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
凯山·丰威汉主席的生平和革命事业[老挝] 凯山纪念馆管理委员会 编,李小元,王璐瑶,何斌 译凯山·丰威汉同志是老挝人民革命党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为老挝的民族解放以及保卫和建设国家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了迎接凯山主席诞辰100周年(1920.12.13~2020.12.13),凯山纪念馆管理委员会组织收集其生平资料和革命事迹,总结了各大部委、中直机关、地方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举办了五次关于凯山主席生平和事业的学术研讨会,回顾了其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此外,还从曾经支援老挝革命斗争的越南专家以及凯山纪念馆的合作伙伴胡志明纪念馆处获得了许多宝贵素材。在以上资料的基础上,凯山纪念馆管理委员会编著了该书,详细记录了凯山主席一生的生平和革命事业。
-
女性如何书写历史[英] 弗朗西斯卡·韦德 著,林曳 译希尔达·杜利特尔(1886—1961):现代诗人 多萝西·L.塞耶斯(1893—1957):推理小说家 简·艾伦·哈里森(1850—1928):古典学学者、翻译家 艾琳·鲍尔(1889—1940):历史学家、广播员、和平主义者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作家、出版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一批女性宣告主动追求精神厚度与智识发展,史称妇女运动的第一波浪潮。 作者探访英国伦敦的布鲁姆斯伯里区——现代欧洲思想先锋地,发现有五位不寻常的女房客在世界大战期间住在同一个社区,她们通过选择一处住所,投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去爱、去生活。这一小小的发现意外掀开了一段壮阔的战时女性私人史。通过挖掘大量史料、文学作品中的蛛丝马迹,作者如实地还原了她们以不同的方式回应女性生活和职业上的焦虑和挑战,并完成最负盛名的代表作的全过程。 这部群像传记着力揭示女性书写的力量,以及每个人如何担当时代的书写者——不需要花费、不存在门槛,再私人的写作也具有公共意义。“书写就是找回主导权”。
-
瓣香终不负此生柴念东 著《瓣香终不负此生——柴德赓图志》一书以图片形式介绍柴德赓一生及身后事,以年代顺序将全书分为七章:出生及求学(1908—1933);教学与研究(1933—1944);南渡至白沙(1944—1946);北归返师门(1946—1952);任教北师大(1952—1955);姑苏十六年(1955—1970);身后有青峰(1970—2021)。本书收录了柴德赓先生相关的档案、文献、笔记、背景图片和照片五百余张,绝大部分是柴德赓、陈璧子积攒保存的私人照片,反映各个时代的风情面貌和交游实录。通过本书可以看到柴德赓先生一生的主要经历,不仅可以了解其求学过程、学术经历和主要成绩,也可以看到他的主要师友交游,展现其生活的一面,以及柴德赓先生作为历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的经历。
-
信仰周晓瑾 著《信仰——周恩来岭南纪事》一书主要讲述了周恩来在广东的革命工作、生活情况,包括两次东征、1931年通过地下交通线抵达中央苏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多次遇险、1948年粤港文化人大转移、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等重大史实,以及周恩来在家庭、爱情等方面的故事,展现了周恩来身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如磐石。书稿中更融入了作者个人的独特思考和体悟,探寻了知识分子成为中共杰出领导人的原因,揭示了个人信仰的培育环境。
-
大法官金斯伯格简·谢伦·德哈特金斯伯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于2020年9月18日因病去世,引起全球关注和广泛报道。这不仅因为金斯伯格一生的卓越贡献,还因其司法立场对美国政治版图和社会运动的深刻影响。金斯伯格是出类拔萃的法学家、法官、律师,也是美国女性主义先锋人物。面对历史的惯性、社会的成见、判例的束缚,她披荆斩棘,通过切身行动,一步一步改写了美国司法史,改变了美国女性地位,也为其他社会边缘群体的平权做出非凡贡献。金斯伯格是司法正义的代表,其坚韧传奇的一生使其成为国民偶像和文化符号,广受尊敬与推崇。同时,金斯伯格也因为其鲜明的立场与“异见”而受到不同政见者的批评,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本书结合15年的长期研究、访谈,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述了金斯伯格的生平,以史学家的洞见、通俗流畅的文笔,展现了美国社会和司法机制的变革,以及在此过程中,人生经历对金斯伯格人格和毕生信念的塑造。作为一名女性犹太裔大法官,金斯伯格前无古人地成了青年争相追捧的时代偶像,她对司法正义的追求最终成为一种社会精神长存于世。
-
回来《学习时报》编辑部本书整理自《学习时报》“归国科学家“专栏,共收录文章40篇。新中国成立前后,百废待兴,归国科学家们回国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投身科研实践,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农业发展、医药卫生、航天、核物理等领域献计献策,在他们刻苦钻研和锐意创新下,新中国各项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除钱学森、华罗庚等知名科学家,本书还讲述了王承书、陈能宽、柯俊、杨承宗、马世骏、吴仲华等以前较少宣传的科学家的故事。他们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物质生活,毅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展现了澎湃的爱国主义精神。
-
朱元璋传吴晗内容简介《朱元璋传》从朱元璋少年时家破人亡乞讨度日、落发为僧讲起,到他青年时入郭子兴帐下开始了戎马倥偬的生涯,再到他中年一-统天下建立明朝,后在晚年竭尽心力为大明得以延续近300年奠定基础。吴晗作为历史专家,通过梳理、考订、辨析各类翔实的历史资料,将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复杂的帝王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并对他的性格特点与功过是非进行了中肯评述,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帝王形象。
-
当丰子恺遇见梅兰芳吴浩然本书为“丰派传人”、丰子恺研究专家吴浩然所编图文集,约十万字,配彩插近百幅。丰子恺和梅兰芳都是文艺界的大师,在文艺界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为可喜的是,两人惺惺相惜,交往不仅有珍贵照片存世,丰子恺也有专文记录。受梅先生的影响,丰子恺与戏曲很是有缘,开始听戏画戏,并逐渐悟出了门道。本书的内容首次结集,前言介绍两人的交往与丰子恺画戏。正文分三部分:部分主要选取丰子恺的五篇撰文,畅谈访梅兰芳的感受与怀悼梅兰芳之文;第二部分重点选取丰子恺的相关影像、梅兰芳的旧时影像与戏曲照片。第三部分是柯灵、黄裳、陈巨来、丰一吟等人对丰子恺访梅的述评。丰子恺的黑白影像资料和梅兰芳的彩色戏装照片,双美至极,精彩呈现,有较强的可读性和丰富的史料价值。
-
雷锋年谱余旭阳,邹文 著《雷锋年谱(纪念版)》是一部记述雷锋从1940年出生到1962年因公殉职,22年间生平事迹的编年体著作。该书以湖南雷锋纪念馆馆藏珍贵一手史料为主要依据,纤悉无遗地记叙了雷锋的生平经历、成长轨迹、思想动态以及精神形成脉络,兼收雷锋部分代表作。为纪念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此次隆重推出纪念版。
-
鲁迅评传曹聚仁 著这是一本通俗的鲁迅传记,而不是一部专家的著述。我们所看到的鲁迅应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