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史稿
作者:魏宏运主编
出版社:档案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0-05-01
ISBN:9787800191732
定价:¥7.20
内容简介
本书叙述了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发展的路程和来龙去脉。在时间上 ,叙述到1 945年8月日本投降为止。
作者简介
暂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史稿》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晋察冀边区的概况
第一节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一 北岳区的开辟
二 冀中根据地的建立
三 挺进平西、冀东
第二节 边区政府的成立
第三节 边区的行政区划
一 疆域、人口和行政区划
二 边区的地形和物产资源
第二章 边区初创时期的财政
第一节 开辟财源,充实抗日经费
一 动委会时期经费的筹措
二 实行村合理负担
三 恢复田赋
四 征收救国公粮
五 整顿税收,废除苛捐杂税
六 征收契税,整理公产
七 发行救国公债
第二节 建立健全财政制度
一 统筹统支制度
二 预决算制度
三 会计和金库制度
四 村概算制度
第三节 战争勤务
第三章 晋察冀边区银行
第一节 边区银行的成立
一 边区银行成立前的金融状况
二 边区银行的成立及其任务
三 边区银行的性质、特点
第二节 边币的发行
一 边币发行的方针
二 边币发行的措施
三 边币发行的历史经验及其作用
四 金融与物价
第三节 对日伪的货币斗争
一 打击伪钞,清除杂钞
二 货币战的斗争形式
第四章 减租减息,发展农业生产
第一节 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
一 抗战前晋察冀边界地区的土地占有关系
二 减租减息条例的制定
三 发动群众,减租减息
第二节 边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 奖励垦荒修滩,扩大耕地面积
二 提倡植树造林,发展林牧业
三 组织农民开展生产竞赛
四 调剂种子,补充耕畜,扶持农业生产
第三节 战胜水患,兴办水利
一 1939年的严重水灾
二 救灾渡荒,安定民生
三 兴办水利,治理水害
第五章 边区初创时期的工商业
第一节 公营工业
第二节 军事工业的建立
一 创建军区修械所
二 军区工业部的成立
三 军工原料的来源
第三节 商业贸易
一 对内自由,对外统制
二 贸易机构的建立
三 合作商业
四 私营商业
第六章 精兵简政与节约运动
第一节 1942年前后边区的社会经济
一 日军对边区的经济破坏及封锁
二 物价上涨,边区财经日益困难
第二节 精兵简政,节约开支
一 精兵简政
二 节衣缩食
第七章 战胜灾荒
第一节 深入减租减息
一 深入减租减息
二 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
三 北岳区农村土地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第二节 劳武结合,发展生产
一 在战斗中生产
二 劳武结合
第三节 生产自救
一 严重灾荒的侵袭
二 军民同心抗灾荒
三 生产救灾
第四节 改良农业
一 兴修小型水利
二 改进农业技术,开展农事试验
第八章 实行统一累进税
第一节 统一累进税的提出
第二节 统一累进税的基本内容
一 确定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二 确定统一的计算单位和方法
第三节 全面开展统一累进税的征收工作
一 组织动员和调查评议
二 统一累进税的征收工作
三 修订统一累进税办法
四 冀东、平北地区征税办法
第九章 粮食战线上的斗争
第一节 运粮战
第二节 粮食平粜
第三节 反掠夺破坏
第四节 武装保卫秋收
第十章 贸易和市场
第一节 重建边区商业网
一 团结商贩,整顿合作社
二 重建北岳区贸易路线
三 普遍建立公营商店
第二节 对敌贸易斗争
一 统制对外贸易
二 开展物资争夺战
三 加强缉私
第三节 恢复扩大市场
一 恢复扩大市场
二 集市争夺战
三 边区的物价
第十一章 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第一节 军事工业
一 军工部生产连的创建与各地军事工业的发展
二 保护军工原料的斗争
三 军工生产的新成就
四 军工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民用工业
一 公营厂矿的发展
二 公营厂矿的经营管理
三 提倡科学实验
第三节 手工业和家庭副业
一 纺织业
二 毛织业
三 榨油业
四 造纸业
五 工具制造业
六 家庭副业
第十二章 大生产运动
第一节 劳动互助
一 劳动互助的开展
二 劳动互助的组织形式
三 劳动互助的主要经验
四 劳动互助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第二节 北岳区的生产自给运动
一 生产自给运动的开展
二 人民生活初步改善
第三节 为“耕三余”而奋斗
一 冀晋区的“耕三余一”
二 冀察区战胜灾害,力争“耕三余一”
三 冀中区生产面貌一新
四 冀热辽区的生产运动
第四节 机关部队的生产自给运动
一 农业生产
二 手工业、副业和运输业生产
三 机关部队生活改善,人民负担减轻
四 帮助群众生产
第十三章 抗战胜利前夕的边区财政
第一节 恢复发展根据地的经济
第二节 休养生息,减轻负担
第三节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
一 加强审计工作
二 发行胜利建设公债
三 增加银行的军事发行
第四节 修订战勤办法,动员更多的人力、物力
支援抗战
结束语
第一章 晋察冀边区的概况
第一节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一 北岳区的开辟
二 冀中根据地的建立
三 挺进平西、冀东
第二节 边区政府的成立
第三节 边区的行政区划
一 疆域、人口和行政区划
二 边区的地形和物产资源
第二章 边区初创时期的财政
第一节 开辟财源,充实抗日经费
一 动委会时期经费的筹措
二 实行村合理负担
三 恢复田赋
四 征收救国公粮
五 整顿税收,废除苛捐杂税
六 征收契税,整理公产
七 发行救国公债
第二节 建立健全财政制度
一 统筹统支制度
二 预决算制度
三 会计和金库制度
四 村概算制度
第三节 战争勤务
第三章 晋察冀边区银行
第一节 边区银行的成立
一 边区银行成立前的金融状况
二 边区银行的成立及其任务
三 边区银行的性质、特点
第二节 边币的发行
一 边币发行的方针
二 边币发行的措施
三 边币发行的历史经验及其作用
四 金融与物价
第三节 对日伪的货币斗争
一 打击伪钞,清除杂钞
二 货币战的斗争形式
第四章 减租减息,发展农业生产
第一节 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
一 抗战前晋察冀边界地区的土地占有关系
二 减租减息条例的制定
三 发动群众,减租减息
第二节 边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 奖励垦荒修滩,扩大耕地面积
二 提倡植树造林,发展林牧业
三 组织农民开展生产竞赛
四 调剂种子,补充耕畜,扶持农业生产
第三节 战胜水患,兴办水利
一 1939年的严重水灾
二 救灾渡荒,安定民生
三 兴办水利,治理水害
第五章 边区初创时期的工商业
第一节 公营工业
第二节 军事工业的建立
一 创建军区修械所
二 军区工业部的成立
三 军工原料的来源
第三节 商业贸易
一 对内自由,对外统制
二 贸易机构的建立
三 合作商业
四 私营商业
第六章 精兵简政与节约运动
第一节 1942年前后边区的社会经济
一 日军对边区的经济破坏及封锁
二 物价上涨,边区财经日益困难
第二节 精兵简政,节约开支
一 精兵简政
二 节衣缩食
第七章 战胜灾荒
第一节 深入减租减息
一 深入减租减息
二 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
三 北岳区农村土地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第二节 劳武结合,发展生产
一 在战斗中生产
二 劳武结合
第三节 生产自救
一 严重灾荒的侵袭
二 军民同心抗灾荒
三 生产救灾
第四节 改良农业
一 兴修小型水利
二 改进农业技术,开展农事试验
第八章 实行统一累进税
第一节 统一累进税的提出
第二节 统一累进税的基本内容
一 确定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二 确定统一的计算单位和方法
第三节 全面开展统一累进税的征收工作
一 组织动员和调查评议
二 统一累进税的征收工作
三 修订统一累进税办法
四 冀东、平北地区征税办法
第九章 粮食战线上的斗争
第一节 运粮战
第二节 粮食平粜
第三节 反掠夺破坏
第四节 武装保卫秋收
第十章 贸易和市场
第一节 重建边区商业网
一 团结商贩,整顿合作社
二 重建北岳区贸易路线
三 普遍建立公营商店
第二节 对敌贸易斗争
一 统制对外贸易
二 开展物资争夺战
三 加强缉私
第三节 恢复扩大市场
一 恢复扩大市场
二 集市争夺战
三 边区的物价
第十一章 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第一节 军事工业
一 军工部生产连的创建与各地军事工业的发展
二 保护军工原料的斗争
三 军工生产的新成就
四 军工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民用工业
一 公营厂矿的发展
二 公营厂矿的经营管理
三 提倡科学实验
第三节 手工业和家庭副业
一 纺织业
二 毛织业
三 榨油业
四 造纸业
五 工具制造业
六 家庭副业
第十二章 大生产运动
第一节 劳动互助
一 劳动互助的开展
二 劳动互助的组织形式
三 劳动互助的主要经验
四 劳动互助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第二节 北岳区的生产自给运动
一 生产自给运动的开展
二 人民生活初步改善
第三节 为“耕三余”而奋斗
一 冀晋区的“耕三余一”
二 冀察区战胜灾害,力争“耕三余一”
三 冀中区生产面貌一新
四 冀热辽区的生产运动
第四节 机关部队的生产自给运动
一 农业生产
二 手工业、副业和运输业生产
三 机关部队生活改善,人民负担减轻
四 帮助群众生产
第十三章 抗战胜利前夕的边区财政
第一节 恢复发展根据地的经济
第二节 休养生息,减轻负担
第三节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
一 加强审计工作
二 发行胜利建设公债
三 增加银行的军事发行
第四节 修订战勤办法,动员更多的人力、物力
支援抗战
结束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