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邓尔雅诗文集邓尔雅 著 黄大德 主编本书是广东近代杰出的书法、篆刻家邓尔雅先生的诗文集,为“莞城图书馆研究丛书邓尔雅·黄般若文献陈列馆系列”之一种。邓尔雅(1883—1954)生平擅书画,精鉴赏,善诗文,尤以篆刻著名。邓氏治印艺术极高,风格严谨朴实。举凡篆隶真行书、佛像肖形印,皆无所不能。同时精于古文字研究,曾积数十年之力,著成《中国文字源流》。他的外甥——著名古文字学家容庚,即是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完成《金文编》初稿的。本书收录邓尔雅诗480多首、文章350多篇,这些诗文曾经登载于报刊。其文章短者二三百字,长者不过千字,均为短小精干的札记式文字。经过整理,分为说文、印语、友朋、纪游、论古、谈今、民俗、杂文、集联、书信、题跋、近事小说12大类,举凡文学艺术、风土人情、奇闻异谈、社会时政、天文地理、中外古今,谈天说地,其涉及的领域极广,可读性强。
-
神农野札陈应松《神农野札》收入了作家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散文,是一部以神农架为审美对象,思考和记述森林自然、生态人文的作品,这些作品在《钟山》杂志开设专栏发表后即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并进入“《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中国年度文学排行榜”散文十佳。陈应松长期在神农架居住和写作,笔涉神农架森林的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奇闻异事、奇人怪物,其中对森林、自然、生态的潜心思考凝炼深邃、开阔睿智;其语言沉雄绮丽,知识宽广丰富,是一本了解神农架人文和自然历史的浩然之书,也是当代自然习作的一颗明珠。
-
卞之琳集外诗文辑存陈越,解志熙 编校卞之琳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和学者,他一生写作态度严谨、惜墨如金,他晚年指导编辑的《卞之琳文集》亦去取甚严、留存有限,加之一些文本长期散佚在报刊上,所以《卞之琳文集》三册只结集百万余言,散落集外的诗文以及书札等为数不少。《卞之琳集外诗文辑存》搜集了《卞之琳文集》之外的诗文书札及《卞之琳译文集》未收的译诗等百余万言,并做了严格的校勘、整理,使之成为卞之琳文学遗产的重要补充,其出版当为爱好卞之琳的读者和研究者所乐见,进而推动对卞之琳的研究。 上卷收录了“刊落诗辑”“译诗补遗”“《游记奇观》及其他”“散文杂文拾遗”四辑内容。下卷收录了“序跋文论辑录”“书简辑存”两辑内容。
-
阅读是暗淡生活中闪光的一小时奥斯卡·王尔德这是一本充分展现了王尔德深邃思想的文集。比起他隐晦的小说、童话、诗歌,书中略去了迷雾般的隐喻和象征,洋洋洒洒,直抒己见,更能带给读者启发。如同堕入人间的天使,王尔德比谁都更加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世界的错误之处。尖锐批判的同时,他以纯粹的艺术美作为救赎之道,而首当其冲的便是文学之美。在思想上,他超越了时代,以至于百年后的今天,他的观点依然“离经叛道”,或许再过一百年也仍能令世人震惊。但如果你也曾觉得生活暗淡无光,甚至绝望到难以为继,那么王尔德也许会给你答案。
-
浙东运河历代诗歌总集张卫东,张伟兵,林林,戴秀丽本书精选历代诗歌,展示浙东地区在各个时期的璀璨文化。重点收录与古今著名水利水运工程、名人、自然遗产相关的诗词歌赋,绘成一部别样的浙东治水历史画卷。以导读等方式突出江河流域和水利工程特色,注释有关水利工程与运河文化的专有名词,普及水利水运专业知识。创新性地设计了9个专题索引,方便读者查阅及开展延伸性研究。
-
词海评林[明]毛晋《词海评林》是毛晋的一部词谱稿本,共收412调,录词2503首,为明代词谱之最。每调内容互不共页,典型体现了明清词谱分调辑录再汇总的编纂特色。正文内容一部分辑自明人旧谱,其余采自《花间集》《类选笺释草堂诗余》《续选草堂诗余》、元人别集以及《六十名家词》第一集中的宋人词集。在此基础上,毛晋综合前两次订谱经验(《诗余图谱补略》《重刻诗余图谱》),参校数十种词籍版本,并借鉴古琴谱、诗律,发明多套谱字符号。故而全书谱式错综复杂,“添注涂改触目皆是”,近世研究亦尠。《词海评林》呈现的新旧谱式递变现象,以及词谱订律方式等文献内容在明词谱中极其罕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谢灵运诗选叶笑雪《谢灵运诗选》为叶笑雪先生代表作,最初由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是继黄节先生《谢康乐诗注》之后又一部影响较大的谢诗注本。兹据初版详加校订,成此新版。谢灵运是六朝时期重要山水诗人,他的诗典丽精工,富艳难踪,蜚声翰苑,而被推为元嘉(南朝刘宋年号)之雄。本书以《谢康乐诗注》为蓝本,从中选取七十余首谢诗,逐一进行注解与评述。对于生僻字词,作者在准确释义的同时注出读音,以求详备。其评述则重在寻绎诗作内在情感变化,注意诠释与阐发诗意所在,而出以流畅之笔,令人时有豁然开朗之感。书末所附《谢灵运传》,对谢氏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思想脉络、文学成就作了仔细勾勒与精要概括,是一篇颇具学术价值又见功力的人物评传。本书虽为谢诗普及读物,然作者以文献整理的严谨态度,以狮子搏兔之力做此注解工作,故对于一般读者或专业研究者,这都是一部值得研读的诗选典范之作。
-
别样的刀与笔王金伟 著诗分唐宋、各有千秋,边塞诗歌并非只有一种面目。北宋边塞诗词产生于特定的时代条件下,在国家边防、民族关系、文化建设、士人需求、理想架构等多领域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总体上呈现出别样的风貌。本书着眼于这种不同于盛唐边塞诗词的文学现象展开研究,既着重通过考察作家代群、作品内容来勾勒北宋边塞诗词的发展轨迹,又重点对范仲淹、梅尧臣、苏轼等典型个案进行专论。合论边塞诗、边塞词,也注意了文体差异。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宏观考察北宋边塞诗词的创作生态、创作主体、战和书写与文学成就,提炼归纳几种不同的创作类型并分别论述。探讨边塞题材对于宋诗、宋词的特殊价值,并以经典化的视角对北宋边塞诗词的文化意义进行研究。
-
杜诗综论魏耕原《杜诗新论》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以杜甫诗歌为研究对象的专题著作。全书共分六编:思想论、分体论、特征论、比较论、个案论、考释论。分别从诗歌思想、结构、体裁、风格、诗旨到词语考释等方面,对杜诗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基本上形成了一部体系性的著作。本书立足于当下学术对杜甫研究的既有成果,又在某些方面体现了作者较为独到的新观点,如对杜诗七律结构的分析、对杜诗数字的阐释等。本书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其论证的题目和角度可供学界进一步参考和研究,这也是本书的价值之一。
-
九诗心黄晓丹 著,理想国 出品古诗,有可能回应当下的时代变局、生活处境吗?或许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答案。“九诗心”,指九位在时代动荡的阵痛中求索人生方向的诗人(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吴梅村)。他们的处境和生命之问,每一个后疫情时代的人都会感同身受。通过诗歌,我们得以看见人如何在大的时代纷乱中,转化生命的痛苦,获得个体的从容和内心的稳定;也得以看见,对于人生的根本处境,人可以作出怎样的回答。作者以女性学者的细腻浪漫,挖掘诗人不为人知的一面,构建丰满立体的九位诗人;以诗性文笔,带读者跨越古文障碍,直抵千年幽微心事,照见共通的生命处境;以扎实的文献校勘和文史互证,再现诗人心灵与现实冲突的历史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