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
大卫·休谟思想传詹姆斯·A.哈里斯本书是英国伟大的文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大卫·休谟的shou部思想传记。本书英文版初版于 2015 年,比欧内斯特·C. 莫斯纳的《大卫·休谟传》晚了大半个世纪。詹姆斯·A. 哈里斯描述了休谟一生的主要事件,将休谟的所有著作置于历史语境中,分析了休谟多种文学风格的差异,揭示了休谟思想发展所受到的主要影响。哈里斯关注休谟作为哲学分析家的旨趣,细致梳理了休谟与其同时代人的思想关联。哈里斯笔下的休谟,热衷于在启蒙运动所有重大问题上实现其开放、客观、缜密、冷静对话的理想
-
拉法·纳达尔[英]多米尼克·布利斯(Dominic Bliss)《拉法·纳达尔:红土之王》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纳达尔传记。纳达尔的网球生涯是在托尼·纳达尔叔叔的指导下开始,当时的小纳达尔还梦想着成为家族中另一位米格尔·安吉尔·纳达尔叔叔一样职业足球运动员。这本书涵盖了纳达尔成长早期的比赛历程、职业生涯起始、第一次青少年组ATP夺冠、罗兰·加洛斯首个大满贯冠军、温布尔登冠军和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该书主要围绕纳达尔漫长职业生涯中11场最关键比赛展开,从14岁首次获得西班牙青少年锦标赛冠军起(当时他是忍着左手指断裂的剧痛,一直坚持到了比赛获胜),到2020年的第20个大满贯赛冠军,以及2021年在与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史诗般五盘鏖战中痛失第21个冠军的精彩场景。本书还采用了信息图图解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示了球场内外活力四射的纳达尔。作者多米尼克·布利斯曾为GQ杂志和其他媒体,采访过纳达尔,他描绘了纳达尔从一个极尽羞涩,帅气的小男孩,成长为ATP巡回赛资深代言人的历程。即便还没有拿到金满贯,但已在红土场上享有了前所未有的统治地位;在网球的三种场地中,也成为了最长连胜纪录的保持者。
-
绝境之神念洲讲述足坛传奇球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的成长故事。从大西洋小岛上走出的C罗如何成为世界传奇球星,从青涩的里斯本少年、到懵懂的曼城斯特“小小罗”、再到称霸欧洲的C罗。涉及联赛、欧冠、国家队等多重角度,覆盖葡萄牙体育、曼联、皇马、尤文、利雅得胜利多家俱乐部,详细描写其生涯中的关键比赛以及重大事件。他如何在曼联成长,加盟皇马带队完成欧冠三连冠霸业的背后又经历了怎么样的考验?又缘何转投尤文继续转梦?回归“梦剧场”,却又因何与曼联决裂,世界杯后远赴沙特?国家队中,C罗率领葡萄牙队先后问鼎欧洲杯与欧国联,但却始终无法触碰到那座最为神圣的奖杯——大力神杯。
-
福柯传戴维·梅西(David Macey)“写作是为了摆脱自我面孔”,这是具有多重面孔的福柯的明确志向。尽管过着形色各异的公众化生活,他却将自己的个人生活笼罩在神秘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福柯的生活也是法国知识分子的生活。戴维·梅西通过采访福柯众多的亲朋师友,查阅福柯的各种作品文本,在掌握海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福柯的生活和工作图景进行了可靠、完整、充分、详尽的勾勒,浓墨重彩地介绍了福柯繁复的学术生涯与政治活动,并梳理了他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演变及代表作品。
-
着墨家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张颔(1920-2017),是我国 的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他出生于山西介休,自小经历苦难,学历仅及高小,却一生苦学,终成就为一代“大家”。2021年11月16日,是张颔先生诞辰101周年纪念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特以“着墨家山——张颔先生与他的家乡介休”展览纪念。本书就是以此展览为背景精编而成,本书是家乡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底蕴滋养了他的文化文化根系,而他无论是否满誉加身,都心系家乡,德被桑梓。其目的是为了体现他深沉的家国情怀及“大家”风范!
-
就要付出一切马克·辛诺特 著2017年6月3日上午9点28分,亚历克斯·霍诺德徒手登顶优胜美地900多米的酋长岩,用时3小时56分。没有绳索、不带保护装备,仅凭双手、双脚和一袋镁粉,他创造了攀岩运动的“登月时刻”。在亚历克斯身处的“攀登部落”,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人:他们有人周游世界,每到一处都留下新的攀登标准;有人不断开发新的冒险,在岩壁间走扁带,徒手登顶后穿上翼装从天而降;有人在岩壁上的吊帐里生活半个多月,只为完成一条困难线路的攀登;有人辗转极地、沙漠、雨林、“第三极”,以寻找和攀爬世界各大岩壁为人生使命;有人悬吊在崖壁之上,扛着摄像机拍摄壮阔山河、记录攀登者的身姿……马克·辛诺特以亚历克斯·霍诺德的攀岩人生为绳索,带领我们进入攀登者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群甘愿为毫无价值却能点燃自己的事付出一切的人。他们追求自由,却也活得专注、认真。
-
江右名儒谢文洊顾建华《江右名儒谢文洊》以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谢文洊的生平为主要脉络,系统梳理了人物的治学历程、创作著述、思想体系,讲述了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败得失及心路历程,为读者描画出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一代名儒的丰满形象。
-
深圳的科学家故事薛其坤,林祥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这里有这样一群科学家 —他们辛勤奉献、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坚忍不拔,为城市的发展和国家的科技进步立下汗马功劳。这些头顶光环的科学家离我们有多远?他们是如何成为科学家的?科学家是怎么工作与生活的?怀揣理想的青少年如何选择自己的成长道路?这本贴近生活、契合大众的科学家故事锦集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
中国近现代名人家庭教育启示录 法学家卷张志京 王仁彧 著本书选取近现代中国12位 法学家的成长历程和家庭教育状况为案例,分三个部分逐一展示他们带领子女奔向理想人生过程中的成就与经验。 篇重点表达四位驰名中外的法学家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方面给子女带来的重要影响。第二篇则重点展开另外四位法学大家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高瞻远瞩、坚实铺垫给儿女带来的底蕴与机遇。第三篇从世家发展与父子接力的角度展现了四位法学家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与效应。
-
院士读书与做学问方正怡 方鸿辉古今中外谈名人读书的出版物浩如烟海,而专集我国两院院士如何读书与做学问的文字,倒十分鲜见。毕竟他们都是在科学技术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成功人士,聆听他们的读书故事与治学之道,应该对广大青少年会有不少启示并值得回味。本书收入了60多位院士侃侃而谈的读书与做学问的“秘诀”:不仅要学好,更要好学,还要好奇、好思、好问。只有问出新意,创设新知,才能达到时代所要求的“创新”。书中的选文既有他们偶然在一本好书、一位恩师的指引下走上科学道路的难忘回忆,也有从自身的求学和治学之路中,悟出的经验与体会……这些有感而发的话语,都是有血有肉的真情流泻,既真切从容,又透彻醇厚。院士们还一致认为:真正的人才,首先应该是一名一辈子爱读书的终生阅读者。因此,他们也往往能花不少时间既读“正书”也读“闲书”,这常能在不经意间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毕竟在自己的专业里院士们是精的,就从这“精一”始,经过博的陶冶,从而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院士们讲述的故事中,读者还能体会到既要“仰望天空”,更要“脚踏实地”……相信这一切都会让青少年明白“学问”之道,也能终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