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Pro/ENGINEER工程图白金手册
作者:孤峰醉酒编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1-01
ISBN:9787115123336
定价:¥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Pro/ENGINEER软件具备强大的三维实体设计、分析和加工等能力,同时,它还拥有一套完善的二维图档转换功能。本书以Pro/ENGINEER的最新版本——Pro/ENGINEER Wildfire版为蓝本,介绍了该软件的112种视图创建方式及视图编辑与修改、绘图尺寸创建及修改、符号定义、修饰特征创建方法与技巧、绘图打印及排版、BOM制作技术、复杂大装配技巧和绘图模板定制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层次清晰、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可作为高等院校及培训班教材使用,也可供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计算机爱好者学习使用。
作者简介
暂缺《Pro/ENGINEER工程图白金手册》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系统优化与软件安装 1
1.1 软件安装前的准备 1
1.1.1 操作系统 1
1.1.2 环境变量 1
1.1.3 性能优化 3
1.1.4 定制显示属性 5
1.1.5 虚拟网卡 5
1.2 Pro/ENGINEER Wildfire的安装过程 8
1.2.1 查看许可证文件 8
1.2.2 安装Pro/ENGINEER 9
1.2.3 超级安装 16
1.3 跟踪文件 17
1.3.1 编辑跟踪文件 17
1.3.2 回放跟踪文件 17
本章小结 18
第2章 标准绘图环境定制 19
2.1 关于系统环境配置文件(config.pro) 19
2.2 与工程图有关的配置选项(config.pro) 21
2.3 使用标准绘图配置文件(.dtl) 27
2.4 标准绘图配置文件详解 28
2.5 配置企业标准公差表 40
2.6 标准模板定制 41
2.6.1 制作零件模板 41
2.6.2 定义零件模板路径 48
2.6.3 验证模板 48
本章小结 49
第3章 转换方法研究 50
3.1 同步法 50
3.2 追溯法 50
3.2.1 准备截面 54
3.2.2 显示和清理压缩特征 54
3.2.3 制作过程 55
本章小结 57
第4章 视图的创建 58
4.1 视图类型 58
4.1.1 一般视图(general) 58
4.1.2 投影视图(Projection) 59
4.1.3 辅助视图(Auxiliary) 59
4.1.4 详细视图(Detailed) 60
4.1.5 旋转视图(Revolved) 60
4.1.6 Graph视图 60
4.1.7 复制并对齐视图(Copy & Align) 61
4.2 控制视图显示 61
4.3 视图剖截面类型 62
4.3.1 完整剖截面视图(Full) 62
4.3.2 半截面视图(Half) 62
4.3.3 局部截面视图(Local) 62
4.3.4 完整并带有局部截面(Full & Local) 62
4.3.5 显示零件的单一曲面(Of surface) 62
4.4 视图比例 63
4.5 视图创建流程分析 63
4.5.1 创建一般视图 64
4.5.2 创建投影视图 70
4.5.3 创建辅助视图 74
4.5.4 创建详细视图 78
4.5.5 创建旋转视图 78
4.5.6 复制与对齐视图(Copy & Align) 79
4.6 视图创建流程详解 79
4.6.1 编码V001全部剖截面视图 79
4.6.2 编码V002区域剖截面视图 81
4.6.3 编码V003 对齐剖截面视图 82
4.6.4 编码V004全部对齐截面视图 83
4.6.5 编码V005展开剖截面视图(阶梯剖) 84
4.6.6 编码V006全部展开剖截面视图 86
4.6.7 编码V007半截面视图 86
4.6.8 编码V008局部截面视图 87
4.6.9 编码V009完整&局部截面视图 89
4.6.10 编码V010全部剖截面视图 91
4.6.11 编码V011区域剖截面视图 91
4.6.12 编码V012对齐剖截面视图 91
4.6.13 编码V013全部对齐剖截面视图 91
4.6.14 编码V014展开剖截面视图 91
4.6.15 编码V015全部展开视图 91
4.6.16 编码V016半截面视图 91
4.6.17 编码V017局部截面视图 92
4.6.18 编码V018完整&局部截面视图 92
4.6.19 编码V019无剖截面视图(一) 92
4.6.20 编码V020无剖截面视图(二) 92
4.6.21 编码V021透视图 93
4.6.22 编码V022单曲面视图(一) 93
4.6.23 编码V023单曲面视图(二) 94
4.6.24 编码V024单曲面透视图 94
4.6.25 编码V025全截面半视图 95
4.6.26 编码V026半视图区域剖截面 96
4.6.27 编码V027半视图对齐剖截面 96
4.6.28 编码V028 全截面半视图 98
4.6.29 编码V029 半视图区域剖截面 98
4.6.30 编码V030 半视图对齐剖截面 98
4.6.31 编码V031无截面半视图(一) 98
4.6.32 编码V032无截面半视图(二) 99
4.6.33 编码V033 单曲面半视图(一) 99
4.6.34 编码V034单曲面半视图(二) 100
4.6.35 编码V035全截面破断视图(一) 100
4.6.36 编码V036区域截面破断视图(一) 102
4.6.37 编码V037对齐剖截面破断视图(一) 102
4.6.38 编码V038局部剖视图的破断视图(一) 103
4.6.39 编码V039全截面破断视图(二) 104
4.6.40 编码V040区域截面破断视图(二) 104
4.6.41 编码V041对齐剖截面破断视图(二) 104
4.6.42 编码V042局剖视图的破断视图(二) 104
4.6.43 编码V043无截面破断视图(一) 105
4.6.44 编码V044无截面破断视图(二) 105
4.6.45 编码V045单曲面破断视图(一) 105
4.6.46 编码V046单曲面破断视图(二) 106
4.6.47 编码V047全截面部分视图 106
4.6.48 编码V048区域剖截面部分视图 107
4.6.49 编码V049对齐剖截面部分视图 107
4.6.50 编码V050部分视图的局部截面 108
4.6.51 编码V051部分视图的全部&局部截面视图 109
4.6.52 编码V052全截面部分视图 110
4.6.53 编码V053区域剖截面部分视图 111
4.6.54 编码V054对齐剖截面部分视图 111
4.6.55 编码V055部分视图的局部截面 111
4.6.56 编码V056部分视图的全部&局部截面视图 111
4.6.57 编码V057无截面部分视图(一) 111
4.6.58 编码V058无截面部分视图(二) 111
4.6.59 编码V059单曲面部分视图(一) 112
4.6.60 编码V060单曲面部分视图(二) 112
4.6.61 编码V061全部剖截面投影视图 112
4.6.62 编码V062区域剖截面投影视图 113
4.6.63 编码V063对齐剖截面投影视图 113
4.6.64 编码V064全部对齐剖截面投影视图 114
4.6.65 编码V065半截面投影视图 115
4.6.66 编码V066局部剖截面的投影视图 116
4.6.67 编码V067完整&局部截面的投影视图 117
4.6.68 编码V068无截面投影视图 117
4.6.69 编码V069单曲面投影视图 118
4.6.70 编码V070全截面半视图的投影视图 118
4.6.71 编码V071区域截面半视图的投影视图 119
4.6.72 编码V072对齐剖截面半视图的投影视图 120
4.6.73 编码V073无截面半视图的投影视图 120
4.6.74 编码V074单曲面半视图的的投影视图 121
4.6.75 编码V075全截面投影破断投影视图 122
4.6.76 编码V076区域截面投影破断投影视图 123
4.6.77 编码V077对齐截面投影破断投影视图 124
4.6.78 编码V078局部截面的破断投影视图 124
4.6.79 编码V079无截面的破断投影视图 125
4.6.80 编码V080单曲面的破断投影视图 125
4.6.81 编码V081全截面部分投影视图 126
4.6.82 编码V082区域剖截面部分投影视图 126
4.6.83 编码V083对齐剖截面部分投影视图 127
4.6.84 编码V084部分视图中部分截面的投影视图 128
4.6.85 编码V085部分视图中完整&局部截面的投影视图 128
4.6.86 编码V086无截面部分投影视图 129
4.6.87 编码V087单曲面部分投影视图 130
4.6.88 编码V088全截面辅助视图 131
4.6.89 编码V089区域剖截面辅助视图 131
4.6.90 编码V090对齐剖截面辅助视图 132
4.6.91 编码V091全部对齐剖截面辅助视图 133
4.6.92 编码V092半截面辅助投影视图 134
4.6.93 编码V093局部剖截面的辅助视图 135
4.6.94 编码V094完整&局部截面辅助视图 137
4.6.95 编码V095无截面辅助视图 139
4.6.96 编码V096单曲面辅助视图 139
4.6.97 编码V097全截面辅助半视图 139
4.6.98 编码V098区域剖截面辅助半视图 141
4.6.99 编码V099对齐剖截面辅助半视图 141
4.6.100 编码V100无截面辅助半视图 142
4.6.101 编码V101单曲面辅助投影半视图 143
4.6.102 编码V102全截面部分辅助视图 143
4.6.103 编码V103区域剖截面部分辅助视图 144
4.6.104 编码V104对齐剖截面部分辅助视图 145
4.6.105 编码V105部分视图局部剖截面的辅助视图 146
4.6.106 编码V106部分视图完整&局部截面的辅助视图 147
4.6.107 编码V107无截面部分辅助视图 148
4.6.108 编码V108单曲面部分辅助视图 149
4.6.109 编码V109详细视图 149
4.6.110 编码V110旋转视图 150
4.6.111 编码V111旋转部分视图 151
4.6.112 编码V112复制&对齐视图 152
本章小结 154
第5章 视图的控制与修改 155
5.1 改变视图位置 155
5.2 改变视图属性 156
5.2.1 修改视图类型 156
5.2.2 视图对齐 157
5.2.3 编辑剖截面 158
5.2.4 修改参考点 159
5.2.5 修改边界 160
5.2.6 Z-Clipping(Z-修剪)功能 160
5.2.7 VIEW DISP(视图显示) 162
5.2.8 修改剖面线 163
5.2.9 视图快照 164
5.3 绘图显示(Drawing Display) 165
5.3.1 模型栅格(Model Grid) 166
5.3.2 绘图视图的可见性(Drawing View Visibility) 166
5.3.3 绘图视图中元件的显示(Component Display) 166
5.3.4 边显示 169
本章小结 171
第6章 尺寸的编辑及其技巧 172
6.1 创建或显示绘图尺寸 172
6.1.1 显示/拭除工具 173
6.1.2 利用模型树产生尺寸 174
6.1.3 直接创建尺寸 174
6.2 修改尺寸位置 175
6.2.1 手动移动尺寸 175
6.2.2 使用捕捉线 176
6.2.3 整理尺寸(Clean Dims) 178
6.3 修改尺寸显示 179
6.3.1 使用双重标注 179
6.3.2 创建纵坐标尺寸 180
6.3.3 控制尺寸文本 181
6.3.4 尺寸箭头和延伸线 182
6.4 编辑尺寸属性 189
本章小结 190
第7章 绘图注释与表的应用 191
7.1 关于注释 191
7.1.1 尺寸注释 191
7.1.2 结构说明注释 192
7.1.3 技术要求 192
7.1.4 参数化表格注释 192
7.1.5 零件模型注释参数 192
7.1.6 绘图标签 194
7.1.7 注释中加入用户定义的符号 194
7.2 创建注释 195
7.2.1 控制导引 195
7.2.2 输入或读取注释内容 196
7.2.3 注释放置方式 197
7.2.4 附属类型 197
7.2.5 文本对齐方式 198
7.2.6 文本样式 198
7.3 注释参数 199
7.3.1 模型尺寸 199
7.3.2 注释中加入公差 199
7.3.3 在注释中加入用户定义参数 200
7.4 注释操控 200
7.4.1 编辑注释 200
7.4.2 移动注释 201
7.4.3 编辑注释内容 201
7.4.4 注释文本域 203
7.4.5 注释文本的隐藏 203
7.5 表(Table) 204
7.5.1 创建表 205
7.5.2 选择单元格 206
7.5.3 调整表格宽度和高度 206
7.5.4 插入行或列 207
7.5.5 表格的旋转、删除和移动 207
7.5.6 输入/删除和编辑文字 210
7.5.7 处理多行文字 212
7.5.8 合并/恢复单元格、隐藏表格线 212
7.5.9 复制、输出/读入表格 214
本章小结 215
第8章 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 216
8.1 尺寸公差 216
8.1.1 尺寸公差模式 216
8.1.2 公差表 217
8.2 几何公差 221
8.2.1 三维模式下的几何公差 221
8.2.2 几何公差基准 221
8.2.3 几何公差类型 222
8.2.4 模型参照(Model Refs)选项卡 223
8.2.5 Datum Refs(基准参照)选项卡 226
8.2.6 Tol Value(公差值)选项卡 227
8.2.7 Symbols(符号)选项卡 228
8.2.8 修改编辑几何公差 228
8.2.9 创建几何公差的实例 229
本章小结 232
第9章 绘图打印与打印机配置 233
9.1 设置打印机 233
9.1.1 软件可识别的标准打印机 233
9.1.2 添加系统打印机 233
9.2 绘图输出配置 238
9.2.1 关于Page(页)选项卡 239
9.2.2 关于Printer(打印机)选项卡 240
9.2.3 关于模型(Model)选项卡 240
9.3 打印对象到文件 241
9.4 排版打印 242
本章小结 243
第10章 族表的应用 244
10.1 族表的介绍 244
10.1.1 族表的结构 244
10.1.2 族表的优点 245
10.2 创建零件族表 245
10.2.1 创建类属零件 245
10.2.2 创建族表结构 245
10.2.3 初始化表头 246
10.2.4 创建实例 247
10.2.5 实例校验 249
10.3 创建装配族表 249
10.4 族表在工程图中 251
10.4.1 创建二维重复区域 253
10.4.2 输入参数报表信息 253
10.4.3 过滤参数报表信息 256
10.4.4 族表实例的工程图 256
本章小结 257
第11章 符号与修饰特征 258
11.1 符号的定义 258
11.2 符号调用 259
11.3 符号还原为绘制图元 260
11.4 符号的制作 260
11.4.1 一个简单符号的制作 260
11.4.2 验证符号 264
11.4.3 符号分组技术 265
11.4.4 应用符号实例调色板(Symbol Palette) 269
11.4.5 符号的变更 271
11.4.6 符号的旋转文本 274
11.4.7 带引线的符号 275
11.5 修饰特征 276
11.5.1 修饰螺纹 277
11.5.2 草绘修饰特征 286
本章小结 287
第12章 复杂大装配 288
12.1 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 288
12.2 改善系统性能的途径 288
12.2.1 减少重画时间 288
12.2.2 减少绘图再生时间 289
12.2.3 减少绘图检索时间 290
12.2.4 执行大型绘图配置文件设置 291
12.2.5 合并绘图 291
12.2.6 模型简化 291
本章小结 292
第13章 BOM制作技术 293
13.1 设计参数 293
13.2 绘图格式、标题栏和明细表的设定 294
13.2.1 创建格式文件的基本方法 294
13.2.2 定义标题栏 295
13.2.3 绘图格式文件(Format)的调用 300
13.2.4 定义明细表栏 301
13.2.5 系统绘图参数 314
13.3 标注件号 316
13.3.1 创建球标(Bom Symbol) 316
13.3.2 有关球标(BOM Balloon)的功能 317
13.4 制定明细表手册 319
13.4.1 分页操作 319
13.4.2 增加标题(Title) 321
13.4.3 增加段(Segment) 321
13.5 定制材料清单自动输出格式 322
13.5.1 配置系统环境 323
13.5.2 建立格式文件 323
13.6 带有挠性零件的BOM 325
13.6.1 挠性零件的定义 325
13.6.2 装配挠性零件 326
13.6.3 挠性零件在BOM中的状态 328
本章小结 328
第14章 绘图模板定制 329
14.1 绘图模板能做什么 330
14.1.1 自动创建视图 330
14.1.2 定义文本型值 331
14.2 绘图模板定义 332
14.2.1 创建新的模板对象 332
14.2.2 初始化模板环境 332
14.2.3 加入页面设置文件 333
14.2.4 插入注释 334
14.2.5 定义文本型值 334
14.2.6 定义绘图模板中的层 335
14.2.7 自动放置视图和截面 336
14.2.8 自动显示尺寸和球标 339
本章小结 342
第15章 工程标记制作 343
15.1 标记的名称 343
15.2 工程标记的保存 344
15.3 工程标记的基本设置 345
本章小结 345
第16章 常见问题解答 346
16.1 关于圆的标注问题 346
16.2 设置草绘图元的相关性 347
16.3 如何在工程图中显示圆的结构线 348
16.4 如何预览工程图文件 349
16.5 旧版本和trail文件删除问题 349
16.6 尺寸文字如何断开剖面线 351
16.7 调色板的应用问题 351
16.8 在工程图中使用@O编辑尺寸 351
16.9 如何在同一视图上产生多个局部剖截面 352
16.10 工程图(.drw)文件另存为副本时,如何使零件名同时更改 353
16.11 如何单独修改组件工程图中单个元件的剖面线 354
16.12 当系统单位改变后如何正确更新关系式 354
16.13 如何在工程图中插入电子表格数据 354
16.14 如何输出高分辨率的Tiff图片 355
16.15 关于DXF或DWG格式文件输入变形的问题 355
16.16 如何多重显示重复零件的球标 356
16.17 如何在族表中实现实例的公差设置 357
16.18 如何利用注释文本创建几何公差 361
16.19 扩展ASCII码 361
16.20 如何设置工程图的图层与part档的图层同步变化 362
16.21 如何在面组(quilt)中建立剖面线 363
16.22 如何将Pro/ENGINEER的工程图转为PDF格式的文件 363
16.23 如何控制层的状态 364
16.24 如何在组件的工程图中自动替换族表中实例的注释信息 365
16.25 利用挠性元件解决变形问题 368
16.26 如何在工程图中显示零件的体积 370
16.27 如何在工程图中显示机构运动的不同状态 370
16.28 如何输出Pro/ENGINEER的工程图至AutoCAD后,保证其颜色不变 374
16.29 强制编辑Pro/ENGINEER文件,修改用户参数名称 376
16.30 如何用继承方法在模型中添加属性 377
本章小结 379
1.1 软件安装前的准备 1
1.1.1 操作系统 1
1.1.2 环境变量 1
1.1.3 性能优化 3
1.1.4 定制显示属性 5
1.1.5 虚拟网卡 5
1.2 Pro/ENGINEER Wildfire的安装过程 8
1.2.1 查看许可证文件 8
1.2.2 安装Pro/ENGINEER 9
1.2.3 超级安装 16
1.3 跟踪文件 17
1.3.1 编辑跟踪文件 17
1.3.2 回放跟踪文件 17
本章小结 18
第2章 标准绘图环境定制 19
2.1 关于系统环境配置文件(config.pro) 19
2.2 与工程图有关的配置选项(config.pro) 21
2.3 使用标准绘图配置文件(.dtl) 27
2.4 标准绘图配置文件详解 28
2.5 配置企业标准公差表 40
2.6 标准模板定制 41
2.6.1 制作零件模板 41
2.6.2 定义零件模板路径 48
2.6.3 验证模板 48
本章小结 49
第3章 转换方法研究 50
3.1 同步法 50
3.2 追溯法 50
3.2.1 准备截面 54
3.2.2 显示和清理压缩特征 54
3.2.3 制作过程 55
本章小结 57
第4章 视图的创建 58
4.1 视图类型 58
4.1.1 一般视图(general) 58
4.1.2 投影视图(Projection) 59
4.1.3 辅助视图(Auxiliary) 59
4.1.4 详细视图(Detailed) 60
4.1.5 旋转视图(Revolved) 60
4.1.6 Graph视图 60
4.1.7 复制并对齐视图(Copy & Align) 61
4.2 控制视图显示 61
4.3 视图剖截面类型 62
4.3.1 完整剖截面视图(Full) 62
4.3.2 半截面视图(Half) 62
4.3.3 局部截面视图(Local) 62
4.3.4 完整并带有局部截面(Full & Local) 62
4.3.5 显示零件的单一曲面(Of surface) 62
4.4 视图比例 63
4.5 视图创建流程分析 63
4.5.1 创建一般视图 64
4.5.2 创建投影视图 70
4.5.3 创建辅助视图 74
4.5.4 创建详细视图 78
4.5.5 创建旋转视图 78
4.5.6 复制与对齐视图(Copy & Align) 79
4.6 视图创建流程详解 79
4.6.1 编码V001全部剖截面视图 79
4.6.2 编码V002区域剖截面视图 81
4.6.3 编码V003 对齐剖截面视图 82
4.6.4 编码V004全部对齐截面视图 83
4.6.5 编码V005展开剖截面视图(阶梯剖) 84
4.6.6 编码V006全部展开剖截面视图 86
4.6.7 编码V007半截面视图 86
4.6.8 编码V008局部截面视图 87
4.6.9 编码V009完整&局部截面视图 89
4.6.10 编码V010全部剖截面视图 91
4.6.11 编码V011区域剖截面视图 91
4.6.12 编码V012对齐剖截面视图 91
4.6.13 编码V013全部对齐剖截面视图 91
4.6.14 编码V014展开剖截面视图 91
4.6.15 编码V015全部展开视图 91
4.6.16 编码V016半截面视图 91
4.6.17 编码V017局部截面视图 92
4.6.18 编码V018完整&局部截面视图 92
4.6.19 编码V019无剖截面视图(一) 92
4.6.20 编码V020无剖截面视图(二) 92
4.6.21 编码V021透视图 93
4.6.22 编码V022单曲面视图(一) 93
4.6.23 编码V023单曲面视图(二) 94
4.6.24 编码V024单曲面透视图 94
4.6.25 编码V025全截面半视图 95
4.6.26 编码V026半视图区域剖截面 96
4.6.27 编码V027半视图对齐剖截面 96
4.6.28 编码V028 全截面半视图 98
4.6.29 编码V029 半视图区域剖截面 98
4.6.30 编码V030 半视图对齐剖截面 98
4.6.31 编码V031无截面半视图(一) 98
4.6.32 编码V032无截面半视图(二) 99
4.6.33 编码V033 单曲面半视图(一) 99
4.6.34 编码V034单曲面半视图(二) 100
4.6.35 编码V035全截面破断视图(一) 100
4.6.36 编码V036区域截面破断视图(一) 102
4.6.37 编码V037对齐剖截面破断视图(一) 102
4.6.38 编码V038局部剖视图的破断视图(一) 103
4.6.39 编码V039全截面破断视图(二) 104
4.6.40 编码V040区域截面破断视图(二) 104
4.6.41 编码V041对齐剖截面破断视图(二) 104
4.6.42 编码V042局剖视图的破断视图(二) 104
4.6.43 编码V043无截面破断视图(一) 105
4.6.44 编码V044无截面破断视图(二) 105
4.6.45 编码V045单曲面破断视图(一) 105
4.6.46 编码V046单曲面破断视图(二) 106
4.6.47 编码V047全截面部分视图 106
4.6.48 编码V048区域剖截面部分视图 107
4.6.49 编码V049对齐剖截面部分视图 107
4.6.50 编码V050部分视图的局部截面 108
4.6.51 编码V051部分视图的全部&局部截面视图 109
4.6.52 编码V052全截面部分视图 110
4.6.53 编码V053区域剖截面部分视图 111
4.6.54 编码V054对齐剖截面部分视图 111
4.6.55 编码V055部分视图的局部截面 111
4.6.56 编码V056部分视图的全部&局部截面视图 111
4.6.57 编码V057无截面部分视图(一) 111
4.6.58 编码V058无截面部分视图(二) 111
4.6.59 编码V059单曲面部分视图(一) 112
4.6.60 编码V060单曲面部分视图(二) 112
4.6.61 编码V061全部剖截面投影视图 112
4.6.62 编码V062区域剖截面投影视图 113
4.6.63 编码V063对齐剖截面投影视图 113
4.6.64 编码V064全部对齐剖截面投影视图 114
4.6.65 编码V065半截面投影视图 115
4.6.66 编码V066局部剖截面的投影视图 116
4.6.67 编码V067完整&局部截面的投影视图 117
4.6.68 编码V068无截面投影视图 117
4.6.69 编码V069单曲面投影视图 118
4.6.70 编码V070全截面半视图的投影视图 118
4.6.71 编码V071区域截面半视图的投影视图 119
4.6.72 编码V072对齐剖截面半视图的投影视图 120
4.6.73 编码V073无截面半视图的投影视图 120
4.6.74 编码V074单曲面半视图的的投影视图 121
4.6.75 编码V075全截面投影破断投影视图 122
4.6.76 编码V076区域截面投影破断投影视图 123
4.6.77 编码V077对齐截面投影破断投影视图 124
4.6.78 编码V078局部截面的破断投影视图 124
4.6.79 编码V079无截面的破断投影视图 125
4.6.80 编码V080单曲面的破断投影视图 125
4.6.81 编码V081全截面部分投影视图 126
4.6.82 编码V082区域剖截面部分投影视图 126
4.6.83 编码V083对齐剖截面部分投影视图 127
4.6.84 编码V084部分视图中部分截面的投影视图 128
4.6.85 编码V085部分视图中完整&局部截面的投影视图 128
4.6.86 编码V086无截面部分投影视图 129
4.6.87 编码V087单曲面部分投影视图 130
4.6.88 编码V088全截面辅助视图 131
4.6.89 编码V089区域剖截面辅助视图 131
4.6.90 编码V090对齐剖截面辅助视图 132
4.6.91 编码V091全部对齐剖截面辅助视图 133
4.6.92 编码V092半截面辅助投影视图 134
4.6.93 编码V093局部剖截面的辅助视图 135
4.6.94 编码V094完整&局部截面辅助视图 137
4.6.95 编码V095无截面辅助视图 139
4.6.96 编码V096单曲面辅助视图 139
4.6.97 编码V097全截面辅助半视图 139
4.6.98 编码V098区域剖截面辅助半视图 141
4.6.99 编码V099对齐剖截面辅助半视图 141
4.6.100 编码V100无截面辅助半视图 142
4.6.101 编码V101单曲面辅助投影半视图 143
4.6.102 编码V102全截面部分辅助视图 143
4.6.103 编码V103区域剖截面部分辅助视图 144
4.6.104 编码V104对齐剖截面部分辅助视图 145
4.6.105 编码V105部分视图局部剖截面的辅助视图 146
4.6.106 编码V106部分视图完整&局部截面的辅助视图 147
4.6.107 编码V107无截面部分辅助视图 148
4.6.108 编码V108单曲面部分辅助视图 149
4.6.109 编码V109详细视图 149
4.6.110 编码V110旋转视图 150
4.6.111 编码V111旋转部分视图 151
4.6.112 编码V112复制&对齐视图 152
本章小结 154
第5章 视图的控制与修改 155
5.1 改变视图位置 155
5.2 改变视图属性 156
5.2.1 修改视图类型 156
5.2.2 视图对齐 157
5.2.3 编辑剖截面 158
5.2.4 修改参考点 159
5.2.5 修改边界 160
5.2.6 Z-Clipping(Z-修剪)功能 160
5.2.7 VIEW DISP(视图显示) 162
5.2.8 修改剖面线 163
5.2.9 视图快照 164
5.3 绘图显示(Drawing Display) 165
5.3.1 模型栅格(Model Grid) 166
5.3.2 绘图视图的可见性(Drawing View Visibility) 166
5.3.3 绘图视图中元件的显示(Component Display) 166
5.3.4 边显示 169
本章小结 171
第6章 尺寸的编辑及其技巧 172
6.1 创建或显示绘图尺寸 172
6.1.1 显示/拭除工具 173
6.1.2 利用模型树产生尺寸 174
6.1.3 直接创建尺寸 174
6.2 修改尺寸位置 175
6.2.1 手动移动尺寸 175
6.2.2 使用捕捉线 176
6.2.3 整理尺寸(Clean Dims) 178
6.3 修改尺寸显示 179
6.3.1 使用双重标注 179
6.3.2 创建纵坐标尺寸 180
6.3.3 控制尺寸文本 181
6.3.4 尺寸箭头和延伸线 182
6.4 编辑尺寸属性 189
本章小结 190
第7章 绘图注释与表的应用 191
7.1 关于注释 191
7.1.1 尺寸注释 191
7.1.2 结构说明注释 192
7.1.3 技术要求 192
7.1.4 参数化表格注释 192
7.1.5 零件模型注释参数 192
7.1.6 绘图标签 194
7.1.7 注释中加入用户定义的符号 194
7.2 创建注释 195
7.2.1 控制导引 195
7.2.2 输入或读取注释内容 196
7.2.3 注释放置方式 197
7.2.4 附属类型 197
7.2.5 文本对齐方式 198
7.2.6 文本样式 198
7.3 注释参数 199
7.3.1 模型尺寸 199
7.3.2 注释中加入公差 199
7.3.3 在注释中加入用户定义参数 200
7.4 注释操控 200
7.4.1 编辑注释 200
7.4.2 移动注释 201
7.4.3 编辑注释内容 201
7.4.4 注释文本域 203
7.4.5 注释文本的隐藏 203
7.5 表(Table) 204
7.5.1 创建表 205
7.5.2 选择单元格 206
7.5.3 调整表格宽度和高度 206
7.5.4 插入行或列 207
7.5.5 表格的旋转、删除和移动 207
7.5.6 输入/删除和编辑文字 210
7.5.7 处理多行文字 212
7.5.8 合并/恢复单元格、隐藏表格线 212
7.5.9 复制、输出/读入表格 214
本章小结 215
第8章 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 216
8.1 尺寸公差 216
8.1.1 尺寸公差模式 216
8.1.2 公差表 217
8.2 几何公差 221
8.2.1 三维模式下的几何公差 221
8.2.2 几何公差基准 221
8.2.3 几何公差类型 222
8.2.4 模型参照(Model Refs)选项卡 223
8.2.5 Datum Refs(基准参照)选项卡 226
8.2.6 Tol Value(公差值)选项卡 227
8.2.7 Symbols(符号)选项卡 228
8.2.8 修改编辑几何公差 228
8.2.9 创建几何公差的实例 229
本章小结 232
第9章 绘图打印与打印机配置 233
9.1 设置打印机 233
9.1.1 软件可识别的标准打印机 233
9.1.2 添加系统打印机 233
9.2 绘图输出配置 238
9.2.1 关于Page(页)选项卡 239
9.2.2 关于Printer(打印机)选项卡 240
9.2.3 关于模型(Model)选项卡 240
9.3 打印对象到文件 241
9.4 排版打印 242
本章小结 243
第10章 族表的应用 244
10.1 族表的介绍 244
10.1.1 族表的结构 244
10.1.2 族表的优点 245
10.2 创建零件族表 245
10.2.1 创建类属零件 245
10.2.2 创建族表结构 245
10.2.3 初始化表头 246
10.2.4 创建实例 247
10.2.5 实例校验 249
10.3 创建装配族表 249
10.4 族表在工程图中 251
10.4.1 创建二维重复区域 253
10.4.2 输入参数报表信息 253
10.4.3 过滤参数报表信息 256
10.4.4 族表实例的工程图 256
本章小结 257
第11章 符号与修饰特征 258
11.1 符号的定义 258
11.2 符号调用 259
11.3 符号还原为绘制图元 260
11.4 符号的制作 260
11.4.1 一个简单符号的制作 260
11.4.2 验证符号 264
11.4.3 符号分组技术 265
11.4.4 应用符号实例调色板(Symbol Palette) 269
11.4.5 符号的变更 271
11.4.6 符号的旋转文本 274
11.4.7 带引线的符号 275
11.5 修饰特征 276
11.5.1 修饰螺纹 277
11.5.2 草绘修饰特征 286
本章小结 287
第12章 复杂大装配 288
12.1 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 288
12.2 改善系统性能的途径 288
12.2.1 减少重画时间 288
12.2.2 减少绘图再生时间 289
12.2.3 减少绘图检索时间 290
12.2.4 执行大型绘图配置文件设置 291
12.2.5 合并绘图 291
12.2.6 模型简化 291
本章小结 292
第13章 BOM制作技术 293
13.1 设计参数 293
13.2 绘图格式、标题栏和明细表的设定 294
13.2.1 创建格式文件的基本方法 294
13.2.2 定义标题栏 295
13.2.3 绘图格式文件(Format)的调用 300
13.2.4 定义明细表栏 301
13.2.5 系统绘图参数 314
13.3 标注件号 316
13.3.1 创建球标(Bom Symbol) 316
13.3.2 有关球标(BOM Balloon)的功能 317
13.4 制定明细表手册 319
13.4.1 分页操作 319
13.4.2 增加标题(Title) 321
13.4.3 增加段(Segment) 321
13.5 定制材料清单自动输出格式 322
13.5.1 配置系统环境 323
13.5.2 建立格式文件 323
13.6 带有挠性零件的BOM 325
13.6.1 挠性零件的定义 325
13.6.2 装配挠性零件 326
13.6.3 挠性零件在BOM中的状态 328
本章小结 328
第14章 绘图模板定制 329
14.1 绘图模板能做什么 330
14.1.1 自动创建视图 330
14.1.2 定义文本型值 331
14.2 绘图模板定义 332
14.2.1 创建新的模板对象 332
14.2.2 初始化模板环境 332
14.2.3 加入页面设置文件 333
14.2.4 插入注释 334
14.2.5 定义文本型值 334
14.2.6 定义绘图模板中的层 335
14.2.7 自动放置视图和截面 336
14.2.8 自动显示尺寸和球标 339
本章小结 342
第15章 工程标记制作 343
15.1 标记的名称 343
15.2 工程标记的保存 344
15.3 工程标记的基本设置 345
本章小结 345
第16章 常见问题解答 346
16.1 关于圆的标注问题 346
16.2 设置草绘图元的相关性 347
16.3 如何在工程图中显示圆的结构线 348
16.4 如何预览工程图文件 349
16.5 旧版本和trail文件删除问题 349
16.6 尺寸文字如何断开剖面线 351
16.7 调色板的应用问题 351
16.8 在工程图中使用@O编辑尺寸 351
16.9 如何在同一视图上产生多个局部剖截面 352
16.10 工程图(.drw)文件另存为副本时,如何使零件名同时更改 353
16.11 如何单独修改组件工程图中单个元件的剖面线 354
16.12 当系统单位改变后如何正确更新关系式 354
16.13 如何在工程图中插入电子表格数据 354
16.14 如何输出高分辨率的Tiff图片 355
16.15 关于DXF或DWG格式文件输入变形的问题 355
16.16 如何多重显示重复零件的球标 356
16.17 如何在族表中实现实例的公差设置 357
16.18 如何利用注释文本创建几何公差 361
16.19 扩展ASCII码 361
16.20 如何设置工程图的图层与part档的图层同步变化 362
16.21 如何在面组(quilt)中建立剖面线 363
16.22 如何将Pro/ENGINEER的工程图转为PDF格式的文件 363
16.23 如何控制层的状态 364
16.24 如何在组件的工程图中自动替换族表中实例的注释信息 365
16.25 利用挠性元件解决变形问题 368
16.26 如何在工程图中显示零件的体积 370
16.27 如何在工程图中显示机构运动的不同状态 370
16.28 如何输出Pro/ENGINEER的工程图至AutoCAD后,保证其颜色不变 374
16.29 强制编辑Pro/ENGINEER文件,修改用户参数名称 376
16.30 如何用继承方法在模型中添加属性 377
本章小结 37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