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爱的知识玛莎·C. 努斯鲍姆 著,李怡霖 于世哲 译,范昀 审校本书是美国当代重要哲学家玛莎•C. 努斯鲍姆代表作。书中,作者以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探求“爱的知识”的视角,从哲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的高度,探讨了人类一直以来关注的人性、感知、诡辩、阅读、灵魂、个体与爱等主题。并在回应“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一哲学核心问题的过程中,极大地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野,突出了感性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作为哲学和文学内部关系最具现代性的优质探讨,作品中不仅包括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怀疑论等哲学思想的别样诠释,也涉及对《追忆似水年华》《大卫·科波菲尔》等经典文学作品的精彩解读。相信本书不仅能为学界带来许多生动且富于启迪的新议题,使普通读者对那些备受钟爱的作家产生新角度的认识,也因其从专业哲学视角出发所提供的情绪价值,使阅读者重新思索和体认自身关切的具体话题。
-
观物李震邵雍是北宋理学建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易学家,其思想具有高度的独创性。然而,与同为北宋五子的周敦颐、张载、二程四子相比,邵雍的哲学因其异质性和复杂性,而鲜有深入的综括研究。《观物》一书旨在完成这个颇具难度的课题。全书视野开阔、考辨扎实、分析细密,对邵雍的生平、著作与哲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是邵雍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宋明理学等相关研究也具参考意义。作者认为,邵雍哲学的精神在于“观物”之理。这一主题内在地开出了两方面的路向:其一,邵雍以高度形式化的数理原则,空前具体地描述了“物”的条理、结构与规律,突显了存在的确定性、物理的秩序性与世界的一贯性;其二,邵雍儒道兼综的思想底色,催生出了独特的“观”的心性哲学与人生态度。只有通过对邵雍“观物”之理的深入抉发,才能明确认识到:邵雍庞大高严的物理建构与自在洒脱的人格气象,既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质,也内在于时代的普遍思潮之中,他用一种极为特殊的思想形态,为即将到来的理学时代作了刚柔两方面的奠基。
-
中世纪哲学史翟志宏 等著中世纪哲学史是西方哲学史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在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地位。我国学者对它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高校一些哲学和宗教学院系也把中世纪哲学作为一门主要课程,纳入到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这些研究和教学实践虽然为学生们认识和了解中世纪哲学提供了良好的思想资源,但由中国学者编写并公开出版发行的以“中世纪哲学史”为名称的教材可说是凤毛麟角,在市面上也难以看到。西方有关中世纪哲学的研究有着长期的历史,形成了相当丰富的专著和教材。它们对于我们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和帮助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上,这些专著与教材在基本倾向与立场、结构安排、内容选取以及表述方式和使用语言等方面,都与我们的实际需要有着一定的距离。长期的教学活动使我们认识到,编写一部适合中国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中世纪哲学史教材,是 必要的。本教材的编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我国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借鉴已有的各种著作与教材的基础上,对西方中世纪哲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究,进而形成内容完备、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材。
-
西方哲学史[英]罗素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讲述了从公元前6世纪到20世纪的重要历史事件,记录了横跨2500余年的思想演变,盘点了上百位名留青史的伟大思想家。其所涉及的历史之漫长、人物之繁多、学科之广阔,让这本书绝不只是一本局限在哲学本身的书籍。正因如此,自1945年第一次出版起,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迅速风靡西方文化界。后久经考验,成为无可争议的大众入门之作、无数读者的第一本哲学书。1950年,这本气势恢宏的哲学巨作成功将罗素送入诺贝尔文学奖的殿堂。而本书最初的写作目的,借用罗素自己的话,是他作为个体面对“宇宙级孤独”所给出的答案。
-
西方哲学史谢地坤 主编全书分八篇全面介绍了现代欧洲大陆哲学的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意志哲学与生命哲学”篇介绍了叔本华、尼采、伯格森;“新康德主义”篇介绍了早期新康德主义,文德尔班与西南学派,柯亨与马堡学派;“现象学”篇介绍了布伦塔诺、狄尔泰、胡塞尔、舍勒;“存在哲学与解释学”篇介绍了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雅斯贝斯、萨特、梅洛-庞蒂、伽达默尔;“心理学-哲学”篇介绍了弗洛伊德、新弗洛伊德主义、皮亚杰,马斯洛的科学人本主义作为附录列于其后;“意大利哲学”篇介绍了新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科学哲学与逻辑学;“法兰克福学派”篇介绍了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后现代哲学”篇介绍了利奥塔、德勒兹、拉康、列维纳斯、鲍德里亚、福柯、德里达。
-
西方哲学史[英国]伯特兰·罗素本书是罗素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据其在美国讲学时的讲稿整理而成。这部充满个人风格的哲学史,既具思想深度,又具文学才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字优美,真诚有趣,多年来深受读者的欢迎。此“引人注目的长篇著作”分成三个主要部分:一是古代哲学,从古希腊到普洛丁,重点分析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二是教会哲学,从宗教的发展讲到经院哲学;三是近现代哲学,遍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下的哲学名家,直至逻辑分析哲学的兴起。除了各种哲学观点的精彩梳理,罗素还详述了哲学家的人生轨迹、个性特征,及其背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环境。他要借此阐明的是:哲学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领域,是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时代,同时又作用于时代。
-
西方哲学史讲义周国平从这本书开启哲学史的阅读!周国平“西方哲学之旅”开讲之作 本书主要讲述西方哲学的产生与转变。从距今两千五百多年的古希腊哲学出现,到一百多年前尼采预见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时间跨度两千五百余年。从古希腊开始,哲学家们讨论宇宙的本体是什么,致力于探究使宇宙万物能够统一的那个东西是什么。随后,苏格拉底把哲学关注的对象从宇宙转移到了人生。接下来的古罗马哲学围绕着人生论,几乎没有一个时代像古罗马那样,哲学家们围绕人生问题写了这么多书,他们对幸福、道德、政治的思考,今天看来仍具有启发意义。而后漫长的中世纪时期里,哲学成为了神学的奴仆,必须听命于神学。当时间来到欧洲近代,哲学家们不但抛弃了神学教条,而且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批判,以前的哲学家们对世界做各种论断,现在哲学家们要追问,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哲学家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怀疑。正因为这种种怀疑,认识论成为他们关注的中心。认识论的主要工作,是对人类的理性能力进行批判地考察。西方哲学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重大转变,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三四百年间,哲学大家辈出。 总的来说,本讲义借助哲学原典和传世文献,梳理西方哲学产生、传承和转变的过程,再现哲学家们对世界和人生深刻的思考。在结构上,基本上以哲学家为单位,全书三十讲中,有二十五讲是每一讲只讲一个哲学家,读者对于每一位重要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可以形成完整的清晰的了解,比较容易进入各人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和问题之思路中去;在形式上,采用讲义体裁,用通俗明白的语言,带领大众亲近哲学。
-
结构之后的路[美]托马斯·库恩 著, 邱慧 译《结构之后的路》体现了库恩晚年思想的发展,是对《科学革命的结构》观点的拓展与反思,并对于对他理论的一些批评和误读,作出了回应。如果说《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重在建构一个“范式”,《结构之后的路》则对《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被质疑较多的地方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尤其是对于“不可通约性”。书末还收录库恩去世前一年所进行的深度访谈,是库恩学术生平的极好自传式材料。
-
创新思维新论李小平,程平,李忆辛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为研究生开设“创造学”“创新思维及其培养”课程的实践心得。针对科学主义心理学对于创新思维研究的物性化局限,本书从“人性”与“人力”、“科学”与“人文”的双重视角,以整体人性的观点对创新思维的内涵、特征、培养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本书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综合视野,反思了创新思维认识和培养中的“唯认知”“唯逻辑”倾向,揭示了创新思维及其培养中的人格因素和教育意蕴,并系统分析了创新思维形成发展的科学依据与具体方法。本书采撷梳理了科学家发明创造中的一系列优秀思维品质和特征,总结提炼了成功思考者所具有的优秀思维品质和独特方法,以期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
-
阿德勒生命哲学(日)桑原晃弥【日】桑原晃弥★1956年生于日本广岛县,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曾任经管类记者。报社记者、就业咨询顾问等领域累积实力后,现为独立新闻工作者。★在丰田生产方式领域颇有研究和建树,后因推广丰田生产系统而声名大噪,写过多本有关丰台生产方式的图书。★长年从事对史蒂夫·乔布斯、杰夫·贝佐斯等IT企业创始人以及本田宗一郎、松下幸之助等成功实业家的研究工作,并从人才培养乃至成功学等多个方面持续发表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