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乡贤金科《乡贤》收录了:金科的四篇记述故土人物的大散文。这四篇散文,严格意义上说都属于人物传记的范畴,所写之人或尊、或长、或师,最易写成为尊者讳、为死者讳的歌功颂德之作。而金科竟能一步一步,走进历史深处,走进人物内心,以真实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审美的力量,把久远尘封的历史照亮。
-
浙东作家文丛徐群飞、俞强、郑勇、成风、戴中平暂缺简介...
-
造句50招程逸汝等编暂缺简介...
-
吴宏聪自选集吴宏聪暂缺简介...
-
走过伦敦郁眉 著美丽的Chineselady郁眉到了伦敦不几天,就有了艳遇!她遇到一个意大利男士,第一次见面就有邀请她同居一室的激情表达!……一个美丽的中国女性,如何在伦敦孤军奋斗,如何在英国交友生活,如何在异国他乡追求梦想,以及她到底追求一个什么样美丽的梦想……文学是一个梦,很多人都做过。有的人早早地醒了,有的人一直生活在梦里。《走过伦敦》的作者最初是学中文的,那时她还是个娇小、文静的女孩子。学中文的女孩儿都会有梦的,只是不知她的梦会是怎样的一个。但从她在伦敦的生活和在英国自费读MBA的经历中,不难看到:那时她是清醒的,她不可能做文学的梦,因为生活太实在了。所有的浪漫和想象似乎都与真切显得格格不入。她要一次次地找房子,她要一番番地问工打工,她要为挣足学费而没日没夜地苦做,她还要在孤独无助的煎熬中完成对异域文化、他乡生活的体认和思索。当她用四年的生命光阴走过伦敦,回到祖国,回到家人亲人好友同事身边,回到一个她生存生长生活的古老的大房子里时,她异乎寻常地感到了现实和温暖。她又可以是那个娇小、文静的小女孩儿了,她也再次回到了她的梦里。伦敦为她的梦装点了色彩,增加了实实在在的生活内容,她完成了《走过伦敦》。伦敦我是到过的,泰晤士河上有许多桥。紧靠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边上的那一座是最古老的,而新政府修建的便民桥,据说为执政者赢得了许多选票;还有因为电影《魂断蓝桥》而闻名世界的。WaterlooBridge(滑铁卢桥),上演过无数惊心动魄故事的伦敦塔桥,都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理所当然,大笨钟、唐宁街10号、格林威治天文台和牛津、剑桥的大学城都是要看的,看到了历史的凝重,看到了都市的喧哗,看到了工业文明给这个世界大都市带来的繁荣,也看到了莎士比亚故乡的文化品位、文化传统和至今没有舍弃的翩翩的绅士风度。但是,我必须承认,没有看到真正的伦敦的生活。伦敦的真实也许不在这些世界闻名的景点里,也不在庄重沉实高大的石头建筑中和穿西装、拄手杖的绅士的脸上,而是在地铁站里,在咖啡厅中,在唐人街上,在午夜后静静的街区和昏暗的灯光之下。《走过伦敦》的作者看到了,感受到了,体验了,经历了,她写出了只有在伦敦的底层生活过的人才能写出的异乡漂泊的感受:艰辛、压抑,对祖国、家乡铭心刻骨的依恋和对伦敦人的深切的理解和感悟。她曾问我“走过伦敦”这个书名可好,在读完作品之后,我发自内心地感到这是个很不错的名字,因为这个书名再贴切不过表述和概括了一个生命意义上的经历和对这种经历的体味。走过是脚踏实地的,是历雨经风的,可以触摸伦敦的雾,也需要在与每一个英国人和其他的外国人还有自己的同胞擦肩而过时,礼貌地打一声招呼。而我作为一个到过伦敦的人,绝不会有这样的深切、细腻和丰富感受。《走过伦敦》是一个女自费留学生用她的生命经验写成的,这是一个独特的、有意义的视角。作品里着墨最少的是读书,着墨最多的是生活。这里有太多的人生,太多的感人经历和生动故事,但作者不是在刻意地写人生、讲故事,而是用一个女研究生细腻、温婉的眼光,去扫描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场景,每一次经历,质朴而直接地娓娓道来,没有丝毫的做作和卖弄。作为读者,我不止一次地被感动过。由于对作者的了解,我的感动可能胜于对她的关切。但伦敦生活的艰辛,那一群中国人生存的艰难,不论是偷渡者、求学者、国内著名的中医还是名牌大学的年过半百的高材生,无一例外地令人玩味、令人关切。作者用很轻松的笔触描述了这些生活细节,真实地表现了这种异域谋生的艰苦。《走过伦敦》的艰苦不是概念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她也写到了欢乐,写到了伦敦的文明,写到了伦敦生活许多方便和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写到中国人骨子里会时时流露出来的做人的气节,甚至有丝丝缕缕对伦敦的向往和流连,但《走过伦敦》的通篇,充满的是一个异国求学者的艰辛经验,咀嚼这种经验的滋味,回味这种经验的印象,升华这种经验的品质。更加让人感动的是,字里行间流动的是一个女留学生的真诚和善良,有对祖国和同胞命运的关心和关注,有对外国朋友的理解和宽容,有对自己的安慰和解脱,也有对生活的忍耐和退让,读《走过伦敦》的所有文字时,会时时感受到一个文弱女子的豁达与温柔。《走过伦敦》在表现作者人生经验和心路历程的同时,也会把一些有一般意义的内容展示给人看,因此,作品不仅是自我的,更是社会的。我在想,《走过伦敦》的内容,对曾经在伦敦驻足、走马观花的人是有意义的,它会让人们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对所有想去伦敦求学、谋生、找出路的人是有意义的,它让人们在有了各种美好的向往之后,有更实在的生活和心理准备;对有亲人在伦敦生活的所有人都是有意义的,它让所有的亲人们清醒和明白:收到的信件和物品、听到的话语和描述、看到的容光焕发和笑脸的背后,埋藏了太多太多不为亲人知道的磨难和艰辛;对想真正了解伦敦的生活状态、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存方式和理念的人们是有意义的,它让你看到一个个具体的过程和细节。伦敦对于许许多多的关切者也许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你可以去读《走过伦敦》,它会再真实不过地让你对伦敦有一个揭开面纱的感受。在我结束这篇被视为序言的文章之前,我想做一个真诚的表白,因为《走过伦敦》是真诚的。从大学到机关已经十个年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每每深切感到的,是自己正在蜕变成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因为书读得太少了。我已经从文学的梦中醒来,而且难能再次入睡。但当我一口气读完《走过伦敦》时,我真的竟有了一点找回感觉的欣慰。我想这绝不仅仅是出于对作者及其在伦敦思念生活的关切。作者在描述浏览剑桥时写道:走在幽幽的小径,我想象着徐志摩当年告别剑桥的情景。他一定是在这条小路上走来走去,依依不舍,吟咏出了“再别康桥”的诗句。……我是到过康桥的,但我感到的却不是幽幽小径上走来走去的诗意,而是带了点凄怆的失落和哀婉。诗人就是诗人,他把失落和哀婉化成了一抹静静的流连。记得我在走过康桥之后曾写下一首诗,我愿意把它翻出来献给读者,也献给本书的作者,并作为我仍然有梦的装点:静静的康桥拥着早春清嫩的风期盼着一个中国诗人的到来我必须轻轻地告诉你——康桥他不来了只留下一首诗作为后来者永恒的凭吊我来到康桥走进你悠远体贴的怀抱在绿色的抚慰里轻轻地道一声康桥,你好2004年8月2日张振忠于沈阳
-
顾城绝命之谜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莎士比亚戏剧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陈修良文集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树中之奇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阿拉丁暂缺作者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