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以正震之李若晖《春秋》经传之政治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与政治史上有着巨大影响,深入研讨《春秋》经传之政治哲学,并以之结合中国历代之社会治理及政治制度变迁,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社会的古今之变,有着重要意义。本书收录了学界对于《春秋》经传政治哲学及其影响的论文十三篇,分别从《春秋》经政治哲学、《春秋》三传政治哲学、《春秋》政治哲学的历史影响三个方面对此主题进行了深入论述。
-
毓老师爱新觉罗·毓鋆《老子日讲》是根据毓老师课堂讲授之笔记整理而成。毓老师解经遵循儒家经学传统,以依经解经和一字一义的讲解方式,重现经典的经世致用之义,既能灵活地结合历史、政治、人文等主题,又能与当下融会贯通,高度还原经典的哲学内蕴和思想力量。毓老师的讲解,语言直指人心、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毓老师殷切地希望广大读者和有抱负的人,不要光把经典当作文章来读,而是要当成智慧来读,每天玩味,以培养遇事担当的能力, 期望以古人的智慧启发当代人的智慧。
-
中华法之道费小兵 著本书通过解释学、现象学、心理学、信息思维等方法比较、分析佛道儒三家之“道”,进而推衍出“法之道”,并转化为现代概念“本性法”。全书共分五部分:一、简要介绍佛家、道家、儒家融通下的“法之道”。二、基于“法之道”的视角,批判继承近代学者关于“道”的法治诠释。三、从熊十力《新唯识论》的“本性”引入,探寻“本性”的原义而界定“本性法”。四、集中探讨“本性法”与相关概念的古今中西之辨,最终呈现出三个层次的理想法则。五、回到当下的网络信息社会,在“本性法”的基础上推衍出新法之理。
-
宋儒微言卢国龙 著本书根据北宋政治变革的庆历更新、熙宁变法、元祐更化三阶段,将北宋儒学的主流思潮与之对应,即范仲淹、孙复、石介及李觏等人为先导的庆历学术,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派学术,以及分别以苏氏父子和程氏兄弟为中坚的元祐学术。在此基础上,进而把北宋儒学复兴的实质内涵归结为多元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重建,在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摆脱了意识形态的狭窄视野,建立了“大儒学”的概念,而且凸现了儒学的丰富内涵,促使学界对儒学的认识由内容单薄的心性之学或道德形上学转而关注其所固有的文化历史功能。
-
毓老师爱新觉罗·毓鋆《易经日讲》是根据毓老师课堂讲授之笔记整理而成。毓老师解经遵循儒家经学传统,以依经解经和一字一义的讲解方式,重视经典的经世致用之义,既能灵活地结合历史、政治、人文等主题,又能与当下融会贯通,高度还原经典的哲学内蕴和思想力量。毓老师的讲解,将《易经》归于儒家修、齐、治、平的价值体系,还原儒家经典的哲学内蕴和思想力量,同时结合自己对人生世相的切身感受,使读者清楚了解经典之真义,实用之价值,从而启发现代人运用经典的智慧来指导人生。
-
注音全译四书窦秀艳,王晓玮四书五经是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南宋时,作为儒学集大成者的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进行注解,称其为四书。四书成为自南宋至清末八九百年来官定的学校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书目。《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大学》的作者据传为曾子及其弟子。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共同师从孔子。《大学》提出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另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这三纲领和八条目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伦理道德。《中庸》的作者据传为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子思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师从曾子。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子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子,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中庸》是一部关于儒家人性修养的重要论著。《论语》的作者据传为孔子的弟子们,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孟子》的作者据传为孟子及其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言行。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一书不仅是重要的儒家经典,也是极富特色的古代散文专集,对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的古文写作有很大的影响。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书距今久远,已历两千多年,其中言语及用字用词多不同于今时今日,其中生僻字、多音字、多义字繁多,古人之修辞方式、语言习惯、语法结构也与今世不同,为方便广大读者诵读经典、了解经典,我社特邀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窦秀艳老师为其注音,外研社王晓玮老师为其译文。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中节选的《论语》选段和《孟子》选段,以及中考和高考中常用的选段,多达几十处甚至上百处;取自于这四部经典中的名句和成语也是数量庞大;古人更是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四书中诸多名句及其思想,已经融入中国人的思维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习惯。
-
大人造命杨鑫 著心斋为阳明高弟,开创了影响巨大的泰州学派。梁漱溟先生曾言:“阳明之门尽多高明之士,而泰州一派尤觉气象非凡。”泰州阳明学不但深入心性,而且躬行实践,门下不乏樵夫、农民、陶匠之辈,可谓以平凡世界为道场,弘传心学的辉光。本书源于作者在江苏东台面对广大市民的系列讲座。在本书中,作者不但将自己对儒家心性学的切身领会凝聚为穿透文本的创见,而且将高妙的心性道理拉回地面,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彼此印证,化本体为“现代工夫”,重新焕发了儒学的生命力。
-
孙子[日本]平田昌司 著,黄沉默 译本书为“古典新读”系列第三辑作品《孙子》不过六千言,却在千百年来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为古今中外诸多学者关注、研究和肯定。本书从“《孙子》如何成为世界闻名的古典”这一问题出发,追寻《孙子》在历史上被世代阅读以及反复“诞生”的过程,解读其中的精妙,并尝试完成对此问题的解答。
-
传习录说什么周月亮《传习录》是王阳明心法的集合。但它内容驳杂,编排散乱,容易令普通读者望而却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周月亮,将其整合提炼,概括为立志功夫、格物致知功夫、精一功夫等15个主题,阐释其核心观点。带大家轻松读懂阳明心学,即便处在身不由己的世界,仍能保持一颗强大的心。
-
论语译解林安梧 著本书为林安梧先生关于《论语》的集大成之作,将几十年来精读《论语》的心得体会,汇入其中。本书精心标点,翻译精当而佳美,说解部分或四条,或五条,言简意赅,包罗古今。无论是浅读还是深读,均能获益,均能生长。据其自述:“年少十五,喜读《论语》,至乎今日,已逾四十年。不只是自己读《论语》,后来也教学生读《论语》。读之、讲之,感其意味,体其意韵,明其意义,常有快然不可以已的证会。讲读《论语》,其意味温润如玉,其意韵绵绵悠长,其意义明白透辟。每次阅读,或者每次讲论,都觉欢喜。这里有的是鸢飞鱼跃的悦乐,有的是青山绿树的生机,有的是宽广深平的智慧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