和道义主义原则、信念的规范思想等。洛克的宗教认识论思想在西方哲学认识论及宗教哲学研究领域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他所提出的信仰的理性规范原则成为18世纪之后的哲学家不可逾越的重大理论问题。
-
致命关系王俸钢 著生活中的病态人格不在少数,但在社会上却鲜少讨论——从情节轻微的依赖型病态人格到让女孩们痛不欲生的边缘型病态人格,甚至是危及女孩生命的反社会型病态人格,等等。王俸钢医师以20年的司法精神医学经验,倾听、协助处理过无数病态渣男的恐怖案例,他希望女孩们经由本书的真实血泪故事及专业建议,都能及早走出被剥削、被操控与伤害的关系酷刑。 这世上光是反社会型病态人格,就占人口的4%。你的爱没有错,错的是病态渣男。
-
人性与自我修养杜维明本书是杜维明的早期代表作,是作者的第一部关于儒家思想研究的系统论文集,集中探讨了儒家思想的自我修养层面。作者从古典儒学、宋明儒学和现代儒学三个维度来讨论儒家思想的核心关切及中心价值。在古典儒学部分,作者论证了学以成人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自我转化过程。在宋明儒学部分,作者通过对宋明儒学家生活方式“内在情境”的进一步探索,说明个人成长的中心地位在宋明儒学的思考模式中具有无所不包的意义。在现代儒学部分,作者通过对现代儒家思想转化的诠释,论证一种悠久的思想传统是如何不断地发扬光大,从而形成新的象征和实质的。
-
逆觉体证与理一分殊张子立本书先是从牟宗三与刘述先这两位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之对比中,剖析其继承关系与理论同异;继而从中汲取资源,以理一分殊作为一种哲学解释架构,探讨现代新儒学未来的可能发展取向。所涉及的理论议题,除了儒学内部问题,如牟宗三与劳思光对“道德的形上学”之不同评价与定位,如何从朱子与陆王论争中“去两短、合两长”,内圣外王之相石关系,对儒家“游魂”处境之评语,以及当代新儒家“良知的傲慢”之批评,也涉及西方哲学热烈争论的主题,如道德与知识之关系,普遍人性之论辩,乃至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之间历史性与普遍性、经验与先验等哲学视角之差异。
-
心理学与生活杜华楠《心理学与生活》随着心理学的热度不断升高,不少电视台、网站、自媒体等都相继推出与心理学相关的节目或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并得到广泛传播的并不是科学的心理学,而是经过精心包装的伪心理学,甚至有些所谓的“心理专家”在媒体平台上用错误的理论误导大众。那些所谓的星座、血型、养生以及各种未经实证检验的稀奇古怪的疗法,披着心理学的外衣招摇过市,让真正的心理学蒙受了不少指责和冤屈。本书从澄清大众对心理学的误解入手,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借助心理学经典实验及其结论,阐释常见的生活现象,力求呈现出心理学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让读者以正确的态度和眼光重新看待和走近真实的心理学。
-
无限者的理念张俊晚明以来,儒家文明正面遭遇基督教文明。历经四百多年的碰撞与融合,虽然后者借由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为汉语思想与学术打开新的发展维度,但是儒耶二教的隔阂至今难以消弭。从比较的视野来看,儒家与基督宗教作为两种文明形态最根本的隔阂,在于二者对终极实体以及“天人关系”(“神人关系”)的理解差异。四百多年来,关于西方Deus(译作“神”“天主”或“上帝”)与中土“上帝”或“天”异同的讨论从未停息。这是儒耶对话中重大、困难的话题,同时也是难以绕开的议题。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与对外开放进程中的文明互鉴中,重要的就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借鉴。时代赋予学界的使命是从终极理念开始,通过持续不断的沟通与对话,达成理解与宽容,从而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
-
社会契约论[法]让-雅克·卢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谁更重要?维护个人利益是人类的本性!卢梭认为,最初的人类,每个人都是孤身一人,每个人都是自已的主人,自给自足,只对自己的利益负责。维护公共利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独立的个人难以在自然中生存,因此人们需要签订社会契约,把自身权利让渡给集体,同时获得属于集体的权利,成为公民。集体代表的是公共利益,集体考虑的是公共福祉。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类,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作为公民的人类,则要追求公共利益。两者之间,谁更重要?答案尽在本书……翻开本书,带你读懂《社会契约论》,读懂现代政治的起源!
-
亚里士多德逻辑哲学周昌忠本书旨在呈现亚里士多德知识哲学之以形而上学为魂、形式逻辑为体的原貌,详尽复原他对实存者作为知识对象的逻辑建构工作。同时,本书也澄清了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观念,其关键点是他对类和个体关系的把捉:个体是绝对实存者,同时,又总是作为类的成员实存,个体以本体相同而结成类。因此,本体根本上是个体实存者的本体,即可感本体(第一,即原初本体,由“四标识”规定);同时,类成员之同一本体也是类的本体(第二,即派生本体,由“三标识”规定)。他表明,知识的对象是实存个体,知识的目标是其本体即其原因和本原,并转归于类的本体——个体本体的纯粹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