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
我的政治生活(法)尼古拉·萨科齐 著暂缺简介...
-
长城之子董耀会彭运辉暂缺简介...
-
如何阅读与思考高慧斌这是一部以“如何阅读与思考”为主题的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访谈录。作者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以当代中国 作家、学者的新书为切入点,采访作家、评论家、文化学者一百多位,就如何阅读与思考进行对话和深入观察,所创作的访谈文章发表于省级党报《辽宁日报》的名人访谈专栏。本书从中选择了四十多篇,访谈对象包括迟子建、何建明、康震、王蒙、金宇澄、王安忆、王蒙、贾平凹、张炜、冯骥才、韩少功、毕飞宇、流沙河等等,访谈话题从出版到阅读,从经典解读到文学创作,从哲学、文学到历史,十分丰富,并按年度顺序编为三辑,每篇访谈主要由提示(名家及其新作介绍)、对话、札记等内容构成。
-
爱因斯坦传[德] 于尔根·奈佛他曾被称作“整个世纪的大脑”,并给我们的世界观带来了彻底的变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生于德国乌尔姆,1896年后移居瑞士。在他的“奇迹年”1905年,他完成了最负盛名的理论“相对论”。1914年他迁居柏林,1921年荣获诺贝尔奖,1933年被迫逃离德国,尔后一直在美国的普林斯顿执教和从事研究工作,直至1955年辞世。爱因斯坦的一生是动荡不安与波澜壮阔的结合体。他不但是最为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同时还作为一位逆向思维和特立独行、在政治上善于思考的人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爱因斯坦用他的公式E=mc2书写了历史,而他那张对着全世界伸出舌头的著名照片同样广为流传。于尔根·奈佛借助大量新披露的文件和令人惊讶的档案资料,讲述了爱因斯坦及他那个时代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在爱因斯坦神话背后所隐藏的鲜为人知的奥秘,深入浅出地描述了这位“新哥白尼”(马克斯?普朗克语)如何通过他的思想推动了现代科学的突破,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爱因斯坦的科学。本书同时描述了作为普通人的爱因斯坦,这位为人权与和平而斗争的战士在同女人和他自己的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内心的矛盾。奈佛还引领着读者一起进入今天高科技的科学实验室中,从而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理论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他的研究工作在他去世半个多世纪之后给世界留下了什么。这是一部写得相当出色的关于20世纪最著名人物的传记,同时又是一部介绍现代科学成就及其局限的引人入胜的报告文学。
-
跟随利玛窦到中国张西平 著本书讲述了绪论、皇宫中的洋教士、明清之际的中国文人与传教士、西方天文历算传入中国、从《山海舆地全图》到《中国新图》、穷理学:西洋学问之总汇等内容。
-
哥本哈根的守夜人沃尔特·劳瑞 著, 刘邦春 田王晋健 主译本书为克尔凯郭尔作品著名译者沃尔特·劳瑞的经典克尔凯郭尔传记。传记作者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娓娓道来这位丹麦伟大思想家的人生际遇与创作经历,从中可以洞见克尔凯郭尔充满内心矛盾的情感生活如何深刻影响了其思想与创作,为读者了解这位近两个世纪来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带来了智识与乐趣兼备的阅读体验。
-
大医精诚袁金泉本书为“时代楷模”、中国冷冻治疗癌症第一人徐克成教授授权传记作品,以细腻生动的文笔和跌宕起伏的叙事展现了徐克成教授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和救死扶伤的从医历程。徐克成,1940年生,江苏如东县人,中国著名消化病和肿瘤治疗专家。他在61岁时创建了中国第一所治疗肿瘤的民营医院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他以责任和担当,刻苦钻研业务,成为中国冷冻治疗癌症第一人,受到世界的瞩目。他在身患肝癌后,顽强地与癌魔抗争,在全国首倡“与癌共存”理念。2012年荣获中国卫生系统最高荣誉奖“白求恩奖章”,2014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医者仁心,徐克成救治的癌症患者早已遍布世界各地,他为中国医生赢得了声誉,也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树立了中国应有的形象。
-
他与他的人王敬慧本书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希利斯·米勒关于小说中的社群理论研究,特别是《小说中的社群》(Communities in Fiction)和《社群的爆燃: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The Conflagration ofCommunity: Fiction before and after Auschwitz)。米勒在《小说中的社群》中通过具体文本分析提出了被重新定义的现代社会的社群(community)概念。他认为是社群的错位(dislocation)、分解(dissolution)和爆燃(conflagration)构成了“现代社会最痛苦而严峻的证词(testimony)”。文学社群的概念不是希利斯?米勒首先提出的,更早可以追溯到雷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让·卢克·南希(Jean-Luc Nancy)等人。但是米勒首先运用这一理论大量分析文学作品,他的文本细读方式给笔者很多启发。笔者认真研读米勒所写文章,研究他如何用后现代社群理论对特罗洛普、哈代、康拉德、伍尔夫、皮钦翁和塞万提斯的经典小说进行评论,体会如何识别小说中的社群表现。对这种虚构的非实体化社群的研究目的,用米勒的观点说,就是“以新的方式看待自己所在的社群,并做出相应的改变”。笔者遵循本体阐释的思路,学习和参照米勒的研究方法,着力点在于对库切文本的比较与分析以及作品与作者的关系研究。研究库切文本中的社群观念就是研究他如何在小说维度里关注当下人类的需求——人性的光辉与坚韧优雅的情怀。本专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题目为:库切——其人; 中篇题目为:库切——其作品;下篇题目为:库切——其同道。上篇主要介绍笔者与之交往、近距离观察到的库切,目的是展现一个多维立体的作家库切。中篇则是通过解读库切近些年的文本,特别是他的耶稣三部曲系列,具体剖析库切文本中具有反思性和批判性的后现代社群观念建构过程,同时侧重从中国学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品评。下篇主要针对库切自己所写文论,以及他对其他作家的关注,挑选出典型作家,将库切文本与这些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总体而言,本书主要关注点涉及库切作品中所提炼出来的有关社群问题的三个方面:移民问题,教育问题,和包容差异的能力问题。文学从来不是被动地传达信息,而是主动地在读者与历史、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媒介作用,一方面形成人们对自我、对过去、对集体的感知,另一方面影响着未来的人们对当下的记忆。文学使个体记忆为公众所共有,建构并维持一个社群的文化记忆。笔者希望通过从后现代社群的视角对库切的文本进行深入研读,让其文本中后现代社群的文化记忆得以有效的延展。 [1] 详细内容参见本书后现代社群理论梳理章节
-
钱锺书传林希美这本书完整、全面地讲述了钱钟书的一生。从天才少年,到低调的大师……多个视觉、多个方位的带领读者认识一个真实的钱钟书。作者文字温婉细腻,史料全面详实,认识深刻、看法睿智,是一本适合全民阅读的作品。
-
陈抟画传王殿举本书是为唐末宋初著名高道陈抟所作的人物画传,以章回体小说形式,讲述了陈抟一生主要的经历。其中重点介绍了陈抟经历家中变故、立志学医等故事;五代时,陈抟拒绝入朝为官、离家归隐,一心行医,在道学、易学、医学上颇具造诣。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避免了神话传说中有悖史实的和世理人情的地方,刻画了一位品德高尚、嫉恶如仇、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心怀天下的陈抟形象。书中所配140余幅具有写实风格的中国画,均为作者原创,刻画细节生动,紧贴故事情节,图文并茂展现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