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
沧海萍踪陈墨 著李露玲老师年事已高,身体也不是很好,好在心理健康、头脑清晰,精力充沛、诚恳坦荡,且有主见。在编者正式采访时,努力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虽然李老师的概念记忆似乎强于形象记忆,对生平经历的细节记忆不如情节记忆那么清晰和丰富,但18小时的采访,听老人家讲述其坎坷跌宕的人生,收获惊喜与感动颇多。李露玲老人名气不大,成就也不高,却是有“有故事”的人。本书讲述了她与作家路翎、音乐家姚牧、电影人巴鸿的情感与婚姻经历,曲折跌宕的人生剧情,背后是中国抗战文化史及新中国社会史的真相。
-
他与他的人王敬慧本书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希利斯·米勒关于小说中的社群理论研究,特别是《小说中的社群》(Communities in Fiction)和《社群的爆燃: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The Conflagration ofCommunity: Fiction before and after Auschwitz)。米勒在《小说中的社群》中通过具体文本分析提出了被重新定义的现代社会的社群(community)概念。他认为是社群的错位(dislocation)、分解(dissolution)和爆燃(conflagration)构成了“现代社会最痛苦而严峻的证词(testimony)”。文学社群的概念不是希利斯?米勒首先提出的,更早可以追溯到雷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让·卢克·南希(Jean-Luc Nancy)等人。但是米勒首先运用这一理论大量分析文学作品,他的文本细读方式给笔者很多启发。笔者认真研读米勒所写文章,研究他如何用后现代社群理论对特罗洛普、哈代、康拉德、伍尔夫、皮钦翁和塞万提斯的经典小说进行评论,体会如何识别小说中的社群表现。对这种虚构的非实体化社群的研究目的,用米勒的观点说,就是“以新的方式看待自己所在的社群,并做出相应的改变”。笔者遵循本体阐释的思路,学习和参照米勒的研究方法,着力点在于对库切文本的比较与分析以及作品与作者的关系研究。研究库切文本中的社群观念就是研究他如何在小说维度里关注当下人类的需求——人性的光辉与坚韧优雅的情怀。本专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题目为:库切——其人; 中篇题目为:库切——其作品;下篇题目为:库切——其同道。上篇主要介绍笔者与之交往、近距离观察到的库切,目的是展现一个多维立体的作家库切。中篇则是通过解读库切近些年的文本,特别是他的耶稣三部曲系列,具体剖析库切文本中具有反思性和批判性的后现代社群观念建构过程,同时侧重从中国学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品评。下篇主要针对库切自己所写文论,以及他对其他作家的关注,挑选出典型作家,将库切文本与这些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总体而言,本书主要关注点涉及库切作品中所提炼出来的有关社群问题的三个方面:移民问题,教育问题,和包容差异的能力问题。文学从来不是被动地传达信息,而是主动地在读者与历史、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媒介作用,一方面形成人们对自我、对过去、对集体的感知,另一方面影响着未来的人们对当下的记忆。文学使个体记忆为公众所共有,建构并维持一个社群的文化记忆。笔者希望通过从后现代社群的视角对库切的文本进行深入研读,让其文本中后现代社群的文化记忆得以有效的延展。 [1] 详细内容参见本书后现代社群理论梳理章节
-
武则天传萧让 著隔了一千多年的风烟,重新检视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帝。在等级森严的中古时代,以商人之女成为一国之后;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王朝,以女子之身君临天下。武则天,她的名字就是一段传奇,一个神话。她是大唐那个沧海般恢宏大气的时代的弄潮儿,也是唐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的典型代表。她的从政之路曲折艰辛而又血腥残酷,留下各种真真假假的记载和传说。本书将试图拨开重重迷雾,追寻这个非凡女子的一生,带你领略从李唐到武周时代变幻的风云。对高宗李治、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狄仁杰等历史人物,书中亦有全新解读。
-
中国铁路电气化奠基人谢瑜等著曹建猷是中国铁路电气化的奠基人,是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和信息学院的创始人,与西南交通大学当前两个重要的国家j实验室都有着密切联系,是沈志云院士和钱清泉院士的引路人。本传记分为十章,前四章回溯曹建猷的求学生涯,第五到第八章聚焦曹建猷在铁路电气化的开创性工作及其在西南地区成立第一个计算中心的历程,第九章呈现了他作为科研引路人,支持和发展了两个重要的国家j实验室,Z后一章对他本人的性格和特质做了描述和分析。本传记采集到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曹建猷写给吴仲华夫妇讲述在MIT 的学习和科研情况的信、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波士顿聚会庆祝建校51 周年的影片、曹建猷的MIT 的博士论文、曹建猷发表在1956 年11 月25 日《人民日报》上的关于中国铁路电气化制式的文章、曹建猷于1960 年写的参与宝凤段铁路施工的工作笔记、1993 年曹建猷所述本人77年经历的笔记。
-
回来《学习时报》编辑部本书整理自《学习时报》“归国科学家“专栏,共收录文章40篇。新中国成立前后,百废待兴,归国科学家们回国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投身科研实践,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农业发展、医药卫生、航天、核物理等领域献计献策,在他们刻苦钻研和锐意创新下,新中国各项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除钱学森、华罗庚等知名科学家,本书还讲述了王承书、陈能宽、柯俊、杨承宗、马世骏、吴仲华等以前较少宣传的科学家的故事。他们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物质生活,毅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展现了澎湃的爱国主义精神。
-
地学金钉子李彩容著根据国务院批复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实施方案》,中国科协联合中组部、教育B、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 11 部委共同组成领导小组,从 2010 年开始组织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文献与口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录音录像、实物采集等形式,把反映老科学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科研活动、学术成就等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的口述资料、实物资料和音像资料完整系统地保存下来。 本书通过整理黄琳各个时期的资料,形成了他学术成长的脉络图,以时间为主线,以典型和重要事件、主要学术活动、学术成就等栏目形成资料长编。传记从十个主题展开,包括家庭背景童年生活、求学历程、工作环境和初期获得的基础性的杰出学术成就、 初上讲台并完成有特色的两本讲义、在陕西汉中分校的经历并在动荡中编写《线性代数应用理论讲义》、潜心治学完成三本有影响的专著、在系统鲁棒分析方向做出里程碑式的成果、热心公益坚持原则彰显大师风范、发展学科为人师表、老骥伏枥不忘使命。以这样一条主线,翔实勾勒黄琳的学术成长经历。本传记梳理了黄琳致力于控制理论研究所留下的科研足迹与贡献,回顾了他始终站在控制科学前沿的高度,辛勤耕耘几十载,推动控制科学发展所作的功绩。从黄琳成长、成才、成名到学高为师,总结了他一生严谨治学、唯真求实、矢志创新、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本传记力求通过黄琳的学术成长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控制科学的发展历史和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价值理念以及为了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富强不懈努力的奋斗精神。希望他的创新思想和科学精神启迪和激励年轻学者不断前行。
-
走近西南联大韩震本书以著名地质学家韩德馨院士在战火纷飞中求学、成长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一名青年如何在国家需要中找到人生方向,并奠定日后成为院士的基础。记述了他在战乱动荡、外敌入侵的年代,由家乡如皋到南京中大实校,又由重庆到昆明西南联大,再到出国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往事,其中又以西南联大为重点。这不仅是一本个人传记,更是对西南联大师生这一光辉群体历史记忆的追寻。本书收录的韩德馨院士与30多位师长、60多位同学的交往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南联大的全景,对西南联大校史做了真实的补充。
-
切利尼自传本韦努托·切利尼切利尼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金匠和雕塑家,但真正让他名扬后世的是这部ji具个人主义色彩的自传——它不仅是所有自传性作品中出类拔萃的一部,而且也被认为是十六世纪zui重要的文献之一。切利尼以生动鲜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丰富多彩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他一生放浪不羁而对艺术充满卓越的激情,敢于冒险而对生活充满敏锐的观察。他交游广泛,与教皇、国王、公爵、艺术家、士兵、客栈老板等形形色色的人物相往来,受到他们的钦佩或憎恨。他的书充满令人捧腹的诙谐幽默和难以抑制的谩骂吹牛,尽管有的夸张叙述多少会令人生疑,但丝毫不减损读者的阅读乐趣。借助切利尼的书,我们不仅可以一睹文艺复兴时期的灿烂风采,也能够管窥当时的世俗风情和道德水平。
-
大宋河山可骑驴王这么苏东坡旷达,王安石执拗,李清照侠气,陆游特立独行,他们那样洒脱,让人都忘记了他们也曾遭受过生活的暴击:苏东坡一生三次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直到六十五岁才被赦免;王安石推行新法被亲信背叛,被诬告谋反;李清照被“渣男”欺骗、家暴;陆游因挡了权臣秦桧之孙的状元路,被取消殿试资格,名落孙山……时运不济,但接受现实可不是他们的风格苏东坡将每一个流放地变成自己的世外桃源;王安石为了变革理想,敢在皇帝面前抗辩;李清照宁可面对世俗嘲骂与牢狱之灾,也要寻回自由身;陆游上下求索,积极寻求赶往前线的每一次机会……翻开本书,拥有“苏东坡们”直面生活的勇气!
-
白居易传万曼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称“香山居士”。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通俗易懂,有“诗魔”“诗王”之称。年轻时,他怀着“兼济天下”的抱负,直言谏上,创作了大批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多次贬谪后,寄情山水。他一生创作了三千多首诗,其中《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等极负盛名。本书以时间为轴,用细腻的文笔还原了白居易跌宕起伏的一生,展现了他虽历经坎坷却坚强不屈、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再现了波澜壮阔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