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老上海营造业及建筑师

老上海营造业及建筑师

作者:娄承浩,薛顺生编著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3-01

ISBN:9787560827391

定价:¥16.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我是搞建筑设计档案管理的,干这一行已有几十年。由于职业关系,我与上海建筑有缘。新上海建筑的许多建筑设计档案,我都经手整理过,有的甚至可以说了如指掌,但是对老上海建筑不甚了解。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的国际饭店、和平饭店,先施等四大百货公司,以及其他高楼大厦,上海人以此为荣,外地人拍手称好。但是,知道老上海建筑详情的人不多,那时的书籍也少。记得,我在图书馆里找了半天,有一本讲述老上海建筑的,名叫《旧上海的故事》,还是一本少年儿童读物。 “文革”结束后,正常的学术活动终于可以进行了,我跟着我们设计院章明总建筑师编纂《上海近代建筑史稿》,原来我渴望了解的情况在这里找到了切入点。近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上海近代建筑的情况,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查、踏勘和考证研究,逐步积累了许多上海近代建筑的历史资料。从这些资料中,我越来越体会到老上海建筑是上海珍贵的历史遗产,风格各异、千姿百态的老建筑汇集了当时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等诸多因素,是历史的见证。 改革开放后,反映上海老建筑的书籍陆续出版。我有幸应同济大学出版社之约,与老友薛顺生一起编著《上海老建筑丛书》。我们将老上海的民居、洋房、寺院、教堂、洋行、银行、戏院、学校、医院、工厂等各方面建筑几乎都包罗在丛书的五个分册内。现在,书稿已全部完成,五个分册已出版,作为与建筑有缘的我,终于可以告慰自己,我为上海老建筑的保护尽了一份力。 喜悦之余,总觉得有点遗憾。我们为建筑物立了传,但是营造者和设计者这些建筑行业内的人还是默默无闻。对这些上海开埠以来曾为建设大上海作出过贡献的人写一本书是我的宿愿,但是难度很大。许多老人已经离开了人世,历史资料又贫乏。我拿起笔,又放下,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硬着头皮攻克这个难题。 上海的繁荣,离不开近代城市建设打下的基础。上海近代的优秀建筑,值得保护;为建设大上海付出智慧和辛劳的建筑工人和建筑师,同样值得可歌可泣。本人竭尽全力编著这本书,仅表示对他们的敬意。 本书对这方面专题初次尝试,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社会各方面关注,挖掘材料,充实内容。
作者简介
  作者:娄承浩娄承浩:1945年7月生,浙江绍兴人。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档案室主任、副研究馆员、上海市档案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档案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系列丛书建筑设计篇编辑委员会委员。1982年以来,先后发表档案专业和建筑专业方面的学术文章132篇,参与或合著的著作有《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上海建筑指南》、《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等7本书。
目录
建筑工匠的鼻祖鲁班及上海的鲁班殿
鲁班后代精心打造江南名邑
上海水木作的出现和水木公所的诞生
上海营造厂应运而生迅猛发展
营造业激烈竞争各显神通
营造厂面临各种关卡和刁难
建筑工人的辛劳和反抗
同业公会的成立和建筑协会的活动
建筑工匠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手艺
主要华商营造厂和厂主的简介
租界当局颁布规定孕育建筑设计
外国建筑师挟其技术独霸上海
中国建筑师学成归来初露才华
建筑师大显身手建设大上海
组织建筑师学会切磋技艺
创办建筑教育培养建设栋梁
浦东籍营造业家简历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