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审美与思辨的舞蹈丁帆 著本书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丁帆先生的序跋集,收录作者70篇文章,时间跨度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涵盖其在文学史论、文学批评、文学随笔等多个领域的见解与建树。全书内容共分为四辑——文以载道、知人论世、青出于蓝、朝花夕拾,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对于诸多文学现象、文化名人、文学青年以及个人生活的思考与感悟。通过这些文章,不仅展现了一位文学评论家的审美与思辨,也为读者描绘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百年流变图景。
-
纯粹·野百合也有春天李舫,纯粹Pura出品《野百合也有春天》是李舫以西方经典电影为主题的散文随笔集。李舫以一个影评人视角中的世界电影为主线,围绕《凡·高之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低俗小说》《肖申克的救赎》《勇敢的心》等多部荧幕经典作品进行影评写作,从爱看电影,到会看电影,再到很好地回答了“电影是什么”这一问题。既是“一个人的电影史”,又是探入人性深处、伦理深层,引发共鸣和思考的开放场域。
-
未实现[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著本书收录了世界泰斗级的电影导演及剧作家英格玛·伯格曼未发表、未上演和未上映的九部剧本。其中,最早的一部创作于1942年,最晚的一部创作于1974年,贯穿了伯格曼重要的创作时期,展现了其作品的流变过程。九部文本体包含伯格曼创作重要的母题:家庭、性别、艺术、死亡,呈现其精湛的编剧技巧、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巧妙的语言风格,为认识伯格曼的作品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
-
夜雨修书霍俊明本书是诗人、评论家、陈超的研究生霍俊明整理汇编的书信集,全书收入陈超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去世数十年间与近百位朋友的重要书信上百通,既有陈超写的,也有写给陈超的,呈现双向互动的特色。通信人涉及当代文坛重要的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文化学者,比如牛汉、唐祈、昌耀、贾平凹、邵燕祥、谢冕、钱理群、钟鸣、舒婷、张烨、徐敬亚、伊蕾、西川、韩东、于坚、欧阳江河、王家新、臧棣等,这些往来书信均是第一手资料,书中还收录独家授权的手写信、合影等难得一见的珍贵照片。本书既是对文坛大家跨世纪友谊的见证,也是对蔚为壮观且繁复异常的当代先锋文学景观的展示。
-
虫子间朱赢椿争分夺秒的时代,哪怕一刻的闲暇都令人感到蹉跎,朱赢椿却利用这些“蹉跎”,积攒下无数宝贵的非必要时刻。他在工作室附近五十米的地上、树上、墙上,观察虫生百态,感受四季流变。他为撞窗的苍蝇举行葬礼,为迷路的屎壳郎张罗大餐,为出走的甲虫张贴启事……在他的笔下,西瓜虫撞了尺蠖会肇事逃逸,朝生暮死的蜉蝣永远活在当下,善于伪装的竹节虫懂得以静制动……这不是一本关于昆虫科学研究的书,也不讨论所谓益虫害虫的问题,它讲述的是虫与虫、人与虫之间经常被忽视的生命瞬间。生活是如此无常,我们和虫子并没有两样。
-
妙悟与寄托景旭锋在中国诗学的众多范畴中,“妙悟”与“寄托”就像两只翩跹的蝴蝶,追蹑芳踪,可寻觅到暗隐在幽径深处的中国诗性美学。由此,触摸诗歌情感的纤微脉络,感受思想绽放的跃动,体味中国诗学生命审美追寻的悠远。在中国诗学传统中,“妙悟”既不是先天赋予的,也不是一种神秘体验过程,它是由人的整体生命发出的,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修养;“寄托”作为常州词学的范畴,虽然是晚出的概念,却是对中国传统诗学中的“诗言志”“比兴”以及“兴寄”观念的总结,是对词体美感特质的体认。本书对“妙悟”与“寄托”的解读,既深挖了二者所内蕴的中国传统诗学的独特美学,又借此探寻了古典文论重绽光彩的方向,有理有据,典雅流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
组织起来李超宇“组织”作为一个古老的词汇在近现代中国被赋予新的意涵,在政党政治、社会革命、经济建设等重大议题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1943年,毛泽东在劳动英雄大会上发表的《组织起来》讲话,为农业生产领域的组织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并预示着合作化运动的展开。在1940—19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劳动英雄转化为“组织者”,经由“典型示范”“思想教育”和“动员结构”将群众组织到互助组或合作社中来,并带领群众完成集体生产与集体分配等任务。在这一运动中,文艺生产发挥自身的优势,参与到对群众的组织和动员工作中来,并书写和再现了“组织起来”的完整过程,而农业合作化运动也反过来推动着文艺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群众文艺创作和文娱活动的繁荣。合作化运动在文艺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本书写作的主要线索,书稿既有鲜明的文学性,也融汇了社会史与政治史,揭示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文艺与政党政治、大众生活之间相互生产和促进的历史关联性,深化了对相关历史时期文艺实践的认知。
-
中西诗学源流马永波本论著是作者三十年学术的精华,三部分分别涉及当代汉语诗学、生态诗学、西方诗学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折,以及视觉艺术与诗歌关系。统领全书的核心线索或关键词是二元论(dualism),从其发生、发展及演变轨迹的考察入手,既涵盖文化/自然、语言/物、事实/价值等二元性对立,又涉及人自身内的二元性分裂,亦即主观/客观、理性/感性、生命/精神等领域,为文学中的现代性、后现代性和生态关怀整合多种思想资源,从而重新界定文学的起源、功能、主体。
-
黄渤海记王月鹏《黄渤海记》是烟台籍作家王月鹏的散文集,分为《蓬莱叙事》《万面鼓声中》《民俗中的怕和爱》《八角湾往事》《大水大心》《半岛的诗与思》《渔民说》《海边“异人”》八部分。作品不是单纯自然风物的描摹,也不是人文历史资料的拼盘,而是凝望黄渤海辽阔的海域,以文学作品的形式,采用个人视角,通过田野考察,借助文史资料,辅之以民间传说,用智性的思考和诗意的表达,勾连起黄渤海的昔日与今时,在潮汐起伏间,记录人与海的心音、村庄与城市的变迁。
-
现代小说十家新读钱理群,吴晓东等主编,理想国 出品“这些作品在当时都处于‘边缘’地位……但它们又具有‘超前性’,在时代思潮发生变化的某一时刻,它们的价值会被重新承认。”(钱理群语)作为“钱理群现代文学课”系列,这一本《现代小说十家新读》,先由钱理群教授在北京大学1995年秋季学期开设的“40年代小说研读”课程内容“开箱”整理而来。近30年后,当年亲历这次讨论课的北大中文系吴晓东教授领着新一代学子在前辈的光环下重释这些作品,加入了现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新的解读文字,贡献了新的方法论视野。两代接力的课堂,选取萧红、李拓之、沈从文、端木蕻良、路翎、冯至、废名、卞之琳、张爱玲、汪曾祺10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从萧红《后花园》对人的存在的探讨,到张爱玲《封锁》是否“意义过溢”,再到汪曾祺《异秉》新旧两种版本的对读……以课堂实录、师生平等交流的形式,重返文学现场。拒绝英雄主义,穿透战争废墟,发现战火中日常生活的价值与美,关怀个体生存状态……两代学人都对经典的内涵做出了属于自己一代人的阐释,也见证了我们现代文学经典的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