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从部落文明到礼乐制度
作者:张岩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4-05-01
ISBN:9787542619181
定价:¥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认识对象之一,是“部落阶段”的社会形态以及文化和制度。笔者在《山海经和古代社会》的结语部分提到,研究中国文明起源需要一个更加坚实的“部落学”基础,本书第一编的认识主题是“部落学”,是对部落社会阶段来龙去脉进行深入研究的尝试。 本书第二编是这项研究的初步展开,也是对考察礼乐文化和制度的内容和功能判断合理性的初步证实。例如,本书较多引证了《周礼》内容,其中包含许多与同期文献相呼应的礼制。在时过境迁之后,搞清这些观念和礼制的具体情况已十分困难。 本书可以说是《山》一书的“续篇”,《山》中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在本书中有所深化,本书初稿完成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体分析”,二是对礼乐文化和制度的研究。“文体分析”是对《山海经》文本分析方法的进一步使用。
作者简介
暂缺《从部落文明到礼乐制度》作者简介
目录
古史寻源(代序)
第一编:族群结盟与部落文明
第一章、族群结盟与原始婚姻制度
第一节、联姻还是战争
第二节、部落社会 的群间通婚 制度
(一)澳洲原始民族的社会组织
(二)二单元通婚规则
(三)四单元通婚规则
第三节、类别规则与类别式亲属称谓制度
第二章、族群结盟与文化整合
第一节、部落社会的“宇宙论体系”
第二节、加盟者对天地万物的产权分配
第三节、谁也离不开谁:“巫术合作制”
第四节、成年 礼教育 制度
第三章、圣、俗划分与神权制度
第一节、摩西《十诫》 与圣、俗划分
第二节、“圣史”中的结盟过程
第三节、 神的由来、特性和功能
第四节、通婚规则的管理
第四章、结盟事件与部落制度
第一节、领土分配与图腾圣地
第二节、图腾圣地与灵魂转世
第三节、“永生”的许诺和实现
第四节、灵魂载体:“储灵珈”
第五节、生死轮回与单系继嗣
第六节、“婚后居”与单系继嗣
第五章、澳洲部落史
第一节、澳洲“古代社会”的起点
第二节、早期族群的分裂和组合
第三节、部落间“类别换算关系”
第四节、部落间分工和交易关系
第五节、澳洲和美洲的“时间差”
第六节、结盟事件决定部落制度
第六章、部落制度概述(上)
第一节、 外婚制
第二节、 “天地时结构”(上)
第三节、 “天地时结构”(下)
第七章、部落制度概述(下)
第一节、 神的“塑造”与神权制度
第二节、 圣地与祭神典礼
第三节、 成年礼
第四节、萨满教与“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
第八章、古代中国的部落制度“遗存”
第一节、 昭穆制度 与类别规则
第二节、“男女辨姓”与“姑舅表婚”
第三节、类别规则与《周易》卦象结构
第四节、从平等氏族到宗法制度
第五节、古代中国的“天地时结构”
第九章、考古学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
第一节、早期聚落的向心布局
第二节、大型聚落的向心布局和宗教设施
第三节、与居地分开的宗教设施
第四节、农业与文化区系的重组
第五节、早期城邑遗址及其宗教设施
第六节、五帝时代与华夏文明的形成
第二编: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
第十章、夏商西周的礼乐文化和制度(上)
第十一章、夏商西周的礼乐文化和制度(中)
第十二章、夏商西周的礼乐文化和制度(下)
第十三章、“神道设教”与道德伦理
第十四章、《春秋》经传性质探寻(上)
第十五章、《春秋》经传性质探寻(下)
第十六章、“君子”含义源流分析(上)
第十七章、“君子”含义源流分析(中)
第十八章、“君子”含义源流分析(下)
结束语:文明的传统
附录一 : 春秋战国文体源流考略
附录二: 先秦文献有关“君子”德能内容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第一编:族群结盟与部落文明
第一章、族群结盟与原始婚姻制度
第一节、联姻还是战争
第二节、部落社会 的群间通婚 制度
(一)澳洲原始民族的社会组织
(二)二单元通婚规则
(三)四单元通婚规则
第三节、类别规则与类别式亲属称谓制度
第二章、族群结盟与文化整合
第一节、部落社会的“宇宙论体系”
第二节、加盟者对天地万物的产权分配
第三节、谁也离不开谁:“巫术合作制”
第四节、成年 礼教育 制度
第三章、圣、俗划分与神权制度
第一节、摩西《十诫》 与圣、俗划分
第二节、“圣史”中的结盟过程
第三节、 神的由来、特性和功能
第四节、通婚规则的管理
第四章、结盟事件与部落制度
第一节、领土分配与图腾圣地
第二节、图腾圣地与灵魂转世
第三节、“永生”的许诺和实现
第四节、灵魂载体:“储灵珈”
第五节、生死轮回与单系继嗣
第六节、“婚后居”与单系继嗣
第五章、澳洲部落史
第一节、澳洲“古代社会”的起点
第二节、早期族群的分裂和组合
第三节、部落间“类别换算关系”
第四节、部落间分工和交易关系
第五节、澳洲和美洲的“时间差”
第六节、结盟事件决定部落制度
第六章、部落制度概述(上)
第一节、 外婚制
第二节、 “天地时结构”(上)
第三节、 “天地时结构”(下)
第七章、部落制度概述(下)
第一节、 神的“塑造”与神权制度
第二节、 圣地与祭神典礼
第三节、 成年礼
第四节、萨满教与“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
第八章、古代中国的部落制度“遗存”
第一节、 昭穆制度 与类别规则
第二节、“男女辨姓”与“姑舅表婚”
第三节、类别规则与《周易》卦象结构
第四节、从平等氏族到宗法制度
第五节、古代中国的“天地时结构”
第九章、考古学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
第一节、早期聚落的向心布局
第二节、大型聚落的向心布局和宗教设施
第三节、与居地分开的宗教设施
第四节、农业与文化区系的重组
第五节、早期城邑遗址及其宗教设施
第六节、五帝时代与华夏文明的形成
第二编: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
第十章、夏商西周的礼乐文化和制度(上)
第十一章、夏商西周的礼乐文化和制度(中)
第十二章、夏商西周的礼乐文化和制度(下)
第十三章、“神道设教”与道德伦理
第十四章、《春秋》经传性质探寻(上)
第十五章、《春秋》经传性质探寻(下)
第十六章、“君子”含义源流分析(上)
第十七章、“君子”含义源流分析(中)
第十八章、“君子”含义源流分析(下)
结束语:文明的传统
附录一 : 春秋战国文体源流考略
附录二: 先秦文献有关“君子”德能内容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