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医疑难病方药手册
作者:黄泰康主编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4-04-01
ISBN:9787506710848
定价:¥15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疑难病严重地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其治疗是临床研究的一个难题,有关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也相关重要。本书约请国内著名匠中医药专家近60体温表,从发病机理、药物治疗、药物研究、单方验方、食疗药膳、各家医案,系统地论述了对104种疑难病的治疗方法,是国内外首部集医药为一体,研究治疗疑难病的大型专著。此书是临床各科医生,药物研究、生产、开发者和高等医药院校师生的必读手册。片断:三、辨证施治(一)辨证要点本病辨证首先辨黄疸之有无。黄疸者,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为主,目肤黄色鲜明;阴黄以寒湿为主,目肤黄色晦暗如烟熏。阳黄中又有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二种情况,前者以发热、口渴、口苦、大便秘结为特点,后者则以头重身困、胸脘痞满、恶心呕吐、腹胀为明显。阴黄辨证当注意虚实兼夹,气血同病。因为部分阴黄由阳黄失治,迁延日久,或过用苦寒药物,损伤脾阳转化而成;也有病程日久,邪阻气滞,渐至气滞血瘀,出现胁下症积胀痛,固定不移。无黄疸者,辨证当以气血虚实为纲。病初在气,渐至人血,出现肝气郁结,或气滞血瘀的证候表现,如胁肋胀痛或刺痛,病症多实;病久阴血亏损,肝失所养,病症多虚。此外,尚有虚实夹杂,正虚邪实的情况,如脾虚湿困,症见脘腹胀闷,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临床辨证必须明确,才能正确指导治法方药。(二)辨证分型1.黄疸型(1)阳黄热重于湿,症见目肤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腹部胀满,心中懊憹,口干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湿重于热,症见身目俱黄,但没有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口中粘腻。舌苔厚腻微黄,脉象弦缓或濡缓。(2)阴黄目肤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神疲,畏寒,纳少脘痞,或见腹胀,大便不实,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2.无黄疸型(1)肝气郁结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而增减,胸闷气短,饮食减少,暖气频作。苔薄,脉弦。(2)脾虚湿困腹脘胀闷,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胁痛。舌苔白腻,脉缓或弦。(3)肝阴不足胁肋隐痛,头晕目眩,心中烦热,易怒,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而数。(4)气滞血瘀右胁刺痛,并有痞块,头晕肢麻,形体消瘦,食少腹胀,面色暗晦,有血痣(蜘蛛痣),舌质红或暗紫有瘀,脉象沉涩或沉弦。(三)治法方药1.分型治疗(1)黄疸型阳黄,热重于湿,治以清热利湿,佐以泄下。方用茵陈蒿汤加味。重用茵陈蒿清热利湿;栀子、大黄清热泻下;酌加获苓、猪苓、滑石等渗湿之品,使湿热之邪从二便而去。湿重于热,治以利湿化浊,佐以清热。方用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茵陈蒿清热利湿,五苓散化气利湿,使湿从小便而去;黄苓、木通苦寒清热化湿;藿香、蔻仁芳香化浊,宣利气机,诸药合用,湿祛、浊化、热清。阴黄,治以健脾和胃,温化寒湿。方用茵陈术附汤加味。方中茵陈、附子并用,以温化寒湿退黄;白术、干姜、甘草健脾温中;酌加郁金、厚朴、获苓、泽泻等行气利湿。(2)无黄疸型肝气郁结,治以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疏肝,配香附、枳壳、陈皮以理气;川芎活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脾虚湿困,治以燥湿健脾。方用平胃散。方中苍术燥湿健脾;厚朴下气除湿散满;陈皮理气宽中;甘草和中益气;姜、枣调和脾胃。肝阴不足,治以养阴柔肝。方用一贯煎。方中生地黄、枸杞]子滋肾养肝。沙参、麦冬养阴生津;当归养血柔肝;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气滞血瘀,治以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方中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桃仁、红花核瘀。可酌加柴胡、郁金疏肝行气。2.方药选介(1)常用方选①强肝汤1号组成:黄芪12~30g,丹参12~30g,当归6~15g,白芍6~15g,党参6~15g,白术5~15g,获苓6~15g,黄精6~15g,生地6~15g,郁金3~12g,茵陈6~15g,板蓝根8~12g,泽泻5~15g,山植6~15g,山药6~15g,甘草3~12g。适应症:本方主要用于慢性肝炎,气血不足、肾虚、肝郁脾虚或气虚血瘀等虚证为主。用法用量:口服,煎汤,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连用6天,停药1天,8周为1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基本恢复后,再服药一段时间,以利巩固。临床应用:全身倦怠气虚者重用黄芪、党参,或加薏米仁、大枣;湿困身重,酌加苍术、陈皮;食欲不振酌加谷麦芽、鸡内金、砂仁;肝区痛酌加柴胡、青皮、香附、川楝子;有黄疸者重用茵陈,酌加金钱草;有出血倾向者酌加大小蓟、白茅根、茵草;肝脾肿大则重用丹参,酌加鳖甲、牡蛎、炮山甲。用本方治疗204例,其中病程1~2年者109例;3~5年者62例;5年以上~10年者26例;10年以上者7例。近期临床治愈率为86.3%,有效率为95.6%,肝功能恢复正常率为87.3%。使用注意;应“补虚不令滞邪,补脾不令童滞,养阴不令滋腻”,以补为主,寓消于补,兼清余邪。实验药理:本方具有保护肝细胞、抗脂肪肝、轻度抑制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及抑制血清谷丙转氨酶异常升高的作用。另外,也有促进血清白蛋白合成和抑制血清丙种球蛋白异常增高的作用,对正常肝脏则无任何作用。资料来源:韩经寰,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的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9。本书前言前言人类自古至今都在经受着各种疾病的折磨。而当今世界的环境污染,使人望而生畏,病者更加恐惧,同时我们看到因社会人际所产生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其它种种因素,导致各种疾病。有些疾病,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来医治,特别是一些疑难的慢性病。再者,由于化学药品等毒副作用较大,人们普遍都愿从大自然中寻找治疗的方法和药品,国外也纷纷向中国来寻求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包括衣、食、住、行等,因此,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大。纵观国内外中医药研究的进度,自80年代以来,已进入到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学者相继来中国学习中医药,在此大好形势下,如何使我们几千年的传统医药学精华能适应科技时代发展的需要,使其发扬光大,就有必要加强中医药对疑难病症的治疗,并使中药生产加工技术更为现代化,重点对中药研究中的化学、药理及中药地道药材资源的引种开发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和总结,从而建立一个新兴的中药系统工程学。建国后,有许多医药学家做了大量的继承挖掘,分析提高工作,尤其是国内的医药学前辈终身致力于这方面研究,为我们这一代医药工作者奠定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接好这一棒,以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是我们光荣的使命。作者在医药界前辈和同仁们的关怀支持下,为了给中国中药工业现代化奠定理论基础,领衔编纂了《中成药学》、《中药制剂发展史及现代研究》等一系列中药系统工程研究参考书,继而为了解决绿色世界中的天然药物地道问题,经过多年探求,试著了《天然药物地理学》。随后在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等参编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们的大力支持下,作为常务主编者和有关专家共同组织编纂了划时代的巨著《中药辞海》。这些无疑都将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如前所述,人们对回归大自然的意识不断增强,怎样解决中医药对疑难病症的治疗问题,以及为中药治病寻求科学依据,加速天然药物开发速度。作者在中医药研究工作中发现,必须从药物有效方剂、成分、药理着手,结合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系统研究,故又领衔编纂了《中医疑难病方药手册》、《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等中药系统工程学参考书和系列专著。《中医疑难病方药手册》共收疑难病症104种。疑难病症是指短时间难以治好的常见慢性病和多发病,虽然诊断明确,但是经多方治疗还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约请了近60位各有专长、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和药学专家共同撰写了这本手册,广泛收集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这些疑难病症的方药。其中许多是久经验证、疗效可靠的著名方剂,可以为临床工作带来方便,并为新药开发提供思路。可以说这部手册是中药系统工程中研究中药有效方剂与药效的一部分。在“辨证施治”中,有辨证要点及辨证分型,这给医院病区管理病床的医生以一定的帮助。本书的重点内容是“方药选介”,特别是方剂的选介。其中有分型治疗的方剂、常用方选单方验方、中成药、食疗药膳、各家医案、现代报道,共收载各类有效方剂3000余首,有不少是名家的验方、验案,有很高的使用和研究价值,是新药开发的重要依据。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南京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上海市中医药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中医文献馆、上海曙光医院、南京铁道医学院、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山东中医学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安徽中医学院、南京医学院、扬州医学院、国家医药管理局中成药情报站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我们将以此书献给中药开发、研究人员,中西医结合临床各科医生,中医药管理工作者和广大的中医师、药剂师等,作为工作或研究参考用书。因本书出版后,深获有关人士和读者的欢迎,他们同时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作者在认真吸取了这些意见后,对书中有关内容作了个别修正。今特修订重印以飨读者。由于修正的时间和内容有限,书中还可能存在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黄泰康1997年5月
作者简介
暂缺《中医疑难病方药手册》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乙型肝炎
重症肝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律失常
病毒性心肌炎
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
高脂蛋白血症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克隆病
溃疡性结肠炎
肝硬化
胰腺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功能衰竭
阳痿
男性不育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减少症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塞(包括脑栓塞)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震颤麻痹
老年期痴呆
偏头痛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癫痫
精神分裂症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皮质醇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症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尿崩症
糖尿病
肥胖病
红斑性狼疮
硬皮病
白塞氏病
食管癌
胃癌
大肠癌
原发性肝癌
胰腺癌
甲状腺腺瘤
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新生儿黄疸
百日咳
病毒性肺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儿肾病综合征
小儿癫痫
儿童多动综合征
闭经
崩漏
慢性子宫颈炎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习惯性流产
女阴白色病变
更年期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泌尿系结石
前列腺肥大症
颈淋巴结结核
慢性骨髓炎
肩关节周围炎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质增生症
肛裂
痔
湿疹
带状疱疹
神经性皮炎
痤疮
银屑病
斑秃
淋病
梅毒
老年性白内障
原发性青光眼
病毒性角膜炎
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神经萎缩
慢性咽炎
副鼻窦炎
萎缩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突发性聋
耳源性眩晕
乙型肝炎
重症肝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律失常
病毒性心肌炎
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
高脂蛋白血症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克隆病
溃疡性结肠炎
肝硬化
胰腺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功能衰竭
阳痿
男性不育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减少症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塞(包括脑栓塞)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震颤麻痹
老年期痴呆
偏头痛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癫痫
精神分裂症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皮质醇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症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尿崩症
糖尿病
肥胖病
红斑性狼疮
硬皮病
白塞氏病
食管癌
胃癌
大肠癌
原发性肝癌
胰腺癌
甲状腺腺瘤
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新生儿黄疸
百日咳
病毒性肺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儿肾病综合征
小儿癫痫
儿童多动综合征
闭经
崩漏
慢性子宫颈炎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习惯性流产
女阴白色病变
更年期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泌尿系结石
前列腺肥大症
颈淋巴结结核
慢性骨髓炎
肩关节周围炎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质增生症
肛裂
痔
湿疹
带状疱疹
神经性皮炎
痤疮
银屑病
斑秃
淋病
梅毒
老年性白内障
原发性青光眼
病毒性角膜炎
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神经萎缩
慢性咽炎
副鼻窦炎
萎缩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突发性聋
耳源性眩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