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长安回望李鹏飞唐代小说为何会发展到如此繁荣的地步,以至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唐代小说繁荣的时间为何在中晚唐?为何唐人小说会倾向于以真实人物作为虚诞怪妄故事的主人公?小说和诗歌中的大唐到底哪一个更贴近真实的唐朝呢?……本书从汉唐文言小说的概念演变、历史发展、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段等多角度切入,结合谐隐精怪类型小说、“变形”母题,小说观、复仇观的生成或表现,以及唐代小说在后世的传播与影响等问题,对大量唐代小说文本与相关文献加以重新审视,细致分析,试图对以上问题加以解答,从而为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学与文化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
严家炎忆师友严家炎 著本书记述了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跨越70年的师友情谊。通过作者与唐弢、丁玲、萧乾、柳青、杨晦、王瑶、季羡林、金庸等人的交往经历,再现一代学人者的治学为人风采、知名作家的逸闻趣事。同时,借由作者的笔触,窥见20世纪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术的人文底色。
-
大家读《楚辞》方铭 译注《楚辞》是与屈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深深的“楚”地域文化烙印。它忠实地继承了《诗经》的风雅传统,表现出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人文情怀,是屈原及《楚辞》的价值真正所在,并有弥久常新的生命力。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结合自己三十多年《楚辞》研究的心得,兼及古今学术成果,以《楚辞》中屈原、宋玉的作品篇目为主进行释读,注释简明准确,译文明白晓畅,解读深入浅出,辨析屈原生平事迹,延伸阅读独具心裁,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角度引领读者了解屈原和理解屈原,积极挖掘屈原及其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坚守、家国情怀、典范人格和人生理想。
-
暮雨潇潇,忆浮世悲欢杜翠云这是一部文笔清雅、内容精彩的历史人文类传记作品。翻开本书,重现历代才子的传奇一生和那个风姿绰约的年代。文章按时间的顺序分为“一曲清辞•秦汉”“林间呓语•魏晋”“花间酣唱•唐代”“晓岸风吟•宋元”“天涯离歌•明清”六个章节,共计30个篇目。以诗词为引导,撷取了从庙堂之高的权谋政客,到江湖之远的放荡浪子;从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到落拓不羁的竹林七贤……等数十位才子的人生故事。他们当中有的是政治家、思想家、有的是文学家、哲人、词人,有人天赋异禀,有人生而显赫,有人淡泊明志,有人饱尝情劫。每首诗词都是一段传奇,每首词都有背后的故事。
-
汪曾祺小全集汪曾祺《汪曾祺小全集》全10册,收录汪曾祺毕生精华篇目,由其子汪朗和“汪学”研究者王干选编。本套“小全集”是对汪曾祺文艺作品一次集中、全面的个性化、阅读型呈现,更加注重可读性、分类性,从大众阅读的习惯出发,以“草木”“他乡”“旅行”“美食”“故乡”“师友”等为主题,划分为六部散文集和四部小说集共十卷,呈现汪曾祺小说、散文等文学成就的全貌,同时配备思维导图、附赠别册,一图一册阅尽经典。文集小而精悍、涵盖广泛,是教科书选目、课外阅读和人生修行的不二之选。
-
赛先生在当代李静 著本书所关注的,是科学技术(即“赛先生”)在当代中国地位迅速升级的两个时期:以“改革”为主旋律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以及2016年以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文本细读和对社会文化现象的个案分析,阐释了当代文学如何因应变化而更新自身、发挥能量。作者将科学与文学,及其背后的社会、思想、政治、文化加以有机联系,深入探究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
-
纵有疾风起赵丽宏 著 时代华语 出品赵丽宏用充满力量感的文字引领着着每一位逆风前行的少年披荆斩棘,他用强劲有力的笔触书写着普通生活中一个个平凡人身上闪烁着的坚韧光芒;超越时间和空间对人生的永恒思索;对生灵万物热烈生命的悲悯情怀;徜徉百年艺术之境汲取人文的温度。在生命的流动中沉淀面对一切事物的哲思和勇气。去追风逐梦,做不被定义的少年。赵丽宏的文章结构严谨精妙,用词精准考究,情感真挚,清新悠长。他说:“在一个物欲横流、追奇求异的时代,我希望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永不媚俗。”他的文字传达出的主题亦是如此。
-
沉沦郁达夫 著 人天兀鲁思 出品本书收录了1921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沉沦》首次面世包含的《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三篇,另外收录郁达夫表现了“生的苦闷”的几篇佳作。作者聚焦于当时受旧社会的压迫而窒息的青年一代们共有的精神苦闷,以感伤浪漫的情调、露骨的真率和大胆的自我暴露冲击着千百年来伪才子们的假道德,真正的“为在这一个弱者处处被摧残的社会里……保持我们弱者的人格,或者也可为天下的无能力者、被压迫者吐一口气。”开创自传浪漫白话小说先河,对传统价值观提出挑战《沉沦》;深刻诠释欲望主题《银灰色的死》;无为的理想主义者的没落《南迁》……
-
在北大阅读现代吴晓东 等本书是在吴晓东老师组织的北大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读书会讨论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讨论的对象主要是1940 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参与者从文本细读入手,结合原始报刊材料以及文本发表的历史语境,探索和发现40 年代新的问题空间,从中具体辨析和阐发何谓“现代”,何谓“现代中国”等议题,进而辐射出对20世纪中国乃至当下现实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讨论的对象偶尔也兼及1949 年后尤其是当下的文学作品和热门影视作品,从中可见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们是如何把思考的触须延伸至当代领域的。参与者在进入文本发生的历史语境的同时,也力图引入相关的理论阐释,逐渐形成了“文本· 历史· 理论”三位一体的方法论视野,因此也选取了相关西方经典理论著作进行研讨。书稿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保留参与者思考和进入各自话题的过程性,保留讨论的现场感和“氛围气”,以期如实反映新一代中文学科的学子们如何细读文本、如何选择各自的切入视角,进而如何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思考和生发属于自己的学术问题的鲜活历程。
-
新时期文学口述史王尧这是一部珍贵、鲜活的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史的学术著作。这部国内一部“新时期文学”口述史著作,历二十余年方才完成,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来说,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全书详细呈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界的思潮、事件与争论、创作、编辑与出版等20世纪70年代末至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界的各种面相。作者历数十年、多次奔赴北京、上海、西安、太原、南京、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采访了李子云、陆文夫、顾骧、邵燕祥、林斤澜、卢新华、刘心武、陈思和、冯骥才、北岛、李陀、莫言、铁凝、毕飞宇、叶兆言、余华、苏童、朱伟、铁凝、残雪、池莉、王安忆等59位作家、评论家、编辑家、文学活动家,做了数百人次的口述实录与书写整理,近300条知识点注释,等等,真实再现中国当代文学史种种鲜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