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研究生德育论
作者:刁承湘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1-01
ISBN:9787309040357
定价:¥1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从德育的基本概念出发对研究生德育的对象与特点、目标与任务、原则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管理队伍、体制与机制等各个方面作了充分的论述,并对研究生德育的现状、面临的形势、德育衔接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全书内容结构新颖,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并有效结合了有关高校尤其是作者本人德育方面的经验。书后附有大量案例,皆为作者亲身经历,并从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予以适当的分析,更富有说服力。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研究生德育的论著,可供高等院校及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各级领导、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德育工作者、研究生管理干部和研究生本人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研究生德育论》作者简介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德育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德育的定义 一、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德育 二、新历史时期“德育”新概念 第二节 德育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本质 二、德育过程的要素 三、德育过程的双向互动 第三节 德育环境 一、德育环境的划分 二、环境对德育的影响 三、优化育人环境 第四节 德育的意义与作用 一、德育的意义与作用 二、德育在诸育中的主导作用 第二章 形势与挑战 第一节 信息时代对德育的机遇与挑战 一、信息网络技术为研究生德育创新提供了机遇 二、信息时代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研究生德育 一、紧紧把握时代主题 二、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 三、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反对狭隘民族主义 四、教育研究生学做“世界交往”的中国人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与研究生德育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研究生思想、道德和心理上的正面影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研究生思想、道德和心理上的负面效应 三、几点对策思考 第四节 “法轮功”留下的反思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二、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三、注重健康心理的培养 四、提高法制观念意识 第三章 对象与特点 第一节 一个特殊的群体 一、一个伴随着我国社会深层次改革成长的群体 二、一个具有较高文化水准的知识群体 三、一个具有鲜明自身特点的受教育群体 第二节 研究生的一般特点 一、年龄跨度较大,面临个人问题较多 二、考生来源不同,各人社会经历不一 三、自我意识较强,集体观念相对薄弱 四、知识水平较高,有较高层次的需求 五、人员相对分散,集中管理较为困难 第三节 研究生的思想特点 一、目光敏锐,富于理想 二、人生观、价值观的多元化 三、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 四、思想相对成熟,深层思想问题不易触及 第四节 研究生的学习特点 一、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 二、自主学习突出,需要更高的学习自觉性和自律精神 三、专业性强,容易忽视全面发展 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对较高,接受信息多而快 五、在导师和导师小组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科研 第五节 研究生的心理特点 一、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二、智能发展达到高峰 三、情感生活日益丰富 四、社会心理渐趋成熟 五、婚姻、家庭的复杂心理 六、择业心理浅析 第四章 目标与任务 第一节 目标与任务确定的依据 一、所处的历史时期 二、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 三、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五、研究生自身特点及个体发展的要求 第二节 目标与任务的内涵 一、基础目标与任务 二、主导目标与任务 三、最高目标与任务 第三节 目标与任务的实施 一、领导重视,观念更新 二、健全体制,完善机制 三、途径多样,方法创新 第四节 目标与任务须与时俱进 一、目标与任务的阶段性与历史性 二、目标与任务的适应性与发展性 三、目标与任务的传统性与创新性 第五章 原则与内容 第一节 德育的原则 一、正面教育的原则 二、重视研究生的主体能动性原则 三、德育工作与“三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四、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锻炼并举的原则 五、情理相融,心理沟通的原则 第二节 新形势下德育的内容 一、培养创新能力 二、强化团队精神 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四、开展“网者”的道德、法规教育 五、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 六、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第三节 德育内容的创新视点 一、以世界意识教育作为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新视野 二、把握时代的脉搏,做到与时俱进 三、捕捉学生关心的热点,针对学生思想的难点 四、根据研究生学习的不同阶段,确定德育的不同重点 第六章 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途径与方法的探析 一、对德育过程的基本认识 二、关于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几点认识 第二节 政治理论课教育 一、当前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问题 二、对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三节 党建工作 一、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特殊意义 二、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几个重要环节 第四节 导师教书育人 一、导师教书育人的特殊地位 二、科学认识导师教书育人功能 三、切实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第五节 研究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 一、德育要重视人的主体性 二、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要以“信任”为前提 三、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四自”作用 第六节 加强实践环节的育人作用 一、加强实践环节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必然 二、加强领导,积极稳妥地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 三、加强管理,建立实践基地,保障社会实践有序进行 第七章 管理与队伍 第一节 德育管理概述 一、德育管理的界定 二、德育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第二节 德育管理的内容 一、德育思想管理 二、德育组织管理 三、德育制度管理 四、德育计划管理 五、德育质量管理 第三节 德育管理的原则 一、思想导向性原则 二、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 四、实效性原则 第四节 德育管理的方法 一、行政的方法 二、法规的方法 三、说服教育法 四、激励法 五、自我管理法 第五节 教育者队伍与建设 一、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概念的界定 二、教育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三、教育者队伍的建设 第八章 体制与机制 第一节 德育体制确定的原则 一、坚持校党委为领导核心 二、坚持“大德育”观念 三、坚持分级管理的原则 四、坚持德育管理与业务行政管理密切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德育体制现状 一、33所研究生院德育管理体制简介 二、不同模式管理体制的利弊分析 三、适应形势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德育工作的运行机制 一、坚强的领导管理运行机制 二、规范有序的制度配套机制 三、各种方法的相互协调机制 四、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综合效应机制 五、研究生积极参与的主体作用机制 六、德育所需条件的保障机制 七、德育实效的评估考核机制 第九章 关于研究生德育的理性思考 第一节 德育思想的超越 一、打破同一模式的思想教育格局 二、改变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传统看法 三、潜心研究德育理论和研究生德育规律 第二节 德育内容的创新 一、以培养道德创新观念为指导思想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 三、注重个性发展与个人特长的培养 第三节 变革传统的德育方法 一、网络教育在德育方法中的应用 二、走出“活动式”、“运动式”、“说教式”的固有模式 第四节 德育管理改革的思考 一、必须特别重视德育管理队伍自身的提高 二、摆脱政治与业务“两张皮”的管理体制 三、时代呼唤德育管理理念的转变 四、围绕教育的四个领域开展德育工作 第十章 德育衔接断想 一、道德失范的根源在德育的不衔接 二、能力培养上的不衔接 第一节 德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阶段目标的不明确性 二、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部分重复和不衔接性 三、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考试办法的相似性 四、德育管理方法上的雷同性 五、德育的社会实践缺乏层次性 六、品德要求标准呈现幼稚性 第二节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未将德育作为系统工程 二、教育思想不衔接的必然表现 三、德育“空转”和“失灵”现象严重 第三节 实现德育衔接的若干思考 一、形成共识,加强领导和协调 二、实现德育衔接必须转变教育思想 三、完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四、规范不同教育阶段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人格的要求 五、德育管理的衔接 附录 德育案例 写在前面的话 一、一位要求入党研究生的心路历程 二、面对几千元的现金 三、一场未发生的惨剧 四、在赴美邀请信面前 五、从学着用叉子就餐谈起 六、一个研究生会干部的不告而别 七、女生宿舍的风波 八、她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九、她为什么不敢踏进医院的大门 十、当他患了“不治之症”的时候 十一、从孤儿到博士生 十二、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人民币 十三、上好人生第一课 十四、从占小便宜到职业道德违规 十五、爱心补童心 十六、从香港回归倒计时牌的制作所想起的 十七、在我驻外使领馆被炸的日子里 十八、难忘的研究生分会主题活动 十九、一届成功的研究生科技文化节 二十、培养崇尚一流事业的研究生 二十一、网上谈心窗,真管用 主要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