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询问佛境
作者:张法著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1-01
ISBN:9787801232397
定价:¥1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引论 走向佛境当你走近一座佛塔,走向一座佛寺,走进一座石窟,当你游目寺庙中建筑空间结构,细赏石窟满壁的佛画,仰望塔龛中庙殿上的佛像,凝视佛陀那洞悉一切的微笑,你看到的是什么呢?是建筑风格、壁画样式、雕像形象?是宗教观念、超世理念、信仰力量? 本书前言本书广泛吸收了英语学界(包括印度学者)和汉语学界的佛教艺术研究成果,并以作者自己的独到学识,从宏观的角度,对三大佛教圈——印度佛教(包括东南亚)、汉地佛教(包括朝鲜、日本、越南)、藏传佛教——艺术进行了总体考察。对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塔、石窟、寺庙、佛像等一一的演变进行了细致的美学分析,对同一艺术门类在三大圈中佛教艺术显现为不同的形式,进行了文化分析,提出了一套全新的解释理论。对推动全球的佛教艺术研究和艺术史研究较有参考价值,对艺术爱好者和佛教兴趣者辨认佛教艺术形式和体会各种形式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象征意义较有帮助。本书有百余幅插图,相当部分在汉语籍上是第一次出现。特色及评论文章节选
作者简介
张法男195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审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1995—1996年美国宾州访问学者,1996—1997年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第四届霍英东基金奖获得者(1994),北京市社科百人工程入选者(1995)。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20世纪西方美学史》、《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等。
目录
引论走向佛境
第一章 佛境缘起佛陀是佛教的开始,佛陀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以三种方式呈现出来,一是学术的理性故事,欲将佛陀还原为历史的真实人物;二是佛教自己用佛经文字和雕塑壁画讲述的故事,它要保持佛陀的宗教真实;三是从人类生存意义的角度去提问佛陀故事,以此组成佛陀生平,用佛陀的故事来扣问普天下的生命意义。佛教艺术的缘起和变化都是为了一个主题:以艺术的方式继续佛陀的故事,向世人呈示生命的意义
第一节 怎样讲述佛陀/第二节 佛传故事:形式与意义/第三节 佛教艺术:起缘与初变
第二章 佛境时空佛教在亚洲的传播,形成三大佛教文化圈:印度佛教圈(印度本土和东南亚)、藏传佛教圈(中国西藏及部分汉地)、中国汉地佛教圈(汉地、越南、朝鲜、日本)。这里交织着文化间传与受、迎与拒、承与变的灿烂而辩证的图景:为什么是上座部(小乘)佛教而不是其它佛教派别波澜壮阔于南亚?为什么只有密教而不是其它佛教派别为西藏所吸收而在雪国高原盛开怒放?为什么只是大乘佛教而不是其它派别大行于汉地,遍扩于东亚?为什么只是在汉地产生了完全有别于印度佛教的禅宗?/第一节 印度佛教:四期三境/第二节 地理/文化与佛教三圈
第三章 佛境之一:塔
塔,在整个佛教建筑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三大佛教文化圈(即印度佛教圈、汉地佛教圈和藏传佛教圈)中,却各有自己的建筑外形特征,起着不同的功能作用,蕴含独自的文化关联和宗教意义。塔的演化,是一本展开的佛教史,一门艺术的类型学,一道思辨的哲学题/第一节 印塔:最高象征/第二节 藏塔:多维新位/第三节 汉塔:审美蜕变
第四章 佛境之二:石窟
石窟三圈是印度、中亚、汉地,包括了三种变化,即建筑形式、中心构成、壁画。印度初期,塔是中心,后期,佛陀之像进入塔中,塔像一体;到中亚,塔消失只剩佛像;进汉地,佛像展开秩序化的像群结构,佛、菩萨、天王、金刚。石窟,从印度到汉地的变化,是一种宗教一人生情怀转向理性—实用心智的变化敦煌石窟是文化的“边境线,也是文化的“检查站’第一节 石窟三圈:塔像之韵/第二节 壁画三境:苦乐之变/第三节 敦煌意蕴
第五章 佛境之三:寺庙/印度佛境主要是由石窟来代表的,是山崖中的寺庙,它的地上寺庙根本无法与印度教高大辉煌的寺庙相比。但印度佛教创造的塔、窟、寺的辩证景观,包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容。汉地佛教寺庙
是用汉文化的逻辑来营造的,建筑形式上取宫殿、官衙、府第的法式,体现了中国宗教的世间性。藏传佛教寺庙合宗教政治为一体,它不须取法它种建筑,它自己是文化的中心,从而在高原雪域,独创了一片佛寺的新境
第一节 缘起:逻辑与现象/第二节 汉庙:形式与意义/第三节 藏庙:地位与结构
第六章 佛境之四:佛像/三大佛圈各有自己的理想佛陀形象:印度佛教圈是少衣饰,裸体的佛陀更好区别于耆那教的大雄;汉地佛教圈是带衣饰这样才能保持宇宙之王的尊严;藏传佛教圈可衣可裸,衣与裸不重要,重在
佛有二相。手印的神秘功能是印度文化的独创,随佛教的发展,虽然有共同的基本手印各派又有自己的手印手印的异同内蕴着文化的秘密/第一节 佛像与文化理想/第二节像群与文化结构/第三节手印与文化思维
第七章 寺外佛境/佛教都以塔、窟、寺呈示出一个可感的形象。汉文化以自己独特的智慧创造禅宗,从而在整个汉佛圈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寺外佛境,可以从文艺上去体会这禅境,从王维的诗,甚至上溯到谢灵运,经白居易到宋人,从唐代水墨画到宋代的文人画,从六朝的山水之赏到唐代白居易中隐的趣味之变,到宋代的都市园院……可以从生活里去体悟这禅境,曰本的武道与茶道,一雄豪、一淡泊,一入世情,一出世风,无不透出禅意的深度和风采。/第一节禅宗的成佛与毁佛/第二节禅境与文艺/第三节禅境与生活/余论询问佛境/一三大境界/二东方精神/三佛境询问/附录密宗手印/后记/参考书
第一章 佛境缘起佛陀是佛教的开始,佛陀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以三种方式呈现出来,一是学术的理性故事,欲将佛陀还原为历史的真实人物;二是佛教自己用佛经文字和雕塑壁画讲述的故事,它要保持佛陀的宗教真实;三是从人类生存意义的角度去提问佛陀故事,以此组成佛陀生平,用佛陀的故事来扣问普天下的生命意义。佛教艺术的缘起和变化都是为了一个主题:以艺术的方式继续佛陀的故事,向世人呈示生命的意义
第一节 怎样讲述佛陀/第二节 佛传故事:形式与意义/第三节 佛教艺术:起缘与初变
第二章 佛境时空佛教在亚洲的传播,形成三大佛教文化圈:印度佛教圈(印度本土和东南亚)、藏传佛教圈(中国西藏及部分汉地)、中国汉地佛教圈(汉地、越南、朝鲜、日本)。这里交织着文化间传与受、迎与拒、承与变的灿烂而辩证的图景:为什么是上座部(小乘)佛教而不是其它佛教派别波澜壮阔于南亚?为什么只有密教而不是其它佛教派别为西藏所吸收而在雪国高原盛开怒放?为什么只是大乘佛教而不是其它派别大行于汉地,遍扩于东亚?为什么只是在汉地产生了完全有别于印度佛教的禅宗?/第一节 印度佛教:四期三境/第二节 地理/文化与佛教三圈
第三章 佛境之一:塔
塔,在整个佛教建筑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三大佛教文化圈(即印度佛教圈、汉地佛教圈和藏传佛教圈)中,却各有自己的建筑外形特征,起着不同的功能作用,蕴含独自的文化关联和宗教意义。塔的演化,是一本展开的佛教史,一门艺术的类型学,一道思辨的哲学题/第一节 印塔:最高象征/第二节 藏塔:多维新位/第三节 汉塔:审美蜕变
第四章 佛境之二:石窟
石窟三圈是印度、中亚、汉地,包括了三种变化,即建筑形式、中心构成、壁画。印度初期,塔是中心,后期,佛陀之像进入塔中,塔像一体;到中亚,塔消失只剩佛像;进汉地,佛像展开秩序化的像群结构,佛、菩萨、天王、金刚。石窟,从印度到汉地的变化,是一种宗教一人生情怀转向理性—实用心智的变化敦煌石窟是文化的“边境线,也是文化的“检查站’第一节 石窟三圈:塔像之韵/第二节 壁画三境:苦乐之变/第三节 敦煌意蕴
第五章 佛境之三:寺庙/印度佛境主要是由石窟来代表的,是山崖中的寺庙,它的地上寺庙根本无法与印度教高大辉煌的寺庙相比。但印度佛教创造的塔、窟、寺的辩证景观,包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容。汉地佛教寺庙
是用汉文化的逻辑来营造的,建筑形式上取宫殿、官衙、府第的法式,体现了中国宗教的世间性。藏传佛教寺庙合宗教政治为一体,它不须取法它种建筑,它自己是文化的中心,从而在高原雪域,独创了一片佛寺的新境
第一节 缘起:逻辑与现象/第二节 汉庙:形式与意义/第三节 藏庙:地位与结构
第六章 佛境之四:佛像/三大佛圈各有自己的理想佛陀形象:印度佛教圈是少衣饰,裸体的佛陀更好区别于耆那教的大雄;汉地佛教圈是带衣饰这样才能保持宇宙之王的尊严;藏传佛教圈可衣可裸,衣与裸不重要,重在
佛有二相。手印的神秘功能是印度文化的独创,随佛教的发展,虽然有共同的基本手印各派又有自己的手印手印的异同内蕴着文化的秘密/第一节 佛像与文化理想/第二节像群与文化结构/第三节手印与文化思维
第七章 寺外佛境/佛教都以塔、窟、寺呈示出一个可感的形象。汉文化以自己独特的智慧创造禅宗,从而在整个汉佛圈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寺外佛境,可以从文艺上去体会这禅境,从王维的诗,甚至上溯到谢灵运,经白居易到宋人,从唐代水墨画到宋代的文人画,从六朝的山水之赏到唐代白居易中隐的趣味之变,到宋代的都市园院……可以从生活里去体悟这禅境,曰本的武道与茶道,一雄豪、一淡泊,一入世情,一出世风,无不透出禅意的深度和风采。/第一节禅宗的成佛与毁佛/第二节禅境与文艺/第三节禅境与生活/余论询问佛境/一三大境界/二东方精神/三佛境询问/附录密宗手印/后记/参考书
猜您喜欢