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的哲学观的当代解读刘秉毅作为本书论题的“马克思的哲学观”,指的是马克思对于哲学本身或“哲学一般”的态度、立场和观点,可以作为我们反思马克思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切入点。本书立足当代视野,全面考察了马克思的哲学观的思想史前提、逻辑进程、时代属性、基本内容、关键特征、其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以及理论回响和当代意义等问题,呈现出一幅关于马克思的哲学观的较为完整的理论图景,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哲学、如何发展哲学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六卷顾海良,王东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六卷(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由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办,是不定期论丛,学术性和思想性并重,倡导从哲学、社会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美学和文艺批评等专业的角度展开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旨在加强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本书(总第32辑)分为“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拉克劳思想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专栏,收入《中英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范式比较》《论拉克劳对伦理与规范性关系的重构》《拉克劳思想中对抗关系的否定性之维 》《数字劳动的政治哲学叙事》《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与价值形式》《卢卡奇:一次访谈》《论霍耐特承认的意识形态模式》《战后日本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主体性论争》等多篇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论文,对相关问题做了深入而切实的探讨。
-
遭遇青年马克思李亚熙本书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的基础之上,对青年马克思重要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次重新探讨。基于新的文本基础,本书认为,正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笔记本”的第一部分中,马克思延续了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批判工作,实现了对地租问题的最终解决。于是,“异化劳动”正是马克思对“主语”在现实市民社会中的存在状态的描述。市民社会是马克思阐述自己的历史观的切入点,它在客观上展现为工业对地产的胜利,在主观上造就了马克思关注的主体——人的内在本质,即劳动。因而,马克思预设的本真状态也就只能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非所谓“自由自觉的劳动”。基于MEGA2的文献研究成果,可以发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序言”中提到的所谓“最后一章”实际上并未在文本的意义上成为现实。青年马克思只是提出了诸多自身尚无法真正解决的问题。于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推进,我们将不断地重新回到这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定位也将越来越精细化和科学化,从而“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形象也将被重新建构起来。
-
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陈永杰本书为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本书以厘清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以及马克思对唯心史观的批判为中心议题,旨在彰显本体论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理论意义;以“建构”与“消解”为两翼展开讨论,“建构”的是马克思经过本体论革命到达了切中社会现实的新的历史观,“消解”的是唯心史观的有限性,避免误入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歧途。
-
社会主义朱雪微 著本书以“道德上维护”“批判性解构”和“理论性建构”三个部分系统地考察了柯亨的社会主义思想,揭示柯亨何以开始以及怎样为社会主义做道德辩护,阐明柯亨如何从坚定社会主义理念走上质疑社会主义路径的道路,探讨柯亨又是怎样在质疑社会主义路径的过程中走向重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而以马克思主义为参照,反思柯亨对马克思主义何以继承与发展,又何以误解与错判。以“继承与发展”和“批判与澄清”两个部分阐明柯亨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的关系,肯定和费扬柯亨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批判与澄清”柯亨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错判。
-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与融通杜运辉 著;孙熙国,艾四林 主编该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初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观、认识论、物质观、辩证法、历史观、自由观等方面的契合与融通。“第二个结合” 实现了新的思想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文化学研究的重大创新。“第二个结合”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和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
执中致和鹿林本书认为,中华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活哲学,体现了存在论、意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活智慧,“执中致和”是其核心理念和方法论原则,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灵活性。从解释中国人的生命表现和核心价值诉求开始,本书深入阐明了中华民族对生活哲学的热爱、探寻,总结了中国人的主体性特征,彰显了中国人的时务意识。通过对“守中”“得中”“适中”“用权”的分析和阐述,本书为人们系统展现了中华传统生活哲学的深刻内涵,为读者提供追求美好生活的方法论指导。
-
清学观澜朱彤窗自晚清民国以来,章太炎、梁启超、钱穆、侯外庐、杨向奎等先生后先继起,对清代学术史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范式。近40年来,陈祖武先生秉承杨向老之教,尊重历史,求真务实,以学术史与社会史相结合,在传承中寻求创新,提出“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理念,强调“乾嘉学派是一个历史过程”,指出晚清学术“会通汉宋以求新”,中国学术依然沿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执着地求索,曲折地前进。凡此种种认识和论断,有力地推进了清代学术研究,开辟了清代学术史研究的新境界。本书是诸弟子对陈先生学术理念的继承和阐释,从多角度、多层次弘扬和发展陈先生所提出的理论命题。
-
儒学的日本化刘莹“儒学日本化”的提出虽然始于明治以后,然而其历史进程的展开集中体现在江户时期,尤以京学派朱子学的崛起为典范。诞生于日本江户初期的京学派,以藤原惺窝为始祖,以林罗山、松永尺五、木下顺庵、室鸠巢、新井白石、雨森芳洲等为代表人物,是日本儒学史上最具承前启后意义的重要学派。本书主要以儒学的日本化为线索,对京学派的儒者群体及其思想进行考察和归纳,通过分析其促进儒学日本化的三条进路,即助力朱子学在日本的官学化、庶民化和神圣化,多维度地呈现儒学深入日本社会的动态进程,并在东亚理学的“环流”之中对其进行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