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
伟大的历险李剑鸣著罗斯福的经历所包含的艰苦奋发、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任何一国的人民都可资借鉴,研究罗斯福就等于研究一个时代,他代表着美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他的一生经历曲折有趣,相信读者对此也有兴趣。
-
三次大难不死的罗瑞卿大将黄瑶编著罗瑞卿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1906年5月31日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县的一个衰败了的地主家庭。在外祖父的资助下,罗瑞卿上了学。中学时,他开始接触先进思想,但遭到家庭的坚决反对。外祖父想按自己的意愿来塑造罗瑞卿,便“约法三章”,要他规规矩矩读书,不许看鼓吹“异端邪说”的书,不许参加党派活动,否则就不继续供他读书。可是罗瑞卿从小好胜心强,有一股豪侠之气。他不顾外祖父的禁令,积极参加南充中学师生开展的抗“佃当捐”斗争。后来,他又和进步同学一起投入到士兵运动和工人运动当中,并担任了工人夜校的教员。从此,他的外祖父断绝了对他的经济支援。可是,年仅20岁的罗瑞卿没有屈服于来自家庭的压力,毅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新中国成立以后,罗瑞卿曾担任第一任公安部长、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他虽身居高位,但从不搞特权。在担任公安部长时,一次,他和两个随行同志去火车站接客人,因为时间晚了,随行的同志来不及买站台票,便领着罗瑞卿直接到了检票口,只对检票员说了句“我们是公安部的,来接客人”,便进了站。在回来的路上,罗瑞卿想起进站接客的情景,忽然问道:“进站买站台票了吗?”随行的一位同志摇了摇头。等把客人送到住处后,罗瑞卿即对那位随行的同志说:“现在你马上到车站去,补交三张站台票的钱!要知道中国有一句古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能有特权思想啊。”罗瑞卿同志对工作就是这样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粉碎“四人帮”后,罗瑞卿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常委、军委秘书长。尽管当时他已年逾古稀,而且腿有残疾,但仍然坚持深入部队,视察国防工事。有的坑道轮椅过不去,他就拄着手杖走,亲友们担心他累坏了身体,劝他悠着劲干,他却说:“《水浒传》里有个拚命三郎,我们今天就要当拚命三郎”。
-
名人名家内幕新闻王霄鹏主编为使世人更多地领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政军主要领导人、中国杰出人物和海外杰出的炎黄子孙的风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同时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以激励人们团结在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加快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套《中华英才丛书》。收入本书的文章,有访问记,有新闻特写;有的人接受采访次数多,有的接受采访次数较少。因此,文章长短不一,详略不一,少数人有多篇介绍。
-
白凡逸志(韩国)金九著;宣德五,张明惠译本书是大韩民国开国元勋金九(1876-1949)的自叙传。白凡是金九的号,《白凡逸志》本意是“凡人的自传”。但他的生极不平凡,在国内入狱三次,受尽酷刑,度过近10年铁窗生涯;在中国亡命26年,策划了狙击日皇和上海虹口公园的爆炸事件日寇曾以60万元大洋赏格通缉他……。《白凡逸志》既是大韩开国血史的实录,也是金九为反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见证。书中既有波澜壮阔的韩国近现代史场景,也有感情丰富、情节曲折、细腻动人的描写,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不朽之作。
-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戴念慈卷主编本书收庄俊、张光斗、吴良镛等37位专家的传略。
-
阎若璩年谱(清)张穆撰;邓瑞点校閻若璩年谱,原名阎潛丘先生年谱,清张穆撰。閻若璩,字百诗,别号潛丘居士本太原人,寄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市),生于明崇祯九年丙子(一六三六)十月十四日。 阎氏早年卽好学深思。二十岁时,读古文尚书,认为东晉梅賾年献古文尚书是伪作。此后沈潛探研近三十年,著成尚书古文疏证八卷,引经據古,一一陈其矛盾牴牾之處,列出一百二十八条证据,有力地证明古文尚书为伪书。毛奇龄作古文尚书冤词与之驳辩,但亦“终不能以强辭奪正理”,“则有据之言先立於不可败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二古文尚书疏证)。 这次点校,以道光刊甲本为底本,参校乙本与粤雅堂丛书本,并收入伍崇曜的跋文。
-
博览群书的毛泽东侯俊智著本书是“毛泽东的世界丛书”之一。毛泽东毕生热爱读书,奉行“活到老,学到老”。读起书来总是孜孜不倦,反复推敲,废寝忘食,可谓如痴如醉。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读书佳话和美谈。《博览群书的毛泽东》以独特的视角,深刻解读了毛主席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对他人生轨迹的影响,并通过大量发人深省的阅读故事,真实再现了毛泽东从普通读者到开国领袖的人格升华,突出了书籍对他的激励作用和借鉴价值,从侧面彰显了阅读在人生历程中的重要意义。从本书中我们不但可以学到领袖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能学到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
僧格林沁亲王巴根著暂缺简介...
-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龚育之毛泽东并非出生于书香门第,对读书的酷爱,也并非从书斋式的学问研究出发,而是基于一种朴素的社会理想、人生目标。早年的毛泽东,承继了中国知识分子读书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品德。当他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便自然而然地将读书运用到救国、治国,治理天下的革命实践当中。读书,可以说是毛泽东一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有很多故事流传。青年时期,为了锻炼毅力,在街头读书,以求闹中取静;战争时期,生活在最艰苦、最紧张的环境中依然没有放弃读书,书籍是他最宝贵的财富,他对书籍爱护有加。因形势所迫,有时不得不放弃所有书籍,每逢此时,他都十分伤心。他的大部分藏书,特别是他有过批注的书,几经辗转,历尽艰辛,最终搬到了北京。解放后,他将卧床一半的位置留给了书,为的是能够更便利地取书、读书,真正是以书为伴。
-
毛泽东和他的一些亲人唐春元著毛泽东,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毛泽东和他的一些亲人》集生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于一体,全面翔实描写了毛泽东的家族。深度呈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个儿子、兄长、丈夫、父亲不同角色的方方面面,印证了他是人而不是神,他的伟大和平凡展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