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
奥本海默传凯·伯德 马丁·J.舍温这本书是关于“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最为完整的一部传记,也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海默》的灵感来源。奥本海默是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曾被三次提名诺贝尔奖。他是美国的普罗米修斯,在他的带领下,科学家们为自己的国家从自然手中夺取了令人惊叹的太阳之火。在这之后,他不仅睿智地申明了核弹的危害,也充满希望地提及了核能的潜在益处。奥本海默成为同代人中最zhu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20世纪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在1954年的听证会上,奥本海默的反对者们对他的政治倾向和专业判断进行了抨击,但实际上他们是在诋毁他的人品和价值观,这一过程也暴露了奥本海默个性的诸多方面:他野心勃勃又没有安全感,他才智超群又幼稚可笑,他果断坚决又惶恐不安,他坚忍淡泊又充满困惑。作为一个个性复杂的人,他早年间就打造了一副内心的铠甲。从20世纪初奥本海默在纽约上西区度过的童年时光到1967年他离开人世,本书追溯了奥本海默的一生,探究了这副盔甲背后奥本海默谜一般的个性。这是一部深入内心的传记,无论在研究资料还是撰写过程中,作者都秉持一个观点,那些终生难忘的人生经历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和决策,在奥本海默身上甚至可能还影响到了他的科学研究事业。奥本海默曾是释放核威胁的推手,但后来他致力于遏制核威胁,奋勇地将我们从核弹文化的歧途上引开。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贡献是一份国际原子能管制计划,迄今为止,这仍是核能时代保持理性的杰出范式。在本书长达25年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参考了成千上万份文献记录,它们来自国内外的档案资料和个人收藏。本书还参考了国会图书馆中奥本海默自己留存的大量文件,以及联邦调查局在超过25年的对奥本海默的监视活动中积累的数千页记录,作者还采访了奥本海默的近百名密友、亲人和同事。这本书让奥本海默的形象跃然纸上,他带领我们进入核时代,又步履维艰地寻找着消除核战争威胁的方法,虽然他没有成功,但是我们的努力还在继续。
-
品中国现代文人2刘小川《品中国现代文人2》是对于中国现代文人的品评。它是《品中国文人》《品西方文人》之后,刘小川对于陈寅恪、林语堂、钱锺书、杨绛、沈从文、闻一多、戴望舒、吴冠中(卷2)等中国现代文化名人的一次总结和解读,同时也是对于中国文化从传统到现代演进脉络的一次梳理。 作者通过对这些文人生平经历和心路历程的讲述,反映出中国现代精彩纷呈的文人精神,也指出了一些文人存在的问题。作品以简练的笔触勾勒一个个文人的生命脉络,讲述民国以来文坛的种种掌故,如钱锺书与杨绛的相濡以沫、林语堂“幽默”概念的用意、闻一多的忧国忧民等比对分析,彰显了各个文人人格品质的高下之别,也反映出那段历史时期文人的本质面目。
-
屈原传郭银田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后世誉为「楚辞之祖」。他的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等,对后世诗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书从屈原生活的时代背景、主要作品和思想以及屈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等几个部分对屈原做了详细的介绍和评析。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详细了解屈原的生平轨迹,还能结合具体的作品深入了解屈原的主要思想和他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力求帮助读者了解一个完整、真实的屈原,理解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操。可以说,本书是了解屈原及其作品的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
-
苏东坡夏建国本书独辟蹊径,解析贬谪黄州的苏轼缘何时复扁舟越大江,纵游武昌(今鄂州市);还原940年前鄂州的胜 山水、厚重底蕴、温情人文。书中细致入微地记述了苏轼与鄂州市的特殊情缘,突出了鄂州苏轼文化的独特历史印记,填补了苏轼研究以及湖北和鄂州相关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
-
再续大明二百年孙晟于谦从小心怀以身许国的志向,历经数十年的磨砺与考验,从一个孤灯下苦读的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他出将入相,不爱“朱家”爱天下,在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不贪污、不受贿,不结党、不营私。“土木堡之变”,使大明帝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他力挽狂澜于既倒,举扶大厦于将倾,再续大明二百年,被誉为“救时宰相”。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复辟后,他受到徐有贞、石亨等人的污蔑陷害,含冤遇害。本书在解读史料的基础上,对于谦的一生进行了生动、详尽的描述,深刻展现了他一心为民、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揭示了在封建王朝体制下,由于权力和欲望失控,无数英雄含冤受害的政治悲剧,令人扼腕痛惜。
-
萨义德传[美]蒂莫西·布伦南作为巴勒斯坦阿拉伯裔美国知识分子、文学批评家和社会活动家,爱德华·萨义德是二十世纪后半叶Z具突破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名著《东方学》影响深远,至今仍是每个学术领域和公共领域中做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b读书。萨义德1935年出生于耶路撒冷,在开罗度过青少年时期,未满十六岁就到美国读高中,毕业后入读普林斯顿大学,在哈佛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作为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他既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又在电视节目上进行辩论,他的写作和演讲改变了大学的面貌,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来自边缘地带的作家和学者提供进入大都市的机会,并且永远改变了关于巴勒斯坦人民权利的舆论风向。蒂莫西·布伦南历时八年,广泛征阅相关文献档案,包括萨义德未发表过的文章、小说草稿、私人信件等,采访了萨义德的家人、朋友、学生甚至对手;他追踪萨义德思想演变的轨迹,再现萨义德每部著述的缘起与影响,撰写出这部关于萨义德的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全面性传记。
-
卡尔·马克思[美]艾伦·W.伍德(Allen W. Wood)艾伦·伍德所著的《卡尔·马克思》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领域最具世界影响的著作之一,从哲学的立场解释马克思的思想观点,并且针对通常的误解和批评为马克思辩护。其内容几乎涵盖马克思著作中所有重要的哲学论题:异化的概念、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道德的本质及其社会功能、哲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无神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运用以及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第二版增补一章论述资本主义的剥削,并提出延伸阅读的新建议。此外该版本还增加了一篇极具分量的新序言,重新审视了马克思的思想,并探讨了马克思与21世纪的持续关联性。
-
读史衡世系列2吕志勇,孙晟,李晨,张乐“读史衡世”系列丛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十位名相与十位名将,他们志存高远,心系天下,他们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本系列作为第二辑,选取徐达 于谦 魏徵 萧何,他们的处世智慧与自强不息的精神,相信可以修正读者的处世观,完善对生活的态度,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
苏曼殊传张昕这是一本介绍苏曼殊一生的传记。他生于乱世,身如飘萍,红尘一游,浮生若梦。他是诗人、天才、情种、革命者……他关心时事,积极投身革命;他悲观厌世,辗转漂泊。他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在出世与入世间纠结徘徊。
-
建汉首功吕志勇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一个永不停歇的实干家萧何早年入仕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秦的苛政加剧了社会矛盾,看似平静的强秦统治,实则是暗流涌动。随着大泽乡起义,各地反秦义军纷纷揭竿而起。此时萧何辅佐刘邦在沛县发动起义,之后随刘邦加入项家军、攻武关、过峣关、抵灞上,取咸阳。入咸阳后,萧何主张对民众约法三章,将士对百姓毫无秋犯,从而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信任。他“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对今后治国安邦提供的借鉴的蓝本。在汉中,萧何采用取民心、惠民策,致贤人的政策,致使人丁兴旺,经济蓬勃发展,为刘邦夺取彭城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楚汉之争时,留守关中,稳固后方,为前线输送兵源、粮饷,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帝国立下了不世之功,名列功臣第一,封为相国。根据秦朝六法,萧何制定《当律九章》,采用黄老之术,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刘邦驾崩后,他辅佐汉惠帝、抑制外戚干政,惠帝二年(前 193 年)七月,56岁的萧何病薨,谥号文终。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为汉朝的建立和稳定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秩序。后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惠帝,并通过曹参延续了自己的治国方针。本书基于史料,以全新的视角对萧何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介绍了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萧何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