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
流血的仕途曹昇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幕后推手。《流血的仕途》读完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它不但在讲历史,讲古人的智慧,更是在讲人性。它不是那种看起来跟我们没什么关系的历史著作,也不是随处可见的通俗读物,而是通过对历史画面的描述,让读者受到启发,有所收获。——潘石屹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李斯是一人个复杂的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纪》中说,李斯“是圣是魔,未可轻易评说”。可见,李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孙立群(南开大学古代史教授)《流血的仕途》里有一种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让人心潮澎湃,不可阻挡。正如胡适所言:李斯的“有为”思想,影响了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我想,也许不光是狭义的“知识分子”,现在的公务员、经理人、老板、学生等等,读曹昇这本书,都必将受益匪浅。——刘波(近现代文学博士)布衣李斯,年过三十,前途渺茫,西行入秦,差点死掉。后逢偶然之机,跻身秦相吕不韦三千门客;又冒杀头之险,赢得秦王信任。其后数年,斯受命于王,小心翼翼,隐忍待发,幕后助秦王间六国,削重臣,夺军权,震宗室,将少年赢政一步步推向权力之颠。面对超级强悍的秦始皇,周旋于吕不韦,嫪毐这样权倾天下的竞争对手之间,李斯韬光养晦,蓄积势力,于不知不觉中崛起为大秦决定性人物。曹昇之书,以心证史,仿佛亲历。
-
1937-1984染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岳南1955年那个春意盎然的四月,年仅53岁,一身诗意的林徽因随风飘逝。1972年1月9日黎明,一代建筑学宗师梁思成溘然长逝。1984年10月19日,89岁的金岳霖在北京寓所逝世。至此,梁思成、林徽因以及他们那一代的文化名人,在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全部凋零花落,辗转成泥。梁思永、金岳霖、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凌叔华、沈性仁……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吧,记住这些苦难岁月鲜为人知的往事……此书是关于梁、林及他们身边一群文化名人在抗战爆发后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那段坎坷动荡的岁月,一道道黄昏的灯影,摇曳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于艰难困苦中壮志满怀,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传播的群像。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优雅、迷人、博学固然令人艳羡,但这对佳偶和新朋好友们在苦难岁月里的不屈精神却更令人敬佩、尊重、铭记!本书引用了部分文化名人著作里的原文,编者对原文中的一些错讹之处未作改动,旨在更真实地接近那些岁月,那些记忆,那些大师。
-
香港二十八总督张连兴 著关于香港历史的书传,可谓汗牛充栋。张连兴同志的《香港二十八总督》一书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和视点,来阐述百年来香港的历史,迄今尚属仅见。英国占领香港150年中,共派出总督28位。他们在任的时间长短不一,周围环境不同,有重在保护既得利益的,有积极进攻,向中国侵略扩张的。他们的个人经历有异,又更有作为殖民统治的共性。《香港二十八总督》书中,对那些总督的生平,按照他们的在任顺序,把不同时间里香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政制、生活、律例、风土人情,以至历史掌故综合叙述在一起,横摆着看是一系列人物传,竖起来看,是一部香港通俗史,别具一格。中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是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实行的。香港回归后将实行一国两制。两制,一制是香港地区的资本主义,一制是内地的社会主义。它集中反映了香港从沦为英国殖民统治到今日回归祖国的150年间中国真正的桑沧巨变。清政府为什么被迫把香港割让给英国?就是因为封建统治阶级腐朽,国势衰弱,失去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力量。辛玄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对于收复香港问题不但没有提出,而且一开始就宣布承认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各项条约。为什么?国家衰微,没有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只提出收回九龙租借地,不敢涉及香港岛,但那也无人置理。为什么?中国四分五裂,更加衰弱了。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全民奋起抗战,赢得世界刮目相看。其间,蒋介石也有心乘机收复香港,并一度表示,如果英国不答应归还香港,国民政府就不同它签订修改废除治外法权等条约。尤其是1945年日本投降,身为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完全有权派兵赴港接受日本的投降,但终于眼看着英国军队远涉重洋,来港受降,蒋介石也不敢抗争。收回香港,到底落了空。为什么?依然是中国没有力量。英国看准了,蒋介石掌握的军队不少,但反共心切。他不但不会用武力来收复香港,相反,他还必须靠外国的支持,在国内发动反对人民的战争,来保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抗日战争中,蒋政权下的中国,所谓“四强之一”,徒然虚语耳。新中国代替旧中国,故国新生,大踏步走上复兴的道路。香港得以收回,就是由于今天中国是在复兴的道路上行进。恢复行使香港主权,本来只是中国人的事情,或者再加上英国的关心。如今是世界上广泛注目,俨然是一件世界性大事。绝大多数人热烈赞扬中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少数人心里不痛快,耿耿于怀,但也说不出口。这决非偶然,因为它是由当今中国历史走向起作用的。人们所以要了解历史,是可以从它的演变中得出相应的认识。香港回归可以从各方面去认识,但是归根到底,我以为不外乎几个大字: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上述一些事实,与《香港二十八总督》内容有关。写在这里,或者有可供读者研究参考的地方。
-
隋唐风云人物惜秋 著历代风云人物,站在时代浪潮的顶端,乘风破浪,叱咤风云,建立起一桩桩英雄伟业,名垂青史。他们智勇兼备,运筹帏幄。他们掌控时代风云、旋转乾坤的霸气,破除艰险、纵横捭阖的大派风度,激荡在无数后来人的心胸,激起更大的猛志,更非凡的建树,历史由此而如大河奔流,吞吐日月,代代不已。《隋唐风云人物》为我们讲述的是隋唐年间的历史风云人物。全书语言通俗,情节丰富,可读性、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都很强,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尽管历史是大众的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更重要的是风云人物的历史。因此,要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关键还是要认识人物历史。《隋唐风云人物》立足于隋唐这个大环境,收罗了这个时期的风云人物几十个,通过对他们经历的介绍,我们不仅能够认识他们,更重要的是,还能了解他们所在时代的重要历史事件。《隋唐风云人物》语言通俗,情节丰富,可读性、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都很强,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
-
黑白朱元璋龚笃清一代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一番艰苦卓绝的蜕变,讲述一段难以评述的历史。他继秦始皇之后,将封建专制集权统治术发展到顶峰。他废丞相,强六部,将大权牢牢集中于自己之手。他创立了里甲制、户帖制、路引制、黄册制……全书围绕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一生的历程为线索,描述了朱元璋从小和尚到开国皇帝的传奇,揭示农民皇帝剥皮肃贪官、诛杀功臣的心路历程。
-
对话文化名人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栏目 编名人共度珍贵一刻,感受最细腻的三十分钟。对话“有影响力的、有新闻性的、有争议性的”名人。该书收录了陈丹青、丁绍光、二月河、郎朗、梁朝伟、斯琴高娃等明星和争议性人物的访谈。围绕着嘉宾个人及身边发生的热门话题,许戈辉与他们倾心交谈,使得这些个性纷呈的时尚人物、新鲜话题跃然纸上。首次披露的“戈辉手记”则以流畅的笔墨勾勒出每位嘉宾的娓娓真情。书中附有近百幅图片,让这些名人的故事以文字的方式再现。什么是名人?人怎样才能成名?人们为什么会对名人“慕名而来”?为什么要看名人的谈话节目?做名人节目的意义又在哪里?这是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摄制组不断追问自己的问题。这个节目组一共六个人,一位主持人,一位制片人,两位编导,一位摄像,一位外联。六个人,三千个日夜,采访四百多位名人,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采访名人的过程中,他们也在成长,像那此曾经追星的少男少女那样,他们经过自己的劳作、思索和判断,为人们奉上了一种有价值的名人文化。现在,友谊出版公司把这些采访结集出版,让这些名人的故事以文字的方式再现,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段生命的感悟,一次睿智的心灵交流,一种往事并不如烟的历史回顾。
-
经历邹韬奋邹韬奋(1895-1944),名恩润,江西余江人。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不久参与创办并主编《生活》周刊,后又创办生活书店,成为著名的新闻出版工作者。九·一八事变后,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并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全国各界救国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与沈均儒、章乃器等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是为有名的“七君子”之一。获释后一如既往地积极投身抗日民主斗争,并写下不少有影响的文章和著作。1944年7月在上海病逝,遗书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接受申请,追认他为正式党员。《经历》是韬奋先生的回忆录。韬奋先生用醮满感情的笔墨,向我们展示出从一个穷学生到文化名人、爱国民主战士的成长轨迹,其中的艰难困苦、挣扎奋斗,既使我们感动、饮慕,更使我们兴起、振奋。尤为可贵的,书中《二十年来的经历》,还是韬奋先生在牢狱中的作品,爱国家、争民主的拳拳之心、凛凛之气,感人至深。为此,我们特从《韬奋文集》中辑成本书,奉献给广大读者。《经历》是著名新闻出版家邹韬奋自传性质的回忆录,其中从事文化事业的人生经验和思想历程,堪称现代爱国民主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韬奋先生的一支笔,曾经鼓动了中国无数万爱国民众走上争取民族解放与人民民主的道路。——宋庆龄
-
诸葛亮大传朱大渭,梁满仓 著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大概没有谁比诸葛亮更家喻户晓的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说《三国演义》的缘故,而真实的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却要根据历史的记载来考察。对于诸葛亮,有人认为是古今完人,有人认为是心怀叵测的野心家,由著名学者朱大渭、梁满仓撰写的《诸葛亮大传》,给广大读者展现出的就是一个真实的诸葛亮。本书深入地挖掘史料,准确地运用史料,全面而详尽地介绍了蜀汉名相诸葛亮的一生。不仅介绍了诸葛亮出世、出山的前前后后以及他为什么最终会归附刘备,介绍了诸葛亮在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的诸多建树和卓绝功业,介绍了诸葛亮诸多的优良品质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而对于他为什么会被历代传颂,至今还是人们景仰的对象,为什么由古至今、从最高统治者到至为普通的平民百姓,都将他视为楷模,他著名的策论“隆中对”,是无懈可击还是略有瑕疵,它给蜀汉带来的是成功还是失败,今天已经失传的八阵图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它在诸葛亮去世后,还在战场上被广泛的使用,在决定战争的胜负上起了巨大的作用,以及其他等等的问题,这本《诸葛亮大传》也都给出了圆满的答案。
-
不醉不说周长行他是新中国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的主创者之一,是电影歌剧《刘三姐》、故事片《红孩子》的编剧和话剧《杨开慧》等剧作的主创者。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牡丹之歌》、《思念》、《心中的玫瑰》、《人说山西好风光》、《难忘今宵》、《爱我中华》等著名歌曲的词作者。他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歌坛具有代表性的词作家。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无不是听着、唱着他的歌长大。他靠作品创造着伟大,却又用心灵固守着平凡。他是菜市场里,小餐馆里那些小商贩、农民工的朋友;他和几个忘年交将就着几个小菜,用酒瓶盖喝着小二锅头,可以聊得神采飞扬。在大学的讲坛上,他诙谐地侃起他的艺术人生:“那是我说的吗?我哪有那么高的智慧想出那样的句子:‘在男人眼里最美丽的风景是女人。’”他就是中国文艺界的一代奇才、著名诗人、词坛泰斗乔羽;他就是顺其自然地挥洒性情,洋溢情趣,真实地生活在百姓中间的乔老爷子。每当人们昕到郭兰英唱着《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每当人们听到李谷一唱着《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每当人们听到蒋大为唱着《牡丹之歌》,彭丽媛唱着《说聊斋》;每当人们听到宋祖英唱着《爱我中华》,毛阿敏唱着《思念》时;每当……人们总会想起这些歌曲的词作者乔羽先生……该书介绍了乔老爷子的艺术人生。
-
1949年以后的梁漱溟汪东林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文化名人之一,新儒学的开创者,也是颇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的独特思想和学识,特立独行的坎坷人生经历,一生坚持讲真话、表里如一的品格,是同时代许多知名人士所不能企及的。本书记述了1949年以后梁漱溟的行迹,揭示了梁漱溟与毛泽东1953年一段历史公案的来龙去脉,剖析了梁漱溟在反右运动中何以沉默不语,记述了60年代梁漱溟对自己思想问题的认识,以及梁漱溟在“文革”风暴中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