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法】让-雅克·卢梭著,高煜译,高毅校本书是卢梭1753年应第戎科学院的征文所撰写的论文,此文奠定了他的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和全部基础思想。可以说,卢梭写作《社会契约论》正是对论文提出问题的一个解答。本书的版本,在文前增加了勒赛克尔的导论,详解了卢梭的一生以及论文的结构和意义,以增进读者对此书的理解。卢梭在书中提出了“自然人”的思想假设,即在人类最原初没有国家、没有社会的自然状态,不存在道德和伦理,无善无恶,纯粹自然的人类。参考当时人类学对野蛮人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展开逻辑想象,卢梭图解了人类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进程,指出人类历史的进步,也是从自然的不平等向社会的不平等转变且不平等加速的过程。其中,私有制的诞生,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其后果的关键。文明每向前发展一步,竞争带来的不平等的程度即加深一步。而永远确立了私有制和不平等的法律,把人类推向劳作、奴役、苦难的深渊,剥夺了人类的自由。不同于其他启蒙哲学家,卢梭在书中提出,人的本质并非理性,而是善良的情感,即怜悯心。我们看到,平民出身的卢梭,是启蒙哲学家中的真正异类,他认为,在观念层面,无论地位和财富有何不同,人的本质上都具有善良的情感,人跟人在自然状态下是本质平等的。卢梭的平等观念,奠定了现代人民主权的基础。本版本文前增加了勒赛克尔的导论,详解了卢梭的一生以及论文的结构和意义,以便读者对本书的理解。
-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与融通杜运辉 著;孙熙国,艾四林 主编该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初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观、认识论、物质观、辩证法、历史观、自由观等方面的契合与融通。“第二个结合” 实现了新的思想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文化学研究的重大创新。“第二个结合”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和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
幸福之路(英)伯特兰-罗素,傅雷 译内容简介: 人生的旅途中总是经常遇到不快、忧郁、愤怒,遭受他人嫉妒或嫉妒他人,对社交活动感到由衷的畏惧等等妨碍人们获得幸福的因素。我们要想摒弃这种种导致不幸的原因,步入幸福之路,成功抵达幸福彼岸,是我们倾毕生之力都在追寻的东西。哲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既论及竞争、疲惫、忧郁、嫉妒、害怕舆论等不幸的因子,又在工作、情爱、家庭、闲暇诸领域带领读者找到幸福的方法,与我们一起跨越重重阻碍,修养身心,最终走上实现自我幸福的康庄大道。著名翻译大师傅雷经典译本,并加入大量注释全面提高阅读体验,帮助读者走上幸福之路的经典哲学与心理学著作。
-
教育何为尼采《教育何为》原名《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内容为尼采于1872年在巴塞尔大学发表的五次公开演讲,也是他唯一一部专门讨论教育的著作。在这本小书里,尼采以人类导师的身份与改良人类的激情,一人分饰四角,在两位心怀抱负的大学生、青年教师与长者间的对话中向世人吟诵着他的教育宣言。尼采认为,当前的教育机构旨在控制和压迫个人,而不是解放个人;在一个以学术型专家、大众新闻媒介和军事强国三个邪恶联盟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人人被教导要顺应社会的期望,盲目地跟随权威,真正的教育在功利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此,尼采恳切地希望并呼吁更多的天赋优良的人投身到真正的教育中,正视、响应他们内心“对真正教育的需要”。
-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著,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国民的阅读生活中最迫切的事情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阅读经典!
-
保罗·利科六访马赛尔[法]保罗·利科 [法]加布里埃尔·马赛尔 著;陆达诚 译本书收录了两位思想巨擘保罗·利科与加布里埃尔·马赛尔的六次对话的文字成果。1968年,保罗·利科多次拜访了业师马赛尔,并与他讨论有关形上学、存在主义、戏剧、神圣、死亡、科技等问题。在这六次讨论中,他们少有意见不一之处,二人有着基本的共识。利科采用了马塞尔的存有论立场作为自己的立场。马赛尔认为,谦逊是“存有”的真实见证人的记号。而见证,则是为光作见证。利科说马赛尔首创了“光的形上学”。光照明、引导、吸引旅途之人与其他路人同步前行。这光也许变得黯淡,但它仍能指示晨曦的方向,给人带来希望。此外,本书还收录了马赛尔的剧本《破碎的世界》,在利科与马赛尔的对谈中,曾多次提及马赛尔的这部剧作,它是马赛尔存在哲学的文学性体现,也博得了利科的诸多赞誉。
-
郭店楚竹书哲学思想研究丁四新暂缺简介...
-
人生十论钱穆 著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如何安放我们的心、人生的目的、如何获得自由、如何面对死亡……这本书是钱穆讨论人生问题文稿之结集。读者浅求之,可得当前个人立身处世之要;深求之,则可由此进窥中国传统学问,知其入门。钱穆认为自己的学问从生活为人中来,他从小喜读《曾文正公家训》一类的书,后来回望,感慨这些教人做人的书,正是他学问的入门。无论做人、为学,《人生十论》皆可启其端绪,为一切近之入门书,可于日常生活有所裨益。
-
人生总会有答案金惟纯 金质灵 金默蓝暂缺简介...
-
思考,让人成为人[加]杰里米·卡彭代尔(Jeremy Carpendale),[英]查理·刘易斯(Charlie Lewis)比起遥远的星系或古老的化石,显然人类心智的本质和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更息息相关。本书探讨的是一些非常基本却无比奇妙和复杂的问题:◎人类是如何从一堆细胞变成能够思考的物种的?◎人类是如何从小婴儿成长为不但可以谈笑风生还能探索星空的成年人的?◎ 是什么造成了人类和动物之间智力的差异?◎ 人类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人类的思维形式从何而来?…………如果你对心智、语言、道德及思维的本质感兴趣,尤其是对人类发展的过程感兴趣,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你准备的。本书梳理了千百年以来,诸多哲学家、科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人类心智和思维进行的种种探索。在本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中,包括知识、语言、婴幼儿社会发展、进化等,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同理论框架之间的针锋相对。而本书的两位作者则旗帜鲜明地反对将成人体验世界的方式投射到婴儿身上的“成人中心主义”,反对把人类的思维简单地解释为由我们的基因决定,反对把大脑作为人类思维的唯一解释,也反对今日广为流传的以著名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平克为代表的心智计算理论,即“大脑处理信息,思维是一种计算”的观点。两位作者回到生命之初,从最基本的婴儿观察和研究入手,从婴儿最初的一个注视、一个手势、一个微笑开始,探索人类是如何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在社会摇篮中,一点点、一步步发展出自我意识,发展出语言和思维、道德和文化这些人类特有的品质和能力的。他们认为人类的思维正是在这种社会互动中产生的,它涉及情感的参与,而不是一套抽象的、脱离实际的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