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作者:李杨著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ISBN:9787532836932
定价:¥18.1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构成了与历史的诗学对话。是李杨继《抗争宿命之路》后的第二本专著。全书分别解读了《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共八部50年代到70年代的红色革命经典作品,分析透彻精辟,有些给人以茅塞顿开之感,有些解释则引人深思,这本书不禁是当代文学专业的重要收获,对想了解这一段历史、文学与文学史的人也会很有启发。
作者简介
暂缺《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林海雪原》
——“革命通俗小说”:“传统”与“革命”的融合、分裂与冲突
一、“英雄”
二、“儿女”
三、“鬼神”
四、“旧瓶”与“新酒”
第二章 《红旗谱》
——“成长小说”之一:“时间”、“空间”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
一、“成长小说”视阈中的朱老忠形象
二、从“家族复仇”到“阶级斗争”
三、“田园诗”与“历史小说”
第三章 《青春之歌》
——“成长小说”之二:“性”与“政治”的双重变奏
一、政治叙事中的“中国知识分子”
二、《青春之歌》的另一种阅读方式:情爱叙事
三、“成长小说”:在“性”与“政治”之间
第四章 《创业史》
——“现代性”、“知识”与想象农民的方式
一、在两种革命之间
二、“旧农民”序列
三、新农民形象
四、梁生宝与梁三老汉
第五章 《红岩》
——“红色圣经”中的现代性革命
一、“革命不回家”
二、“个体”与“神性”
三、“身体的意识形态”
四、“虐恋”与“向死而生”
第六章 《红灯记》
——“镜像”中的“自我”与“他者”建构
一、“样板戏”:在“文艺”与“政治”、“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
二、《红灯记)的版本沿革:从电影、沪剧到京剧
三、“镜像”中的“自我”
四、“镜像”中的“革命”
五、“京剧”与“革命”
第七章 《白毛女》
——在“政治革命”与“文化革命”之间
一、文本生产过程
二、歌剧《白毛女》中的“政治革命”
三、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文化革命”
四、“文化革命”视野中的“延安文艺”
第八章 《第二次握手》
——“地下文学”的三种叙事方式:言情小说、政治叙事与民族寓言
一、言情小说中的“男人”与“女人”
二、政治叙事中的“知识分子”与“党”
三、民族寓言中的“中国”与“西方”
参考书目
后记
——“革命通俗小说”:“传统”与“革命”的融合、分裂与冲突
一、“英雄”
二、“儿女”
三、“鬼神”
四、“旧瓶”与“新酒”
第二章 《红旗谱》
——“成长小说”之一:“时间”、“空间”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
一、“成长小说”视阈中的朱老忠形象
二、从“家族复仇”到“阶级斗争”
三、“田园诗”与“历史小说”
第三章 《青春之歌》
——“成长小说”之二:“性”与“政治”的双重变奏
一、政治叙事中的“中国知识分子”
二、《青春之歌》的另一种阅读方式:情爱叙事
三、“成长小说”:在“性”与“政治”之间
第四章 《创业史》
——“现代性”、“知识”与想象农民的方式
一、在两种革命之间
二、“旧农民”序列
三、新农民形象
四、梁生宝与梁三老汉
第五章 《红岩》
——“红色圣经”中的现代性革命
一、“革命不回家”
二、“个体”与“神性”
三、“身体的意识形态”
四、“虐恋”与“向死而生”
第六章 《红灯记》
——“镜像”中的“自我”与“他者”建构
一、“样板戏”:在“文艺”与“政治”、“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
二、《红灯记)的版本沿革:从电影、沪剧到京剧
三、“镜像”中的“自我”
四、“镜像”中的“革命”
五、“京剧”与“革命”
第七章 《白毛女》
——在“政治革命”与“文化革命”之间
一、文本生产过程
二、歌剧《白毛女》中的“政治革命”
三、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文化革命”
四、“文化革命”视野中的“延安文艺”
第八章 《第二次握手》
——“地下文学”的三种叙事方式:言情小说、政治叙事与民族寓言
一、言情小说中的“男人”与“女人”
二、政治叙事中的“知识分子”与“党”
三、民族寓言中的“中国”与“西方”
参考书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