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
1937-1984染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岳南1955年那个春意盎然的四月,年仅53岁,一身诗意的林徽因随风飘逝。1972年1月9日黎明,一代建筑学宗师梁思成溘然长逝。1984年10月19日,89岁的金岳霖在北京寓所逝世。至此,梁思成、林徽因以及他们那一代的文化名人,在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全部凋零花落,辗转成泥。梁思永、金岳霖、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凌叔华、沈性仁……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吧,记住这些苦难岁月鲜为人知的往事……此书是关于梁、林及他们身边一群文化名人在抗战爆发后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那段坎坷动荡的岁月,一道道黄昏的灯影,摇曳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于艰难困苦中壮志满怀,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传播的群像。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优雅、迷人、博学固然令人艳羡,但这对佳偶和新朋好友们在苦难岁月里的不屈精神却更令人敬佩、尊重、铭记!本书引用了部分文化名人著作里的原文,编者对原文中的一些错讹之处未作改动,旨在更真实地接近那些岁月,那些记忆,那些大师。
-
香港二十八总督张连兴 著关于香港历史的书传,可谓汗牛充栋。张连兴同志的《香港二十八总督》一书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和视点,来阐述百年来香港的历史,迄今尚属仅见。英国占领香港150年中,共派出总督28位。他们在任的时间长短不一,周围环境不同,有重在保护既得利益的,有积极进攻,向中国侵略扩张的。他们的个人经历有异,又更有作为殖民统治的共性。《香港二十八总督》书中,对那些总督的生平,按照他们的在任顺序,把不同时间里香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政制、生活、律例、风土人情,以至历史掌故综合叙述在一起,横摆着看是一系列人物传,竖起来看,是一部香港通俗史,别具一格。中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是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实行的。香港回归后将实行一国两制。两制,一制是香港地区的资本主义,一制是内地的社会主义。它集中反映了香港从沦为英国殖民统治到今日回归祖国的150年间中国真正的桑沧巨变。清政府为什么被迫把香港割让给英国?就是因为封建统治阶级腐朽,国势衰弱,失去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力量。辛玄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对于收复香港问题不但没有提出,而且一开始就宣布承认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各项条约。为什么?国家衰微,没有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只提出收回九龙租借地,不敢涉及香港岛,但那也无人置理。为什么?中国四分五裂,更加衰弱了。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全民奋起抗战,赢得世界刮目相看。其间,蒋介石也有心乘机收复香港,并一度表示,如果英国不答应归还香港,国民政府就不同它签订修改废除治外法权等条约。尤其是1945年日本投降,身为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完全有权派兵赴港接受日本的投降,但终于眼看着英国军队远涉重洋,来港受降,蒋介石也不敢抗争。收回香港,到底落了空。为什么?依然是中国没有力量。英国看准了,蒋介石掌握的军队不少,但反共心切。他不但不会用武力来收复香港,相反,他还必须靠外国的支持,在国内发动反对人民的战争,来保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抗日战争中,蒋政权下的中国,所谓“四强之一”,徒然虚语耳。新中国代替旧中国,故国新生,大踏步走上复兴的道路。香港得以收回,就是由于今天中国是在复兴的道路上行进。恢复行使香港主权,本来只是中国人的事情,或者再加上英国的关心。如今是世界上广泛注目,俨然是一件世界性大事。绝大多数人热烈赞扬中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少数人心里不痛快,耿耿于怀,但也说不出口。这决非偶然,因为它是由当今中国历史走向起作用的。人们所以要了解历史,是可以从它的演变中得出相应的认识。香港回归可以从各方面去认识,但是归根到底,我以为不外乎几个大字: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上述一些事实,与《香港二十八总督》内容有关。写在这里,或者有可供读者研究参考的地方。
-
宫闱秘史向斯 著中国古代的宫廷之中,帝王竞相打破宫女数量的纪录,让美女充栋,以满足一颗多情纵欲的雄心。然而,无数的红颜侍奉一个帝王,有得宠的自然就有失宠的,有欢乐的自然就有痛苦的,后宫便成了无数女人争宠的无声的战场。这个战场中的胜利者荣华富贵,尊宠无比。而失败者则苦海无边,在血泪斑斑的日月中了此残生。后宫是一个看不见的战场,这个战场摆在皇后与嫔妃、宫女之间,主要对垒者是皇后对嫔妃。至于成千上万的宫女只有先得到皇帝的御幸,才能介入这个战场中……
-
隋唐风云人物惜秋 著历代风云人物,站在时代浪潮的顶端,乘风破浪,叱咤风云,建立起一桩桩英雄伟业,名垂青史。他们智勇兼备,运筹帏幄。他们掌控时代风云、旋转乾坤的霸气,破除艰险、纵横捭阖的大派风度,激荡在无数后来人的心胸,激起更大的猛志,更非凡的建树,历史由此而如大河奔流,吞吐日月,代代不已。《隋唐风云人物》为我们讲述的是隋唐年间的历史风云人物。全书语言通俗,情节丰富,可读性、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都很强,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尽管历史是大众的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更重要的是风云人物的历史。因此,要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关键还是要认识人物历史。《隋唐风云人物》立足于隋唐这个大环境,收罗了这个时期的风云人物几十个,通过对他们经历的介绍,我们不仅能够认识他们,更重要的是,还能了解他们所在时代的重要历史事件。《隋唐风云人物》语言通俗,情节丰富,可读性、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都很强,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
-
我的生活(美)海伦·凯勒 著,(美)詹姆斯·伯杰选 编,常文祺 译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传颂久远的励志经典。《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 海伦•凯勒 中国大陆唯一授权作品。海伦•凯勒,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87年不见光明、了无声息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伟大女性。她以一颗不屈不挠的心灵倘然接受生命的挑战,以惊人的毅力面对生活的困难,在黑暗中找寻着人生的光明,然后又以生命的全部奉献给残疾人慈善事业。本书以翔实的笔触描写了一个盲聋人的奋斗历程,这种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海伦•凯勒成为历史上最鼓舞人心的人物之一。从早年的懵懂无知,到与安妮•苏立文的师生情谊,再到难以忘怀的学院生活,海伦那朴实无华的文字使我们得以领略到她惊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整整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我们重读这部著作时,依然会为其间闪耀的人性光辉和人生华彩深深震撼,依然能从这样一首遒劲的生命之歌中汲取前行的勇气。本书由美国兰登书屋独家授权出版,是目前海伦•凯勒在中国大陆的唯一正式授权作品。本书是海伦•凯勒自传1903年原始版本的“一百周年纪念版”,它的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全书除了海伦•凯勒的自传,还收录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收录了108封海伦的书信,海伦从八岁开始写信,通过这些珍贵的原态的书信,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她奋斗的经历,可以看到她一年年、甚至是一周周的成长历程,在她那令人诧异的语言发展过程中,我们能感知到教育与学习赋予她的潜移默化的成长,包括她的性情的改变、伦理道德的建立、以及审美趣味的形成等等。二是收录了安妮•苏立文老师的教学笔记,这些写于1887年到1894年的书信记述了她最初七年的教学生涯,通过这些笔记(书信)你可以感受到她在海伦身上所付出的心血,还可以看到她在对海伦教育上的胜利与挫折,以及她们之间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通过海伦的自传以及这些书信、笔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海伦•凯勒的形象,一个教育领域的奇迹的创造历程,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伟大女性背后的痛苦与不屈、缺憾与奋斗、泪水与执着,当然,更重要的,还有爱与勇气。此外,本书还摘录了海伦•凯勒的两篇鲜为人知的作品《我所生存的世界》和《走出黑暗》。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就从她的《我的生活》开始吧。
-
福克纳传(美)杰伊·帕里尼 著;吴海云 译解读20世纪世界文坛奇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的传奇人生真实记录这位美国文学巨擘最旺盛的创作时光影响我的作家其实很多,比如川端康成和卡夫卡……可是成为我师傅的,我想只有威廉·福克纳。我的理由是做师傅的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应该手把手传徒弟一招。威廉·福克纳就传给了一招绝活,让我知道了如何去对付心理描写。——余华《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令人难以抗拒!本书对于福克纳的过去和文学的未来进行了全新的阐释,读起来就像小说。——《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本书对福克纳一生的精彩描述可谓无与伦比。通过对文学形象的分析解读,杰伊·帕里尼精妙地抓住了福克纳著作的精华之处。——《大西洋月刊》本书是对福克纳研究的宝贵贡献。杰伊·帕里尼娴熟地运用福克纳人的传记素材,编织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芝加哥论坛报》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世界文坛的奇才,被认为是继乔伊斯之后最突出的现代派小说家之一。1949年,他因创作了《喧哗与骚动》等不朽名著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长达40年的文学生涯中,他一共写出了19部长篇小说、75个短篇小说,以及许多诗歌和散文。1928~1942年是福克纳创作最旺盛的时期,被他称为一个“无可匹敌的时代”。这一时期,他每年至少出版一本到两本书,而且他大部分的经典作品——《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我弥留之际》、《去吧,摩西》等都是在这时创作的。无论从福克纳表现美国南方历史现实、探索人类命运的深刻思想性来看,还是从他运用自如的意识流,多角度叙述等艺术技巧来看,福克纳无疑是20世纪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家。本书作者通过走访福克纳的女儿和妻子,及其生前好友,获得了大量关于福克纳的一手资料。本书展现了作家福克纳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从美国密西西比州一个“邮票”大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走上世界文学的最高殿堂;他感情生活中几经波折的爱情经历;他沉迷酒精麻痹自己神经时的痛苦消沉;他为了生存而闯荡好莱坞的艰难岁月,以及他创作的文学形象背后折射出的个人诉求。
-
“明”扬天下杨丽娜一心为国!甘于奉献的爱国精神。姚明白踏入NBA的哪一刻,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就日益严重地显现出来,我们看到这5年,姚明及姚之队始终是国家利益至上,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作的,每逢祖国召唤,不管再苦再累,姚明总是第一时间回到祖国,接受祖国的挑选。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亚锦赛无不留下姚明挥汗如雨的身影,从没因为个人的私利以种种借口拒绝为国效力。我们看到姚明在不断的进步,而他的这种进步,也让NBA上下重新认识了中国运动员或者说中国人,认识了东方文化。姚明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拼搏、永不言败、勤勤恳恳及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正是中国人民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所急需的一种精神,我们看姚明,就是要看这种精神、要学这种精神。学习他拼搏、团结、国家利益至上的精神。姚明所给予我们这个社会的精神财富,也不可估量。姚明精神以一种大众默然于心的方式存在着,他所带来的启示从来都在人们的心里潜滋暗长。姚明,无疑是这个时代中国人的精神偶像!姚明,已然在无数国人心中持续释放着他的精神激励。我们的姚明在NBA一定会走得很远,而我们的姚明精神会走得更久更远!我们永远为姚明摇旗呐喊,永远为姚明精神骄傲和自豪!
-
我的父亲任弼时任远志 著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他有传奇的人生经历,他在很多人的心中是厚道诚恳的长者。任远志是任弼时的长女,15岁才第一次见到父亲,与父亲一起生活的日子仅四年而已,感受到的浓浓父爱却温暖着她的一生。
-
张爱玲传余斌 著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后面的“可怜 ”,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行来却是从衣着打扮到待人接物,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40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风头出尽,几乎得到电影明星般的风光,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致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及极度的孤寂。” 张爱玲名作《传奇》、《流言》中的全部作品均写于二十五岁以前,那时她对人性已有独到的、稳定的把握,技巧相当圆熟,文字更臻于化境,这样的早熟早慧,求诸现代文学史,再无第二人;现代女作家中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进入又保持超脱的,张爱玲之外,再无第二人。
-
黄真伊(韩)全镜潾 著,千太阳 译宋慧乔倾情演绎电影版《黄真伊》,河智苑真情出演电视版《黄真伊》!湖南卫视天价引进,有望成为第二个《大长今》!朝鲜王朝第一绝色奇女子的风流史和励志篇,修炼三十年眼看就要成佛的禅师为她破戒!黄真伊,朝鲜16世纪中宗时期的一位才女和艺伎。15岁的时候,附近一未婚男子因爱慕她的美貌得相思病而死,灵柩行至她门前时,马居然悲伤得不能前行,黄真伊出门解上衣小褂盖在棺上,棺始行。从此进入妓界跟文人硕儒交往,以卓越的诗才和美貌魅惑众人。诱使修炼三十年准备成为活佛的天马山知足庵知足禅师破戒,魅惑当代大学士徐敬德不成最后两人结成师徒关系……黄真伊以优秀的诗歌作品而著名。她才华出众,很有文学天赋,美貌如仙,她敢于超越儒教观念,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人生。她是个让人伤感的女子,她的身世,她的爱情和才华,在五百多年的历史里,被传来传去。这些是真是假,或许已经不重要了……她的临终遗言是:“我生前为了爱天下所有男人,不知道自爱,到了如此这般境地,因此我死后葬在路边,让野兽和蚁虫吃掉我的尸身,洗刷我的罪恶吧。我生前喜欢热闹,不喜欢孤寂,因此把我葬在行人多的路边吧。我生平最喜音律,所以我死后入葬时,不要奏哀乐,给我奏风月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