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
情系北师大魏礼群 著2011年—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中社院智库建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十年来,魏礼群院长甘愿奉献、辛勤耕耘,为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本选题拟以第一人称叙述魏院长在退休后回报母校的工作经历,回顾和总结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智库和社会学科建设的历程与成效。拟采用叙事结合、图文并茂(图片为主)的形式编撰。本选题部分图片首次公开,新颖性和可读性都较强。
-
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著,罗国林 译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除了以理论巨著《第二性》享誉国际之外,还著有多部回忆录。这几部回忆录的规模和篇幅,足以让她问鼎法国伟大回忆录作家的宝座。《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是其中第一部,1958年于法国出版,记录了波伏瓦童年时代与少女时代的生活,到她1928年完成高等教育为止,跨度为二十年。1908年,波伏瓦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保守的中产阶级家庭里,度过了幸福平静的童年。早慧的她酷爱阅读,很早就对自己的性别身份和独特性有了意识。与莎莎的友谊是波伏瓦少年时代的重大事件,她们成为彼此探索世界和人生的关键人物。随着家道中落,波伏瓦必须工作赚钱,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获得了通向独立的宝贵钥匙,从此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大学的学业。正当波伏瓦获得自由,走向广阔世界时,莎莎却因高烧病逝,波伏瓦的青春也随之终结。
-
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 范成大刘蔚本书在南宋由乱而治的时代背景下,在考证范成大生平行实和作品系年的基础上,打捞历史文献的碎片,解读其诗词文赋、奏议书札的深刻内涵,以靖康元年(1126)至绍熙四年(1193)的时间先后为序,以一种在场的、非虚构的言说方式,回到真实的历史情境中,还原范成大不同寻常的生命历程和心路历程,展现他在国破家亡后的命运抗争、步入仕途后的励精图治、奉祠退居后的文化建树,着重刻画其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民本思想、改革精神、气节操守、艺文才致、乡梓情结以及人生智慧,凸显一位努力实践儒家修齐治平、兼济独善理念的南宋文官形象,彰显他在江苏文脉传承发展史上的贡献。
-
全国脱贫攻坚先锋风采录本书编写组 编 编《全国脱贫攻坚先锋风采录》,是“纪录小康工程”系列丛书中央丛书中的一册。为隆重表彰在脱贫攻坚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康柏利等1981名同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授予北京首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1501个集体“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本书由乡村振兴局供稿,从以上获奖的名单中遴选出100位优秀个人或集体(其中包括20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篇目展现他们的精彩风貌。
-
刘师培年谱万仕国 著刘师培年谱。刘师培(1884—1919) ,近代经学家、文史学家。曾用名光汉,字申叔。别号左盦、无畏。江苏仪征人。于经学、文学研究颇多创见,一生著述甚丰,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诗录》四卷、《词录》一卷,及论经学、史学、文学专著几十种,收入《刘申叔遗书》。此书是对2003年广陵书社出版的《刘师培年谱》的增订。此次增订,在保持初版框架的前提下,一是重点补充了新发现的刘师培生平资料,特别是民国时期报刊所载资料,纠正了初版中的个别错误结论;二是增注了引文出处,以便引用和核对;三是更新了《刘师培研究资料目录》,四是校正了初版的文字漏误。
-
最美奋斗者风采录本书编写组 编 编《“最美奋斗者”风采录》,是“纪录小康工程”系列丛书中央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包含“最美奋斗者”个人(278名)、“最美奋斗者”集体(22个)共计300个个人和集体的内容。他们中有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基层优秀党员干部,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重要贡献的各行各业代表人士,以及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业绩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本书以图片+个人(集体)简介的形式展现,与人民日报报道内容一致。
-
经历马丁·艾米斯 著,艾黎 译本书为桑内特探讨西方研究现代公共问题的代表作,不同于以往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等人对公共生活的研究,桑内特认为公共空间与个体主义远不仅是一种经济关系,还由于其涉及个体和他人的关系而显示出社会意义,因此应当着重挖掘其历史、文化层面的因素。全书回顾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作者对文学、宗教、艺术等不同领域进行了分析,并收录了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案例加以分析,最后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桑内特恢恢乎游刃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完美地解答了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何以人们会把陌生人视为威胁?为什么时至今日,普通人参与公众生活的惟一方式和途径就是保持沉默,充当听众?而这些反过来又给人们的精神性格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桑内特的结论是,孤独是现代性不可避免的后果,致令个人向私人生活靠拢,而导致了公共人的退场。该书在海外声誉卓著,是历史社会学、社会生活研究等学术领域的扛鼎之作。
-
天津近代历史人物传略 七万新平 主编.
-
中国出版家·冯雪峰张国功 著冯雪峰(1903一1976),原名福春,笔名画室等,浙江义乌人。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编辑出版家。1921年入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在杭州期间,冯雪峰与同人结成湖畔诗社,编辑《湖畔》诗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冯雪峰积极组织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文论著作、编辑进步文艺报刊,大力推动左翼文艺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冯雪峰出任人民文学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1951年3月一1958年4月)与《文艺I报》主编( 1952年1月一1954年11月),对人民文学出版事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2016年,十二卷本五百余万字的《冯雪峰全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漂泊少年 艾芜廉正祥本书介绍了艾芜的童年生活,以及艾芜在结束学业后毅然决定去缅甸、马来西亚等地半工半读的艰辛历程。艾芜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断从漂泊生活和艰苦劳作中汲取写作素材。在结束南洋漂泊生活以后,艾芜回到上海以写作为生,在清贫窘迫的生活中坚持创作,终写出《南行记》,成为著名作家。本书既生动再现了艾芜艰辛坎坷的人生之旅,也以优美的笔调呈现了滇缅边境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能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