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
可爱的中国方志敏著《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烈士的遗著选,包括诗文书信等文章,第二次以烈士遗文的原貌与读者见面,是对广大青少年及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的教科书。《可爱的中国》作者以不朽的革命功勋,不屈不挠为国牺牲的壮烈精神,以一个崇高的共产党员和真的爱国主义者的榜样,经我们伟大的教育了。
-
俾斯麦传(英)艾伦·帕麦尔(Alan Palmer)著;高年生,张连根译德国历史上很少有哪一个人物,象俾斯麦一样受到历史学家如此多的重视和探索,一方面这是由于俾斯麦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人物本身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位“铁血宰相”的成功:他统一了德国,并使德国从一个备受强邻欺压的国家上升为欧洲的强国,而统一和强国地位正是当时德国历史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俾斯麦的活动,不仅关系到德国的前途,而且影响到欧洲局势的发展。有关俾斯麦的传记,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就已出现,那时俾斯麦正走向他政治生活巅峰。自那以来的一个多世纪中,研究俾斯麦的资料和著作源源涌现,目不暇接。如此众多的作者,带着不同的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时代特点,从各个方面、各个片断、各个角度和各种联系,对俾斯麦进行“分解”和“综合”,得出各自的结论,推动俾斯麦研究的不断深化。应当指出,过去对俾斯麦的研究兴趣,主要来自资产阶级学者。现代历史学家中真正用唯物史观对俾斯麦作深入全面考察的,凤毛麟角而已。一些著名的俾斯麦传记家,其共同的特征乃是不适当地夸大俾斯麦的“超人”能力。他们之间出现的对俾斯麦的贬褒争执,大多出于道德伦理之差异。被纳粹党流放过的德国法学家E.艾克,认定俾斯麦是“一个不可爱的形象,更不值得追随效仿”;反之,A.O.迈耶却把俾斯麦视为“一个具有纯洁心灵的伟人”;英国牛津大学教授A.J.P.泰勒,一贯对德国人没有好感,却对俾斯麦的“深刻的道德责任感”惊叹不已;而瑞士人H.瓦洛通则指责俾斯麦为希特勒登台铺平道路。除此而外,所有这些人都一致公认俾斯麦是一位“条顿超人”。现在译出的这部《俾斯麦传》,是英国历史学家艾伦·帕麦尔七十年代的新作品。帕麦尔生于192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入牛津大学学习历史,成绩优异。1953年到1969年,他在伦敦任历史教师,其主要的研究兴趣在东欧和中欧(德国史和俄国史)。他是《夹在中间的国家》、《拿破仑在俄国》、《东欧的发展》等书的作者,七十年代以来,他撰写了多种传记,如《乔治四世的一生及其时代》、《梅特涅》、《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等,从而崭露头角,受到史学界的刮目相看。这部《俾斯麦传》可说是帕麦尔传记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帕麦尔的这部传记不着惊人之笔,他力图以清淡简括的手法“据实”勾画俾斯麦的一生,这部传记虽无标新立异之处,但着力于发掘新的史料,在以往史学界较少涉及的领域和方面多加笔墨,这部传记对主人公的为人处事抱某种“超然”态度,不作显见的褒贬扬抑,述事不穷其境,希望由读者自己去判断并得出结论。总而言之,帕麦尔虽然仍沿用道德伦理观念来评断历史人物,但他却以其简括、言实、超然、取材等方面有别于以往的俾斯麦传。我们认为,也正是这些方面,构成本书的特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录序言第一章拉本马克狐狸第二章“野人”第三章1848年及其后第四章特使第五章靠边站第六章血、铁、泪第七章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第八章兄弟鬩墙第九章帝国的政治第十章色当与凡尔赛第十一章文化斗争第十二章诚实的掮客第十三章登峰造极第十四章威廉一世的末年第十五章“解职”第十六章下台以后注释参考书目俾斯麦传大事年表译名对照表一、人名二、地名译后记
-
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老舍著本书的前九篇,曾收在抗日战争前出版的创作经验集《老牛破车》中。抗日战争期间和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有关自己创作与生活的小文。现在把已搜集到这类文章整理成集,可以从中看到他的身世、经历与他是怎样创作的。这对于了解与研究老舍将是有用的。
-
达尔文回忆录(英)达尔文(Charles Darwin)著;毕黎译注暂缺简介...
-
梵高传(美)欧文·斯通(Irving Stone)著;常涛译内容提要荷兰画家温森特·梵高,是19世纪末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为西方美术“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梵高的作品壮丽辉煌,其跃动的线条、凸起的色块、张扬的个性,表达着画家强烈的主观感受,对后代绘画影响极大。然而,梵高一生屡遭挫折,备尝艰辛,终因精神分裂而自杀,年仅37岁。1934年,26岁的欧文·斯通为梵高画作所震撼,追随其生活踪迹,遍访欧洲,从尚健在的与梵高熟识的人手中,取得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参阅了梵高致其弟的宝贵书信,后四易其稿,率先向世人介绍了这位默默无闻的画家。作品忠实地展现了梵高非凡的才华、坎坷的生活以及独特的心灵与艺术感受,即便在画家已然声振寰宇的今天,此作于同类作品中仍不失为佼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研究价值。
-
零落成泥香如故唐瑜编本书介绍了:纪念潘汉年同志;伟大的不平凡的斗争的一生;战士“覆盆” 七载;纪念潘汉年同志; 拨云见日慰英魂;卓越的无产阶级战士;潘汉年同志对上海财经、统战工作的贡献;回忆潘汉年同志主持上海市府工作片段……
-
唐太宗传赵克尧,许道勋著后记: 二十三年前,《光明日报》《史学》周刊发表了我们的第一篇文章。二十年来,互相切磋学术,成了我们长期共同的习惯。这里献给读者的,是我们合作的第一部专著。 从一九七八年起,研习较多的是汉唐史。我们准备在专题研究、撰著论文的基础上,先编写《唐太宗传》。经过四年的努力,一九八一年底完成了初稿。我们把它寄给人民出版社,得到该社中国历史编辑室首肯,张作耀、吕一方、张秀平同志,以十分负责的态度,逐章还节地审阅,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一九八三年三月开始,我们进行了修改,有些章节重新改写,或者补充了较多的史料,九月底完稿。尔后,张秀平同志从文字、标题及内容等方面,对全书作了推敲与润色,并建议给制地图和增加插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这里,首先要向编辑同志致以衷心的谢意。 本书策一、二、三、四、五、八章及附录,许道勋执笔。第七、九、十、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章,赵克尧执笔。第六、十三章,各人起草一半,后由许道勋作文字上整理。本书所附地图多幅,均为我们提供草图,由人民出版社地图组同志代绘。一些插图则是张秀平同志协助提供的。 本书的写作,受到杨廷福教授的鼓励,得到黄世晔、余子道同志的关心与支持。对此,我们表承深深的感激。 赵克尧 许道勋一九八四年二月于复旦大学历史系
-
居里夫人传(法)艾芙·居里(Eve Curie)著;左明彻译中译本序钱三强当人们谈起近代科学的历史时,不能不联想到原子能时代的开创者之一::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一生中所作出的贡献卓越非凡,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敬仰。然而,居里夫人的一生,有成功也有磨难。她出生于一个被沙俄占领的波兰教师家庭。民族的压迫,社会的冷遇,生活的贫困,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和发奋精神,她决心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1891年,她靠自己当家庭教师积攒下的钱,从华沙到法国巴黎大学求学。经过刻苦努力,三年中她先后获得了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学位(Licence),并取得进研究室工作的机会。1894年,她结识了居里先生,为科学献身的理想,把他们永远联系在一起。他们生活清贫,工作、学习却十分紧张。1896年,在居里夫人分娩大女儿伊雷娜期间,法国亨利·柏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她怀着极大兴趣阅读了柏克勒尔的报告,开始系统地探索除铀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化学元素具有类似的放射性。于是,她对当时已知的80种元素一一进行测试,先是发现已知元素钍和铀一样能放出射线,进而发现了两个比铀的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居里夫人时刻不忘自己的祖国,她决定用波兰(Poland)命名第一个新发现的元素为“钋”(Polonium),另一个新元素为“镭”。科学的攀登还有更艰巨的路程。他们要开始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但没有适用的实验室和缺乏其他物质条件,仅仅在巴黎市立理化学校内找到一间上漏下潮的破旧棚子,略加修整后就成了他们的“实验室”。在这里,他们不但进行了大量、周密的科学研究,还要从事繁重的化学工艺的操作,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进行无数次的溶解、蒸发、分离和提纯。经过整整四年的辛勤劳动,终于第一次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多一点的纯氯化镭,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后来还第一次获得了金属镭。1903年,巴黎大学授予居里夫人国家理学博士学位,又和居里先生、柏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磨难接踵而至。1906年,居里先生因车祸不幸逝世。居里夫人尽管内心悲痛,却仍然以坚强的意志生活着,工作着,她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讲座,指导实验室工作,潜心研究着各种放射性元素;同时,她还完全担负起供养老居里先生和教育两个女儿的责任。居里夫人成了世界公认的卓越科学家以后,还不断受到科学界顽固保守势力的冷遇和压抑。1911年,她接受朋友们的劝说,参加了法国科学院院士的竞选,结果却以一票之差落选。反对者所持理由之一是,女人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然而公正的人们敬仰她,就在同年12月,她第二次获得了诺贝尔奖(化学奖);不久,法国医学科学院选她为院士。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居里夫人和居里先生一贯遵循的原则。在他们发现镭后,为了使镭尽快地服务于人民,立即公开了提取镭的方法,拒绝申请专利权,尽管那时他们的生活还很艰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救护伤员,居里夫人把X射线设备装到汽车上,奔走在战场各处巡回医疗,挽救了大批受弹伤士兵的生命。她热爱人民,而对自己却想得极少。在她刚开始从事放射性研究时,由于不了解射线对人体的破坏作用,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后来又长期在条件很差的环境里工作,致使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了她的身体,得了恶性贫血病,就是在她生命垂危的时刻,她也没有因为一生的磨难和不幸遭遇,有过丝毫抱怨和遗憾。使她兴奋的是,巴黎大学为她盖起了镭学研究所,东边是居里实验室,西边是研究射线对生物的作用的巴斯德实验室。在居里实验室这个名副其实的国际科学机构里,她每天指导各种有关物理与化学的研究工作。在她的指导下,居里实验室完成了有关放射性研究的论文达500篇以上,其中有许多是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同时也是她最高兴的是,1934年她的长女伊雷娜和女婿约里奥发现了人工放射现象,并于1935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实验室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法国和外国的科学家,后来法国的学生们大多数成为法国原子能事业的骨干,现任法国原子能总署的高级专员泰亚克,就是其中的一个。在了解了居里夫人的光辉一生以后,我们从中得到的教益和启迪是深刻而广泛的。第一,受压迫,处困境的人们,只要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勤奋学习,勇于攀登,胜利与成功之路是可以走通的。第二,要接受和支持新生事物,要用创新精神去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一切工作,并且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去完成它。第三,在科学的道路上,有时特别是妇女工作者,可能会遇到不应有的压抑和歧视,但只要有信心,有脚踏实地的忘我工作精神,保守的枷锁和禁锢,是可以打破的。第四,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中,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地去创造条件,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到法国去做研究工作时(1937年),居里夫人已经去世。但我在居里实验室工作了十年,我的老师正是居里夫人的长女约里奥-居里夫人。她的简朴的生活,对虚荣的蔑视态度和对青年的热情关心与指导,以及研究室里的浓厚的学术和民主讨论的气氛等,都继承着居里夫人的优良传统,使我荣幸地,又是间接地受到了居里夫人的学术和品德的教育。1978年,我有机会重返阔别三十年的巴黎,我怀着崇敬和激动的心情,参观了居里夫人和我的老师以及我本人工作过的实验室,那里的一切,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当时的实验室现在成为纪念馆;在实验室的小花园里,伫立着两尊铜塑头像,一尊是居里夫人,一尊是居里先生;过去的“比埃尔·居里街”,现在改成“比埃尔和玛丽·居里街”;邻近的“先贤祠”(Panthéon),埋葬着居里夫人的老朋友、进步的科学家佩韩和郎之万;居里夫妇和约里奥-居里夫妇,都静静地长眠于“梭镇”坟地。他们的生命停止了,然而,他们为人类创建的丰功伟绩,是永远不会磨灭的!艾芙·居里为她的母亲撰了这本言情并茂的传记,使后人得以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自强不息的一生,我们应该深深感谢她的劳作。1983年4月
-
瀛台落日高阳著暂缺简介...
-
张说年谱陈祖言 著张说一生仕历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内秉钧衡,外膺疆寄,功业卓著。他在文学方面尤多建树,“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是唐代文学由初入盛发展的关键性人物。然而历来文学史家对此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本谱从史书、笔记、诗文、金石、方志中广泛钩稽材料,封张貌的黑贯仕履、出处遭隙逐一致,纠正或补充了几十种典籍的误关,基本弄清了张说的生平事迹。本谱叙次侧重在文学上,封张说奘掖后进、褊撰典籍、品题人物等重要文学活动挥要论述,并将其350首诗中的231首、250篇文中的186篇作了槃年,同时也攷查了一些舆张说有密切关系的人和事。总之,这本年谱以翔实的攷订、洗鋉的文笔阐发了张说在唐代文学由初入盛发展中的历史功绩,也勾勒了这一时期文壇盛况的轮廓。作者陈祖言先生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已发表的论文有《杜甫山水诗简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