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北京近代建筑史

北京近代建筑史

作者:张复合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4-01

ISBN:9787302081098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张复合,1947年1月哈尔滨市出生;1970年3月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留校任教;1988~1989年9月任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员;1992年1月获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史》丛书主编;中国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94年首开国内第一门《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至今;编写清华大学重点教材《中国近代建筑史》;姑担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建设部、教育部、清华大学等大项科研;组织举办八次全国或国际性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研讨会。发表有关学术论文七十余篇。主要有:“中国近代建筑史‘洋风’时期之典型”、“中国近代建筑史‘自立’时期之概略”等。曾获建设部、江西省科技进步奖,教育部优秀设计奖,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奖等多种奖项。本书第一次从样式研究的角度出发,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公共建筑为主要对象,探求北京近代建筑在其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中的四种建筑样式的演变。本书纵观北京近代建筑历史,叙及始建基督教堂、出现西洋建筑在中国的先声;圆明园西洋楼建成,导致“西洋楼式”建筑潮流的发生,并派生出市井“门面建筑”;东交民巷使馆区形成,引发北京近代建筑历史中的“洋风”,并在20世纪的头二十年中成为主流。“传统复兴式”,在20世纪20年代取代“洋风”而起主导作用;20世纪30年代北京近代建筑历史则表现出受世界现代建筑潮流的影响,“传统主义新建筑”出现。同时,本书首次涉及北京近代建筑营造业的研究。全书收录珍贵历史照片400余幅。本书综合了作者多年关于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成果,是、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著作。它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建筑历史经验,从事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有指导作用;对文物保护部门和开发单位保护与再利用历史建筑、开发历史地段具有参考价值。本书既可作为建筑历史研究资料、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历史理论教学教材,又可作为了解北京建筑演进和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
作者简介
  张复合,1947年 1月哈尔滨市出生;1970年 3月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留校任教;1988~1989年9月任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员;1992年 1 月获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史》丛书主编;中国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94年首开国内第一门《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至今;编写清华大学重点教材《中国近代建筑史》;姑担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建设部、教育部、清华大学等大项科研;组织举办八次全国或国际性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研讨会。发表有关学术论文七十余篇。主要有:“中国近代建筑史‘洋风’时期之典型”、“中国近代建筑史‘自立’时期之概略”等。曾获建设部、江西省科技进步奖,教育部优秀设计奖,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提要
引言
第一章 1305年:基督教堂建筑在北京出现
第二章 1759年:“西洋楼”在北京建成
第三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京的“西洋楼式”建筑
第四章 17世纪初至20世纪初:基督教深圳建筑在北京三百年
第五章 20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一
第六章 20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二
第七章 20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三
第八章 20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四
第九章 20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五
第十章 20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六
第十一章 20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七
第十二章 20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八
第十三章 20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九
第十四章 20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十
第十五章 20世纪10年代:北京的城市改造之一
第十六章 20世纪10年代:北京的城市改造之二
第十七章 20世纪20年代:北京的“洋风”建筑之延续
——中国建筑师作品
第十八章 20世纪20年代:北京的“传统复光式”建筑
第十九章 20世纪30年代:世界现代主义建筑潮流影响北京
第二十章 北京近代建筑营造业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图目录
附录
后记
【媒体评论】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