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四库全书精编暂缺作者《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相当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的44倍。清乾隆以前的中国重要典籍,许多都收载其中。由于编纂人员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因而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平。乾隆编修此书的初衷虽是“寓禁于征”,但客观上整理、保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开创了中国书目学,确立了汉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本次出版的《四库全书精编》,精选《四库全书》之精华,以便于读者诵读为宗旨,所选之文,趣味清源,神采焕发,无一语不耐人寻味,无一篇不睿人智慧,数千年道术学艺文章之精华,几尽荟萃于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名人学士,如戴震(汉学大师),邵晋涵(史学大师)及姚鼐、朱筠等亦参与进来。同时,征募了抄写人员近4000人,鸿才硕学荟萃一堂,艺林翰海,盛况空前,历时10载。至1782年,编纂初成;1793年始全部完成。耗资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体体现。乾隆三十八年(1773后)三月,《四库全书》馆设立不久,总裁们考虑到这部书囊括古今,数量必将繁多,便提出分色装潢经、史、子、集书衣的建议。书成后它们各依春、夏、秋、冬四季,分四色装潢,即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集部灰黑色,以便检阅。因《四库全书总目》卷帙繁多,翻阅不易,乾隆帝谕令编一部只记载书名、卷数、年代、作者姓名,便于学者“由书目而寻提要,由提要而得全书”的目录性图书。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等人遵照乾隆帝的谕令,将抄入《四库全书》的书籍,依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逐一登载。有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问题,则略记数语。此书于乾隆四十六年告竣,共20卷。它实际上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的分类,始于西汉刘向的《七略》。到了西晋荀勖,创立了四部分类法,即经、史、子、集四大部门。隋唐以后的皇家图书馆及秘书省、翰林院等重要典藏图书之所,都是按照经、史、子、集分四库贮藏图书的,名为“四库书”。清乾隆开“四库全书馆”,使成编时,名为《四库全书》。因为有了《四库全书》的编纂,清乾隆以前的很多重要典籍才得以较完整地存世。《四库全书》誊缮七部,分藏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沈阳)宫内的文溯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此为北四阁,又称为内廷四阁,仅供皇室阅览。另三部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即浙江三阁,又称南三阁,南三阁允许文人入阁阅览。中国近代,由于战乱不断,七部《四库全书》中完整保存下来的仅存三部。文汇阁、文宗阁藏本毁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文源阁藏本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澜阁所藏亦多散失,后经补抄基本得全,然已非原书。1948年,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前往台湾,将故宫博物院的一些珍贵藏品运往台湾时,将《四库全书》中最为珍贵的藏本文渊阁《四库全书》带到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现存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由于《四库全书》由乾隆敕编,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需要,名为“稽古右文”,实则“寓禁于征”,大量搜罗、查禁、删改、销毁书籍。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全毁于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铲毁、烧毁书版七、八万块。同时大兴“文字狱”,《四库全书》开馆后10年内竟发生了48起“文字狱”。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其中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称为善本。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为秘本。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在古代,保存这种禁毁本十分危险,一旦被当局发现,必遭大祸,因而其流传极其艰难。弥足珍贵。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这类绣像本书因其生动的表现形式而倍受欢迎,但因绘刻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而成品较少,因而现存的十分珍贵。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残本:在流传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如运输、转卖、转抄、争执等)而残缺不全的书本为残本。补本:对前代前人的著作有所增补,加以已意而写成的书。续书:对前代前人的著作内容做继续的描写,以延续原著的意思为主旨。保留本:因为某种私人目的而专门保留起来的书,一般是传家世代收藏保留,视为至宝。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史部:正史类、编年类、记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集部: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纪昀(1724-1804),字晓岚,河北献县人,著名学者。他朝夕筹划,校勘鉴别,进退百家,钩沉摘隐,与陆锡熊一起完成了《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纂,成为我国学术考证、典籍评论及版本考核、文献钩稽的集大成之作。纪昀亦是著名藏书家,藏书之处称“阅微草常”,其藏书呈献四库全书馆后,收入者达105种,1868卷,入存目41种。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人。学问渊博,识断精审,思想邃密,是乾隆朝最著名的思想家,汉学代表人物。因博闻广识而破例允许他以举人身份供职于四库馆,担任《永乐大典》的辑校工作。《四库全书》的主要纂修官。陆锡熊(1734-1792),字健男,耳山,上海人。《四库全书》总纂官,卓有成效,受恩赏尤多。乾隆52年,清廷发现《四库全书》中有诋毁朝廷字句的书籍,乾隆帝大怒,令陆锡熊和纪昀负责重新修正,并由他两人分摊费用。时值隆冬,陆锡熊患病,终因心力交瘁,死于重校文溯阁《四库全书》的任上。可见朝野对《四库全书》之重视与严谨。永瑢(1743-1790),乾隆帝第六子,号九思主人。乾隆末年被封为质亲王。喜作诗文书画,著有《九思斋诗钞》。《四库全书》馆正式成立后,乾隆帝为了表示对该项文化工程的重视,同时也为了加强对编纂工作的监控,命永瑢与永璇、永瑆,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于敏中为最高执行官即总裁,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宜。为彰显《四库全书精编》的价值,同时也考虑到收藏的需要,特别订制了高2.18米,宽1.08米,厚0.45米的《四库全书精编》专用红木书柜。《四库全书精编》专用红木书柜,选用上等红木,经先进的过热蒸汽干燥技术特殊处理,防潮防虫,耐腐耐磨;全部传统手工制作,庄重典雅,古色古香,别具一格,可傍《四库全书精编》永久珍藏。为满足不同收藏者的需要,红木柜雕有两种图案:竹和龙。收藏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壹个红木柜,贰个红木柜,叁个或肆个红木柜。亦可提供图纸由收藏者自行订做。红木书柜上的题字为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生前题写。收藏证为任继愈先生题签,选用上等红木,全部经手工雕刻而成。定价(一对):20000.00元。本套《四库全书精编》包括:经部20辑4函,史部300辑50函,子部166辑33函,集部120辑21函。随书赠送电子出版物《大中华电子图书馆》一套。
-
史记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孙子兵法孙武暂缺简介...
-
有声·世界文学大系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传世经典暂缺作者《论语》[春秋]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西汉到清代,儒学基本上一直处于独尊的地位。孔子的名字几乎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论语》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圣书,是修身治国的宝训。北宋名相赵普即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其中的处世之道,体现出一种关怀互助和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精神,被公认为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因此,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认为,中国在政治、伦理方面远比欧洲进步。《孟子》[战国]孟轲——亲亲而仁民。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的思想主体是伦理政治学说,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延伸到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庄子》[战国]庄周——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该书通过神话和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不计名利、适性逍遥、物我两忘的退隐思想,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诗意。《老子》[春秋]李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跨青牛而去,留下这五千余言,其内容之丰富,无书可与之相埒。任何对它的概括和说明,都只能是挂一漏万,所以必须自己运用智慧去体悟原书。《楚辞》[战国]屈原、宋玉等——路漫漫其修元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以长江流域为文化背景,以浪漫主义为艺术特征,开创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诗歌的第一个光辉典范。在辉煌的文化遗产中,是一块千古溢金的瑰宝。《诸葛亮将苑》[三国]诸葛亮——将之出,君命有所不受。全书共50篇,约5000字,内容涉及择将之道、为将之道、用兵之道、取胜之道等各个方面,是“一本古代的将才学”,“统军带兵的将领必读之书”。《曾胡治兵语录》[民国]蔡锷——吾辈带兵,如父兄之带子弟一般。蒋中正评价说:“其意切,其言简,不惟治兵者之至宝,实为治心治国者之良规。”《六韬》[战国]佚名——因能授职,各取所长,随时变化,以为纲纪。该书从各方面论述了将帅之道,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士可以从中增长智慧和才干。《三略》[战国]黄石公——通于道,适于用,可以立功而保身。著名的兵书。在“杞桥献履”的故事中,黄石公将这一部书交给张良,说:“你读通了此书便可以作帝王的老师了。”《三十六计》佚名——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一部充满玄机秘理的兵学著作,它对谋策智术较高层次的逻辑性演绎,成为中国传统智道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典型建树。《窦娥冤》[元]关汉卿——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临刑前的觉醒与控诉,不正是一个弱女子走向反抗的标志么?七百年来,该剧一直上演不衰。《西厢记》[元]王实甫——小子多愁多病身,凭当他倾国倾城貌。对张生,莺莺是怨不成,恨不能,坐不安,睡不宁。只待得他日柳遮花映,雾帐云屏,海誓山盟,美满恩情。《唐诗三百首》[清]衡唐居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乾隆年间,授梓以后,“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后来屡经翻刻重印,成为一部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家吟户诵、影响久远的读物。《绝妙好词》[元]周密——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它是我国最早的断代词选之一,并且具有鲜明的流派色彩。全编选词890首(今传本有6残阕)、词人132家。《千家诗》[南宋]刘克庄——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全书录诗1281首,是一部通俗性的诗歌选集,我国古代著名的蒙学课本之一。所选多推敲锤炼之作。诗味隽永,充满哲理,具有教育德行、陶冶性情的作用。《人间词话》[清]王国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境界”说是全书的核心,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也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对于我国文艺评论和美学思想都有很大贡献。儒家经典〓诸子经典处世经典丈学经典戏曲经典汉代金丝楠木制作,已经保存两千多年,还能珍藏几千年!本书前言手工宣纸我们选用的是正宗的浙江富阳的手工宣纸。它以农历“小满”节前三天开山砍伐的嫩毛竹为主要原料,以龙须草和檀树皮为辅助材料,并采用传统的特殊配方精制而成。它的色泽自然,帘纹细密,韧性柔软,防蛀防霉,宜长久存放近千年,有“纸寿千年”之说。从砍竹、断青、削竹、腌料、洗料、蒸煮、碾料、漂浆再到操纸、晒纸、选纸、切纸、成纸,前后需经38道工序。每道工序都经过精工细作,所以纸质上乘。石头印刷根据手工宣纸的特点和相关质量要求,我们采用了传统的石印方法。纸寿千年书籍的装帧历史久远,早在五代(十世纪)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线装书籍,到明代中期开始盛行。线装的方法是将书页沿中缝文字向外折叠,书页排序撞齐,订口处订捻加固,封皮与书同时三面裁切后,再在订口处穿线订牢而成。它的外观古朴、庄重、典雅、美观。由于线装书籍的承印材料是质地柔软、纤维长、韧性大、保存时间久的手工宣纸,便于长期流传,历经百代而不衰。可以说,线装书籍是国粹。千年珍藏在宣纸的制作过程中,制纸师傅们在水温高达90~110℃的铁■弄烘房里纸,所以该纸能适合各种温度与湿度。加上传统石印,着色稳固。我们使用丝线装订的书籍,即使存放上千年,也不会变形,不会褪色。
-
千古情诗精选唐唐编暂缺简介...
-
诗经今译王辉等译著暂缺简介...
-
百年中国社会图谱张俊勇编暂缺简介...
-
丧钟为谁而鸣(美国)海明威著、亚楠译暂缺简介...
-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郑奇等译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