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我的课桌在哪里?黄传会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不仅是社会热门话题,也成为出版界关注的焦点。被誉称为“反贫困作家”的黄传会,他又深入到农民工和打工子弟学校之中,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深入调查,掌握了大量催人泪下、令人痛愤、促人思考的真实素材。《我的课桌在哪里》直面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以实地调查的方式,讲述了这个数以千万人计“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他们对平等接受教育的强烈渴望。“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部分被忽视的弱势人群的读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本书收录了北京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胡竟《给政府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有时候,我自己都搞不懂我们是谁,用温暖的词来形容我们的话,别人就叫我们城市新移民,用准确的词来形容我们,就叫打工子弟,倒不如干脆称我们为弱势群体。我觉得用弱势群体这个词儿来形容我们会比较确切、准确。我们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身份的低下,让我们觉得有些自卑,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我们这代人,从小就生活在北京这个繁华的大城市,希望永久在这里生活,不希望回老家过那种贫困的生活。请给我们这些打工子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并不比北京的孩子差。”
-
唯有孤独车耳著主人公曲哲是一个中国人,在法国工作并娶妻生子过了多年温馨家庭生活后前往纽约工作,家属被多次拒签,分居使他与妻子问出现隔阂。好不容易在美国团聚后,又遇到"9·1 1"袭击,曲哲的办公室被炸毁。妻子的情绪受到波动,在一次激烈争吵后将公婆赶出家门,并获得一纸禁止丈夫回家的保护令。在冗长的官司和法律制哉的阴影下,无可奈何的曲哲只能离开了心爱的女儿,离开了为她亲手打造的家,孤独地回到了北京。 作品讲述了一个具有真实情节的家庭悲剧。在中国、欧洲和美国三种迥然不同的文化背导下,折射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伦理道德与法律教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反映了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各种荒谬规定导致的无奈与苦涩。
-
我们这个时代肝肠寸断的表情张洁他的安静里有一种渐行渐远、让人无法留住的绝望,不,不是安静,而是力不从心,像母亲去世前的那些天一样,万事都提不起他一点兴致。一种不祥之感,慢慢地将我攥进了它的手心。我也看出莎洛特为鼓动哈里森的兴致所做的努力,想必她早就看出这些。她问我:“给哈里森什么?” 我说:“鲜花。”那是两束或白瓣绿芯儿或绿瓣嫩黄芯儿的小菊花。莎洛特没怎么吃饭,而是一味在椅子上转来转去。刚结束一个故事,又说她看见青年时代的男朋友了,她得过去寒暄几句。在她过去寒暄的时候,哈里森一直注意着她的动向。回到座位上,她又笑着说那其实并不是她青年时代的男友,她不过是在开玩笑。可哈里森还是不时回过头去,对那男人望了又望。这可能正是莎洛特的期望? 不知不觉,我也开始找些轻描淡写的话题:“哈里森,记得你从前写给我的信吗?你写到童年在宾夕法尼亚的生活,真是很美的散文,为什么不写下去呢?” 他说:“我正在整理。”我听出他的勉强。心想,哈里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 我又说:“你用的还是那台老雷明顿打字机吗?” 这时他才提起一点兴致。“噢,你还记得它……” 接着我就弄巧成拙:“那条老狗还好吗?” 莎洛特说:“去年死了,它生下来就有问题,老跑医院。” 我懊悔不已,生怕这个话题使哈里森伤感。分别的时候,莎洛特在我脸上吻得很重、很深,我也深深地吻了她,多少心事,都在我们彼此的深吻中作了交流。我不舍地望着他们在风中远去的背影,心里有莫名的忧伤,不由得对唐棣说:“希望明年再来美国的时候,我还能见到哈里森。”可心里玄玄地想,可能说不定哪个刹那,我就看不见他了。在母亲过世的那场大难之后,我似乎能听到别人无法听到的死亡的脚步声。没想到十三天后,我的预感果然成真! P6-7
-
浮生胡言胡续冬2003年11月11日,第一份《新京报》携带着油墨的香气出现在众多北京市民的手中。当时,我担任这份注定辉煌的报纸的文化副刊部主笔,主要任务是搜寻志同道合的社会贤达人士充任我们的专栏作者。 创刊之始,《新京报》的总编辑以非凡的勇气,认同了两个专栏版的存在,一个是每日专栏,另一个专栏名为“首都”。顾名思义,每日专栏的作者是固定的,每个人每周四篇;而“首都”专栏作者并不固定,邀请的是生活在各个国家首都的作者。述说当地的风土人情,这展示的是《新京报》的国际化视野。在“首都”的作者中,惟一每天出现的就是胡续冬了,这个勤奋的家伙当时在巴西利亚一所大学任教,杏坛操作之余每天为《新京报》舞文弄墨,其“桑巴故里”专栏持续了整整一年之久,直到他从巴西利亚大学回到北大……人回来了,但其专栏在读者中认同度之高让我们无法舍弃他的文字,只好将他的专栏名字改成了“浮生胡言”。 如你所知,“浮生胡言”中的“胡”当然有两层意思,概括起来就是“ 一个姓胡的家伙关于人生的胡说八道”。胡续冬认同这个有些自嘲感的名目,当然缘于他作为一个读书人对自己的信心。 媒体上的专栏,虽然都叫专栏,但五花八门,各种文体各种内容都可入内,是典型的大杂烩。胡续冬的文字在良莠不齐的专栏里能够脱颖而出,受到大面积的欢迎——我一度停了他三个月,收到广泛的骂声——当然有其道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因为他非凡的洞察力。 从本书内容来看,胡续冬写的都是小事,毫不夸张地说,甚至很少超出家庭朋友生活范围的点点滴滴。从小事入手是很多如他般的学者所不屑为的,这正是胡续冬的可贵之处。所谓见微知著,所谓微言大义,在胡续冬的文字中一览无遗。很多做学问的人皓首穷经,得意于方寸之塔,也是我所景仰的,但参与社会,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把话说出来,更显得可贵。 30年前在乡下,看到有人为家家户户安装广播喇叭,发通知,播新闻,念文件,给我的印象非常之深。类似的事情从有人类以来到今天,从今天到将来都是一样的。很多学者洁身自好,固然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但将阵地自动让出,实在让人心有不甘。这些是题外话,就不多说了。 现在,“浮生胡言”结集出版了,对胡续冬,对《新京报》,对我这个第一任责编,都是一件幸事。胡续冬和我还能经常坐在一起小酌几杯,胡说八道几句,而《新京报》地覆天翻,物是人非,实在让人不胜唏嘘,唉。 本书凸现了一个另类知识分子对日常生活和当下大众文化进程的趣味性观察,分成“浮生”和“胡言”两个部分,“浮生”部分主要是以作者和妻子的日常生活为线索进行的杂感、杂议。“胡言”部分主要是作者的大众文化时评和文化随感,有一种独特的“书斋无厘头”效果。
-
土默热红楼故事新勘土默热百年红学研究,谜团重重,难译“荒唐言”;五卷抗鼎力作,石破天惊,妙解“其中味”。土默热红学,四两拨千斤,还历史本来面目;深巷藏烈酒,红梅映寒窗,恰催生绝妙好辞!土默热红学的出瑰为百年红学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本丛书尽展土默热红学的思想精髓!全书一套五部,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又各自独立成篇,方便读者阅读。读者不仅能感受到红学新体系的极大张力,还会美美地享受一次文学盛宴。
-
上海的七情六欲王唯铭《上海七情六欲:1965-2005一个狩猎者的城市记忆》截取了上海历史上丰富多元、瞬间万变的半世纪,从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及主导这一方式的“社会动力”出发,深入地记取上海主流人群与非主流人群的基本生活情状,提示出当生活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时,其背后灵魂的激烈碰撞与震荡,从而给定一座城市和城市人的真实历史影像。
-
小小说大智典郭昕、杨晓敏有一种痛叫成长,有一种哀伤属于青春。当岁月如流沙般从我们身上泻过,种种关于成长的或痛苦或酸涩、或温情或浪漫的记忆,便像烙印一般深深烙刻在我们年轻的心理,直到老去的那一天,都将难以释怀。闲来无事,不妨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将小心上锁的记忆之门打开,把这一件件有关成长的纪事一一翻取出来晾晒、观摩,收获的将会是一份别样的心情。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一路走来,总会在心底印留下各色的记忆,关于我们曾经遭遇过的人,关于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事,关于我们曾经阅过的风情、风景,或美好,或苦痛,有些值得我们用毕生去追思、缅怀、玩味,有些则需要我们努力去抛弃、丢失、忘却。穿越风风雨雨,体验成长的点点滴滴,感受至上的人间真情,最终我们将读懂人生,领悟生活的智慧与真谛。
-
王小波全集王小波王小波无疑是当代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1997年4月11日,正值他创作巅峰之时却因心脏病突发英年早逝,留给读者无尽的惋惜和怀念。然而,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亦显现。他创造的文学与美,像一束强光,透过时间的阻隔,启迪了广大青年的心灵。这套《王小波全集》共分为十卷本。第一、二卷为杂文把王小波留下的35万字的杂文全部收录,另外还将原来从来没有收入的杂文分别插入两卷中。第三、四、五卷为长篇小说和剧本。第六、七卷为中篇小说。第八卷为短篇小说。第九卷为书信,除收入原《爱你就像爱生命》中的书信外,还收入了新近收集到的王小波部分书信,并将李银河写给王小波的信及他们二人的部分照片也收入其中,这些都是第一次公开出版。第十卷为未竟稿,所收作品除原《黑铁时代》中的三篇小说未竟稿外,其余作品都是李银河根据作者留存下来的电子文件新近整理出来的,也是第一次公开出版。这本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曾得到了作家夫人李银河和作家生前好友们的热心知道和帮助。
-
王小波全集王小波对于以思维为乐趣的人而言,王小波无疑是他们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在王小波去世后的这些年,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亦显现。他创造的文学与美,像一束强光,透过时间的阻隔,启迪了广大青年的心灵。 为了纪念这位不朽作家离世十周年,首次编辑出版了《王小波全集》十卷本,该套书收录了王小波生前的重要著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首次整理出来的思想火花。全套书分为杂文、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书信集及未竟稿,约200万字。每部均配有王小波亲笔签名的精美藏书票。本书是全集之四。
-
王小波全集王小波对于以思维为乐趣的人而言,王小波无疑是他们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在王小波去世后的这些年,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亦显现。他创造的文学与美,像一束强光,透过时间的阻隔,启迪了广大青年的心灵。为了纪念这位不朽作家离世十周年,首次编辑出版了《王小波全集》十卷本,该套书收录了王小波生前的重要著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首次整理出来的思想火花。全套书分为杂文、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书信集及未竟稿,约200万字。每部均配有王小波亲笔签名的精美藏书票。《东宫西宫》讲的是男人之间同性恋的故事,它几乎没有种情欲氛围,整个故事是靠夜色、对话和一些意识流的回忆镜头和幻想镜头组成的。就两个男人,一个同性恋作家,阿兰,一个英俊的警察,小史。小史把“搞流氓”的阿兰带回派出所审问,在好奇和蔑视的双重心境中让阿兰自述他那奇怪的人生。一个夜晚过去了,阿兰通过语言将小史潜在的同性恋倾向完全释放出来,就像启开了一个魔瓶,晨光中,小史像重新投胎似的兴奋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