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研究
作者:彭海青著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3-01
ISBN:9787801824783
定价:¥23.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内容介绍:序一刑事诉讼法在性质上是程序之法。在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程序的地位、价值予以重新审视与评价。学界对于刑事诉讼程序的研究也日渐深入,观点纷呈,甚至形成了学术流派。彭海青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就开始关注刑事诉讼程序设置这一问题,在2003年考取我的刑事诉讼法方向博士研究生后继续对其进行探索。到目前,已发表这方面的学术论文30多篇。今天终于完成了这本专著。本书是国内有关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系统研究方面的第一部专著。选题视角独特,从设置角度研究刑事诉讼程序问题,比较科学地抽取了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探讨。在结构安排上分为总论、本体论和改革论三篇,思路清晰,体系较为严整。本书有关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理论基础、一般原则、阶段性原则以及末章关于程序设置的评价及其标准部分,是彭海青关于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理性思考,也是对刑事诉讼程序设置客观规律进行有益的探索。本体论部分对现代主要法治国家刑事诉讼的程序设置状况作了梳理,作为比较研究的参考。改革论部分是彭海青分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疏漏和对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基础上,遵循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规律,而不是盲目照搬国外的东西,对我国刑事诉讼程序设置改革问题提出的个人观点,其中不乏创新和独到见解。系统性是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作者也将系统论作为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理论基础之一,书中对于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程序设置分别进行剖析,同时注意到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提出刑事诉讼程序体系构建的设想。作为一位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彭海青对于刑事诉讼程序设置方面所作的理论探索与改革建言,可能不够成熟,也可能有缺陷,但我相信它对于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以及司法实践中某些问题的解决都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书是彭海青的第一本个人专著,能够在读博期间出版,作为他的导师我甚感欣慰。愿她以后在学术道路上能够有更出色的耕耘,更丰硕的收获。聊作数言,以为序。陈光中2004年12月于中国政法大学序二刑事诉讼程序设置问题是刑事诉讼法基本规范的重要内容,也是刑事诉讼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这一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科学的阐述尚未见系统的论著。彭海青能在这个颇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上做出成绩,完成专著出版,无疑是值得庆幸的。这也是对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贡献,是法学百花园中一朵稚趣而美丽的小花。我有幸先睹此书,对书中要义略领其一、二。我以为本书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体例新颖。该书共十一章,分为总论、本论与改革论三编,比较好地处理了各章的关系,建成了一个理论体系,有助于对程序设置问题的阐述和理解,也是该书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理论涵盖丰富。设置程序应服务于诉讼目的和司法实践的要求,但究竟用什么理论来指导是一个很少有人研究的问题。本书将其归纳为“五论”,内涵丰富,涉及许多学科的内容,然而意广而未尽,值得学界进一步探索。闪烁着创造性火花。全文针对刑事诉讼程序设置问题进行剖析,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许多作者的想法与改革建议,其中不乏有价值的创见,对于以后的研究和立法都有重要意义。彭海青是我国著名法学家陈光中教授的博士生,也曾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在学术追求中十分勤奋,注重笔耕,卓有成效。该书是在原硕士论文基础上写成的,历经数年,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今天终于出版了。这是她个人的喜事,也是我们的欣慰。在欣慰之余,我以为应看到年轻学者的不足,要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要多读一点哲学、社会学,使自己进一步扎根于丰厚的理论基础上,为诉讼法学的发展力争创造出更丰硕的成果。这是我读后的余论,是为序。宋世杰2004年10月于湘潭大学
作者简介
彭海青,女,山东省青岛市人。1998年毕业于青岛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湘潭大学法学院诉讼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为湘潭大学法学院讲师。2003年考取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专业刑事诉讼法方向博士研究生。已在《法学研究》、《人民检察》、《中国刑事法杂志》等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撰写的专著与教材主要有:《证据法学新论——证据运用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12月版)、《证据法学》(任副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教育部项目、正在写作)、《刑事诉讼法》(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联合出版)等8部。
目录
目 录:
总 论
第一章 刑事诉讼程序设置概述……………………………(1)
第一节 刑事诉讼程序的界定及其价值蕴涵……………(2)
第二节 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研究的内容与意义…………(8)
第三节 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现代化与国际化…………(12)
第二章 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历史类型考察………………(18)
第一节 弹劾式诉讼程序设置特点及评析………………(18)
第二节 纠问式诉讼程序设置特点及评析………………(20)
第三节 混合式诉讼程序设置特点及比较评析…………(22)
第三章 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理论基础……………………(49)
第一节 认识论……………………………………………(49)
第二节 方法论……………………………………………(54)
第三节 系统论……………………………………………(58)
第四节 人权保障论………………………………………(63)
第五节 人性论……………………………………………(73)
第四章 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原则…………………………(79)
第一节 一般原则…………………………………………(80)
第二节 阶段性原则………………………………………(87)
本体论
第五章 侦查程序设置………………………………………(97)
第一节 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97)
第二节 侦查程序主体及其权力(利)……………………(102)
第三节 侦查程序的阶段划分与侦查措施………………(113)
第四节 侦查终结程序……………………………………(139)
第六章 起诉程序设置………………………………………(147)
第一节 审查起诉程序……………………………………(147)
第二节 不起诉的救济程序………………………………(156)
第三节 缓诉程序…………………………………………(161)
第四节 辩诉交易程序……………………………………(164)
第五节 自诉程序…………………………………………(173)
第七章 审判程序设置………………………………………(180)
第一节 庭前审查程序……………………………………(180)
第二节 法庭审理程序……………………………………(184)
第三节 定罪与量刑程序…………………………………(191)
第四节 缺席审判程序……………………………………(200)
第五节 未生效判决救济程序……………………………(208)
第六节 已生效判决救济程序……………………………(211)
第八章 减刑.假释程序设置………………………………(217)
第一节 减刑程序…………………………………………(218)
第二节 假释程序…………………………………………(219)
改革论
第九章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反思与改革…………………(222)
第一节 侦查程序的反思与改革…………………………(222)
第二节 起诉程序的反思与改革…………………………(246)
第三节 审判程序的反思与改革…………………………(281)
第四节 减刑.假释程序的反思与改革…………………(314)
第十章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体系建构………………………(321)
第一节 刑事诉讼程序体系的现状与框架建构…………(321)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缺陷与弥补…………………………(324)
第三节 死刑复核程序改革………………………………(326)
第四节 刑事诉讼期间设置………………………………(344)
第五节 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救济途径——申诉………(354)
第十一章 刑事诉讼程序的评价与评价标准………………(364)
第一节 刑事诉讼程序的评价……………………………(364)
第二节 刑事诉讼程序的评价标准………………………(366)
主要参考书目…………………………………………………(387)
后 记………………………………………………………(392)
总 论
第一章 刑事诉讼程序设置概述……………………………(1)
第一节 刑事诉讼程序的界定及其价值蕴涵……………(2)
第二节 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研究的内容与意义…………(8)
第三节 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现代化与国际化…………(12)
第二章 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历史类型考察………………(18)
第一节 弹劾式诉讼程序设置特点及评析………………(18)
第二节 纠问式诉讼程序设置特点及评析………………(20)
第三节 混合式诉讼程序设置特点及比较评析…………(22)
第三章 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理论基础……………………(49)
第一节 认识论……………………………………………(49)
第二节 方法论……………………………………………(54)
第三节 系统论……………………………………………(58)
第四节 人权保障论………………………………………(63)
第五节 人性论……………………………………………(73)
第四章 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原则…………………………(79)
第一节 一般原则…………………………………………(80)
第二节 阶段性原则………………………………………(87)
本体论
第五章 侦查程序设置………………………………………(97)
第一节 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97)
第二节 侦查程序主体及其权力(利)……………………(102)
第三节 侦查程序的阶段划分与侦查措施………………(113)
第四节 侦查终结程序……………………………………(139)
第六章 起诉程序设置………………………………………(147)
第一节 审查起诉程序……………………………………(147)
第二节 不起诉的救济程序………………………………(156)
第三节 缓诉程序…………………………………………(161)
第四节 辩诉交易程序……………………………………(164)
第五节 自诉程序…………………………………………(173)
第七章 审判程序设置………………………………………(180)
第一节 庭前审查程序……………………………………(180)
第二节 法庭审理程序……………………………………(184)
第三节 定罪与量刑程序…………………………………(191)
第四节 缺席审判程序……………………………………(200)
第五节 未生效判决救济程序……………………………(208)
第六节 已生效判决救济程序……………………………(211)
第八章 减刑.假释程序设置………………………………(217)
第一节 减刑程序…………………………………………(218)
第二节 假释程序…………………………………………(219)
改革论
第九章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反思与改革…………………(222)
第一节 侦查程序的反思与改革…………………………(222)
第二节 起诉程序的反思与改革…………………………(246)
第三节 审判程序的反思与改革…………………………(281)
第四节 减刑.假释程序的反思与改革…………………(314)
第十章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体系建构………………………(321)
第一节 刑事诉讼程序体系的现状与框架建构…………(321)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缺陷与弥补…………………………(324)
第三节 死刑复核程序改革………………………………(326)
第四节 刑事诉讼期间设置………………………………(344)
第五节 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救济途径——申诉………(354)
第十一章 刑事诉讼程序的评价与评价标准………………(364)
第一节 刑事诉讼程序的评价……………………………(364)
第二节 刑事诉讼程序的评价标准………………………(366)
主要参考书目…………………………………………………(387)
后 记………………………………………………………(39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